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报业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扩版”、“变脸”成为触目可及的关键词。而生活专刊作为报纸扩版热中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已得到了很多报社领导的认可与重视。许多贴近百姓、生动活泼的优秀专刊,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地方性党报而言,专刊的内容无疑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而生活服务类版面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报纸单一呆板的政治宣传面孔,  相似文献   

2.
李晓晔 《传媒》2002,(2):17-19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报业来说,创新的意义也是如此。一家报社如果失去了创新精神,这家报社就失去了灵魂;一家报社如果停止了创新,这家报社的发展就丧失了动力。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改革风起云涌。在滚滚的改革大潮中,在大西南的天府之国,席文举偕《华西都市报》向我们走来。《华西都市报》以及“都市报模式”的出现,为报业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都市报厚报时代的到来.各家报社都开设了一个个经济专版,既丰富了版面.又增加了收入。专刊部门的主要任务在于服务和经营.其所有新闻稿件的采写也是围绕服务和经营这一工作重心开展的,有些稿件甚至是按照经营的要求采写的.版面也是以满足用户需要为出发点。近些年一蝗报社为了更好地开展专刊部门的工作,干脆把其划入广告部.经营的色彩更为浓重.而新闻的色彩相对淡化。那么专刊新闻是不是真的不要品质、不要新闻性了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报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日趋白热化,传统的报纸广告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客户和报纸自身发展的需要,于是,一系列的行业专刊应运而生,如健康专刊、汽车专刊、旅游专刊、教育专刊等,这些广告专刊成为报社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专刊良好持续的发展则离不开成功的策划活动。下面以汽车专刊为例,探讨一下汽车专刊的策划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技术发展后,在“十一五”期间,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我们必须看到,报业技术发展是紧紧依赖报社自身发展需求的,而报社的发展又取决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十一五”规划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这个大环境,报业技术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新闻摄影也随着报业的发展而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各地市级党报已经基本完成从“日报”到“日报+晚报”再到“日报+晚报+杂志+网站”的发展历程。地市级报业集团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基本形成,在中西部地区,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此期间,新闻摄影也经历了“报纸配角,美化版面”——“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读图时代”的发展历程。如何创新“读图时代”地市报业新闻摄影机构,已成为了一个摆在报社老总与摄影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7.
报业经济的发展,呼唤既懂新闻规律又善经营管理的人才群体的出现,深入研究作为这一群体“火车头”的经理在新形势下应有的地位、作用和知识结构,有利于推动报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报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总经理的成长和职能完善。 一、以我国报业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重新认识报社总经理的地位 我国报业经济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1978年到1991年,预算拨款办报的传统方式逐渐被打破。国家分期分批对报社“断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财政不给补贴”的财政管理新体制,报社开始突出经营意识,把广告、发行、印刷作为主体产业经营,使之成为报社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根据“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利用报社自身的优势,兴办了一些与报纸相关的项目,如读者服务、打字复印、印刷器材等,报社实现了从机关化管理向企业化管理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为给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制止报纸出版中的不公正竞争,今年以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采取措施,使全省报纸出版秩序基本规范正常,防止了一些混乱状况的发生与蔓延,促进了报业的健康发展。他们做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制止版式的混乱,严格要求各报社按登记的版式出版,先后制止了有关报社正报出对开,专刊出版四开版的错误行为厂是制止版序的混乱,强调专刊传版必须与正报统一起来,连续编版序;三是制止刊期的混乱,强调专刊、专版必须融于正报之中,统一编期,防止专刊、专版的另报化;四是制止标识的混乱,不允许专刊、专版的版名、刊名…  相似文献   

9.
十、编辑部一度曾经准备停办专刊。毛泽东说,他看《光明日报》就是看这些专刊,专刊应该继续办下去,不要停刊。 在专刊问题上我们有过失误,是经毛泽东同志指点才得以迅速纠正的。开头几年,这些专刊学院气氛比较浓,有些读者不满意,报社编辑部未能及时协同这些专刊的编委会研究改进。到了1958年,“大跃进”一来,全国上下热气腾腾,报社来稿猛增,版面紧张,报社内外都有停办专刊的意见。当时,我到报社不久,对有关情况不甚了了,对此问题也未慎重考虑,认真研究,加以受到当时学术研究中“左”倾思潮影响,这  相似文献   

10.
李振芳 《传媒》2002,(2):42-43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产业办,把报社当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并且立足发展,加快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报社发展很快,“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报社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家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发行:打开制约报业发展的“瓶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走向市场的主要关口应该说是发行,决定报社生存与发展的也是发行。所以,各报社普遍都对发行工作给予  相似文献   

