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今天我只讲一个问题,即新闻作品的风格问题。名记者必然有自己的风格,没有风格成不了名记者,这是一条规律。仅仅是写稿多,没有风格,几天不见报,读者就记不住你了;或者虽然记住了你的名字,却记不起你的作品。有时读者会说某某记者“见报不少”;但问起“他都写了些什么稿?”回答是“记不起来了”。记者要成名,没有见报的数量显然是不行的,但如果没有自己的代表作,没有让读者过目难忘并剪贴下来反复欣赏的作品也是不行的。没有代表作,对记者特别是资深记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什么是风格什么是风格?风格就是作者的个…  相似文献   

2.
郭梅尼 《新闻实践》2002,(12):33-38
记者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记者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这一句话,是我走了许多弯路碰了许多钉子才体会到的。我1953年6月份调到《中国青年报》当记者,整个武汉市就我一个人,这么大一个地方到底写什么?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掌握新闻研究的动态,了解某个方面理论研究的前沿,这是写好论文的前提。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尤其是远离编辑部的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天不看报(包括电视、广播),就会闷得慌;一段时间不看报,就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因为没有媒介给你提供外界的信息,不知道当前在宣传什么,难以选准自己要报道的方向;不知道哪些已经作过报道,哪些还没有作过报道,失去了判别新闻事实价值量的参照系。 论文写作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第四媒体的论文,你起码要粗略了解理论期刊近期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发了些什么,研究已经拓展到了…  相似文献   

4.
鲁艳敏  杭丽坤 《传媒》2019,(17):26-28
2019年7月19日,平阴县孔村镇西部山区的绿泽画院,三三两两的残疾人放下手中的画笔、刻刀,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拿起拐杖或是开上电动轮椅,向新建成不久的绿泽残疾人美术馆三楼“走去”。这一天,他们要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到平阴实践锻炼的年轻记者结成帮扶对子。去年以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济南报业)开启了一场以“承诺在基层亮剑在一线”为主题的百名年轻记者实践锻炼活动,以上是活动中的一个场景。济南报业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活动给报业集团带来了什么?年轻记者是否得到了真正的锻炼?  相似文献   

5.
我总认为真正的记者应该具备一种特别的品质,这里不是指敬业精神,也不是指责任感,因为敬业精神、责任感不单是记者应该具有的品质。那么这种品质到底是什么呢?一时也说不清。 最近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美国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一句话:“一个记者倘若不是‘好事之徒’,那不如干脆改行去搞成本会计。”这才如茅塞顿  相似文献   

6.
虽说新闻周刊经常使用倒金字塔结构,但对新闻周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特有帮助的结构。因为,很少有什么新闻事件适合于每周一次的出版周期,以使写出的报道能以昨天这样一个表示时间的用语出现在导语里而见报。如果记者用倒金字塔结构来报道已经过去若干天的事件,那么这一形式只能加剧报道的陈旧感。所以,新闻周刊要想同日报有效地抗衡,就必须做两件事:一是提供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信息;二是在提供与日报相同的信息时,叙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已将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因为这一天是中国记协的前身、印年前在上海诞生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成立日。其实“青记”也有前身,那就是上海“记者座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难当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又发生“一·二八”淞沪抗  相似文献   

8.
记者采访往往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采写,抓到一大堆材料后,又不知道应当报道什么;二是认为什么都一般化,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值得报道;三是依赖领导.领导出什么题目,就去采写什么稿子;四是跟着请柬走.你请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采访,你要求报道什么,我就报道什么。这几种情况的共同特点,就是完全推动了记者在采访中的主体地位。究其原因,就是记者缺乏一种特有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发现不了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里所说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9.
我这个人当记者,喜欢一个人背上包到处乱跑,经常一个人混在大众之中。这样,人家就不知道你是一个记者,或不相信你是一个记者。中国到处都讲等级,一个人到处跑,人家也就不知道你是一个什么等级的记者。或因为看见你是一个人,就认定你是一个等级很低的“小”记者。这就让我接触了许多社会上的有趣的事,这些事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我干新闻这一行已经八年了 ,与许多同行一样 ,先当记者 ,后做编辑。在长期编辑记者稿件 ,我发现许多记者在采访公务活动尤其是会议时最易犯的毛病之一 ,即罗列许多程式化的“新闻”事实 ,而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湮没了。在一般公务活动包括各种会议的采访报道中 ,我们不应有闻必录 ,有录必报 ,而应透过其大量的、纷繁琐碎的一般事实去捕捉那些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在整个新闻采写的过程中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做工作 ,一是搜集什么 ,一是抛弃什么。这一肯定和否定相结合的过程 ,实际上是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过程。1995年冬…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主题的提炼顺序有两种:一种主题在先,题材在后;一种是题材在先,主题在后,主题在先,题材在后,而后结合,这主不是主题先行,笔者认为,我们提倡记者要有主题先行意识,因为它有助于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写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改进工作性报道,是党委机关报记者、特别是驻地方记者一个长期感到困惑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就驻地方记者而言,改进工作性报道的难度更大、难题更多,因为驻地方记者的本地会议消息、一般的工作进程、工作方法等报道,在本报很难见报;而经过“改造”后的工作性报道,地方党委又不一定满意,因此,身居“夹缝”的驻地方记者,其报道要做到既让编辑部满意,又让地方党委满意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改进工作性报道方面把文章做好、做活。 一、改进工作性报道.要提高对工作性报道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看到,工作性报道是党报的优势,而…  相似文献   

13.
做记者,出名容易“成名”难。因为,既然是干记者,发稿就相对容易一些,当读者打开报纸,你的大名就会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久而久之,你就出名了。想“成名”则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名记者不仅要有高的知名度,还要有很高的美誉度;而美誉度的获得,靠的是作品——要让读者看到的每一篇“大作”,都要超出他们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15.
《湖北档案》2016,(11):10-12
今天是本党恳亲大会继续开会的日期.诸君这次到广东来开恳亲大会,是要做一些什么事呢?诸君要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事,便先要知道本党是什么性质.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都是革命党.辛亥年革命推翻满清、创造民国,一直到今日,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关于民国的幸福,人民丝毫都没有享到.今年是民国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之中,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各省发生战事,到处都有兵变,年年都是受痛苦.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因为革命没有成功,所以真正的民国,无从建设.我们从此要建设民国,所以还要来革命.民国一天没有建设好,本党就要奋斗一天.诸君都是本党的党员,便要担负这个奋斗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人类有一个如果不是最大也是极为重大的地理发现:科学家确认,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消息是新华社1994年1月17日播发的。消息原题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第一大峡谷》。这是世界性的大新闻。此前,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一直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而此后,世界各国的地理教科书和词典中关于大峡谷的内容,必然要改写了。历史的惊人之处还在于,发现这一新闻事实的人和发布这一重大消息的人,竟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什么?一个记者?他凭什么确定者?他…  相似文献   

17.
历来学者与政治的关系不外乎两种:一是把政治当学术来看待或研究;一是极力回避政治二字。由于文革时左倾路线的影响,以”人治”为本、朝今夕改的“政治”弄得学者们学若寒蝉.这大概是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不仅落后于自然、工程等学科.而且明显落后于国外同行的原因之一吧。目前,新闻界不少人士提出记者要学者化。所谓学者.当然是指在某一学科方面学有专长、木有专攻之人。若以学者之标准来看待新闸工作.会发现新闻工作从本质上就离不开政治.也根本无法回避政治二字。因为什么?因为新闻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还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或…  相似文献   

18.
1999年8月初,当我拿到《人民日报》有关国庆50周年报道的计划时,第一个反应就是看看给我分到了什么题目。 果然有。我和另一位记者要合写一篇关于“两个50年”的报道,要求8月15日前文稿。留给我们的时间已不多。 8月22日,有关新中国50年的报道在各新闻媒体同时展开。到10月1日,共有近40天的时间。这就是说,有关新中国50  相似文献   

19.
宋丽芳 《新闻三昧》2005,(11):11-13
2005年10月17日,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日子,一个令中国人感到无比欣喜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太空邀游了115个多小时,总行程325万余公里的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回家了。作为中国航天报社的记,能有机会亲身到“神六”返回舱着陆现场采访,目击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我在感到兴奋和激动的同时,更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这种难得的经历,是其他行业报记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有挖掘深度的新闻题材,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记者的整个调查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事实证据和展示角度,去探究原因。”2000年春天,沈阳的沙尘暴刮得异常猛烈,一副“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势头,我和当时同是实习记者的张丰在接连播出几期关于沙尘暴下市民的生活状态和沙尘暴的危害后,总感觉这组报道缺少了些什么东西,经过认真的思索和几番讨论,我俩认为,如果少了对沙尘暴来源的调查,那么,这组报道就是不成功的,因为对于这种几乎成为灾难的天气现象,不应该仅仅去描述事实,更重要的,是要探悉其产生的背后原因,从而警示人们对加强生态环境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