11.
商业行业的广告投放一直在报业广告收入中占重要比重,为了更好地服务商业行业,多数媒体都推出商业特刊版面,有的报社还成立了专门的特刊部(有的报社叫经济专刊部),主要服务于地产、  相似文献   

12.
资本运作中的体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全国报业创新与发展峰会”于12月4日至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峰会邀请我去作一个演讲,谈谈大家现在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报业的资本运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还好,我对资本运作应该说有深入的实践和较多的思考。京华时报是中国报业最早进行资本运作的报社之一,也是中国报业资本运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报业在经历了近二 十年的技术发展后,在“十 一五”期间,必将迎来一个 新的发展期。我们必须看 到,报业技术发展是紧紧依 赖报社自身发展需求的,而 报社的发展又取决于整个社 会发展的大环境。“十一五”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息报》创刊于1985年1月1日,是一张面向“三农”、具有鲜明办报特色的专业报,经过20多年的努,现已成为一张知名度较高的农村报。报社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办报宗旨,坚持走报业细分化之路,近年来,相继创办了《花木世界》、《浙江畜牧》、《农产品专刊》、《浙江农机》、《浙江林业》  相似文献   

15.
产业化·市场化·报业集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文 《当代传播》2000,(1):12-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币场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报业作为一个产业,也正随着整个国民经济一起向币场经济转轨。在此转变中,报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出现了不同于其他经济部门的新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报业现状和报业集团的分析,探究报业发展的内在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求教方家。报业现状:产业化与非市场化对于今日之报业,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报社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对此,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说法有点羞羞答答”。他认为:“报业从宏观上讲,是一个产业,从微观上讲是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报社都把“如何提高报纸质量”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有的报社甚至出现了只管报纸质量而忽视报纸信誉的现象——对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漠然视之,对通讯员的稿费和样报不理不睬,搞假新闻和有偿新闻,延误报纸投递时间,公然刊登虚假及违法广告等等。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报纸作为一件不可忽视的商品,想尽办法提高其质量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地  相似文献   

17.
李培清 《新闻前哨》2005,(10):99-100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报业经济发展显得异常活跃,全国各地党报社纷纷创办子报、子刊、子公司,不断翻新和丰富媒体品种。为了扶植二级单位,母报一般采取“放水养鱼”的优惠政策。二级单位经济实力迅速壮大,且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在银行开有自己的账号。但是,对于母报来说,资金比较分散,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无法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全国报业系统内出现了一种创办“内部银行”的潮流——经济发展较快的党报社纷纷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在本世纪初,报业经济发展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呈现出集团化规模经营的趋势。报业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报业经济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集团经济效益良好,资金实力雄厚。这为报业资金结算中心提供了资本经营的良好条件。本文拟就资金结算中心的历史与现状、功能扩展与延伸、作用与运用,和同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回顾沧州日报社近3年来创业发展的历程,更让我充分感受到这一点。在此,本文围绕创新与报社发展问题,谈点儿切身体会。2004年沧州日报社新一届党委换届,当时报社既面临着报业竞争加剧、广告、读者分流等报业发展共性的问题,也面临着报社自身人员多、包袱重等诸多个性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前,报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拐点”,报纸广告所占份额正在不同程度减少。这是学界的论断,也是报人特别是我们地市报人遭遇的现实。报业发展何以出现这一严峻的情况,学界已经有许多研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使作为报纸广告重要支柱的房产、汽车广告下降;国家有关部门限制医疗机构广告,致许多报社特别是涉医广告较多的都市报、晚报广告锐减;新兴媒体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广告,不仅使报纸读者市场缩小,也使广告流失;绝大多数报社赢利模式单一,广告收入的下降使报社经营出现危机。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报业面临的处境。现在…  相似文献   

20.
地市报专刊要突出地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波 《青年记者》2007,(3):107-107
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报业发展形态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地市级党报为强化市场竞争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占领市场,纷纷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专刊,这些专刊如雨后春笋,在报业大家庭中异军突起,方兴未艾。以《聊城日报》为例,早在1998年,我们就推出了全省党报系统的第一张教育专刊,后来陆续推出了《北方晨刊》、《财经周刊》、《农村周刊》、《新生活周刊》。这几张专刊尽管创办时间不长,但在报纸质量和广告收入方面齐头并进,尤其是广告收入,已占了报社的半壁江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