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日本女性用语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出现的女性用语所对应的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并简述了日本男女性用语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语言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此项研究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日本经济文化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语言是人类顺畅交流的基础。在日语语言中,除了一般中性语外,还有女性惯用的语言或表达方式——女性用语。通过研究分析女性用语,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的女性以及日语特点。  相似文献   

3.
日本茶道是世界闻名的日本文化名片之一。从室町时代茶道萌芽期到明治维新时期,茶道人口绝大多数为男性。但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茶道人口发生了极大的男女逆转。女性成为了从事茶道文化活动的主力。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原因的分析,阐明了"家庭的战后体制",即大量家庭主妇的出现和少子化的现象以及"茶道是综合文化"这一理论的确立,是战后日本女性成为茶道人口主力的关键因素;茶道为这些女性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人生价值,而这些女性为茶道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男女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显著体现是日语区别于其他语言体系的一大特点。女性用语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由政治、经济、文化及思想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社会现象,属于日语位相语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及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女性用语为研究中心,多角度、全方位地重点分析明治维新以来,女性用语在日本近现代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5.
罗超 《现代语文》2006,(8):32-33
语言和性别的关系,不仅仅关涉到语言本位特征(音系特征、词汇特征、句法语用特征),而且关涉到生理特征、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本文打算从语言本位分析女性用语的特征,相对于男性用语来说,女性用语在语音方面呈现出舌位靠前,鼻音倾向,高调化等特征;在词汇上则倾向于使用委婉语、语气词和情感词;女性还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正话反说,使用否定词.汉语中男、女性不同的语用特征还受到其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区分,女性用语主要产生于平安时代,后受到女性文学的影响而逐渐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日本男女的社会地位日趋平等,女性用语亦出现了衰退现象。但当前,男女语言的表达习惯仍有不小差别。女性用语在用词和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别于男性用语和一般用语,其特点是含蓄、委婉、优雅。该文将对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日本进入现代社会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追求男女平等,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男女拥有均等的就业和受教育的机会。本文以日本女性的变化为切入点,先介绍研究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意义及日本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表达;其次分析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转变;最后,分析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对我国作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傅霞 《考试周刊》2012,(70):32-33
日本历史上.武家社会前后,是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一个分水岭。日本古代女性曾经出现了比中国武则天时代还辉煌的“女帝时代”.但随着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和婚姻形态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降低。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启蒙思想家们学习欧美的先进思想,摒弃了封建的“三从四德”伦理纲常.提出了女性与男性地位平等等主张。随着近代教育的普及,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知识女性,但社会主流仍然要求女性以“贤妻良母”为标准,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这种状况直到二战后的日本民主改革后才逐渐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9.
有人认为语言中有一些属于女性专用的词汇是男性不愿意使用的,如强势词。女性惯于用这些词语来加强语气,增加语言力度。本文以《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和《无处告别》两部成熟的言语作品为具体的语料,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男女对话时,社会地位制约强势词语的使用频率。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使用强势词语较多,而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强势词语使用较少。另外在强势词语的使用频率上,还会受到人物性格、交谈目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女性与男性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受的教育,所拥有的职业,以及传统社会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要求,使得女性和男性的口头用语有所不同。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女性与男性口头用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日本语是不同于其它任何语言的极特殊的语种,它不仅在读音、书写以及句子结构和词汇结构上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种语言,而且在语言的使用上,男性和女性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日本女性喜欢使用礼貌用语,喜欢使用终助词,喜欢使用委婉、隐讳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男女用语差异最为显著的一种语言,尤其是在文末终助词方面,女性甚至有着特有的终助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男女用语区别界限越来越模糊,女性语渐渐趋于中性化,甚至男性化。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收集的相关语言材料为依据,集中从自然生活会话里终助词的使用状况来分析日本现代年轻女性用语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日语中的女性语可以说是日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色。日语中女性语的存在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从本质上说它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及变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女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日本女性地位有了一定提升,而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并未实现.当今日本女性在时代的矛盾中艰难生长.本文围绕这一矛盾主线,从教育、就业等方面分析了当代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矛盾现状.  相似文献   

15.
李会珍 《考试周刊》2009,(18):207-208
世界上每个国家,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都有所不同。日语是男女性用语差异较大的一种语言。其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人称代词、感叹词、终助词、语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日语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不同。日语中男女性对于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感叹词和终助词的使用男女也有明显的区别。另外,不管是在古代日语还是现代日语中,女性都比男性更多地使用敬语。日本历史上还有一种“女房词”,是在宫中服务的女官们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其中大多数已经不被使用,但是也有很多流传到今天,不仅被女性广为使用,还被男性所用。  相似文献   

16.
张博 《文教资料》2015,(2):21-22
文学作品的风格往往与作者本人的出身、个人经历等"小风土"密切相关,作者的性别也是影响其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由于女性与男性在社会中的定位存在差异,二者所关注的问题就大不相同,这在把反封建作为重要使命的明治文学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在男女差异相对缩小的当今日本,即便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所关注的问题趋于一致,二者在审视社会时的视角仍然会有所区别。加强对日本女性作家群体的关注,有助于从不同维度全面了解日本文学及其背后日本社会的全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世界的毁灭,日本作为战败国深陷废墟和荒原之中,野间宏的作品《脸上的红月亮》既是战争罪恶的忏悔书,也是男性作为战争直接受害者的心灵自白,更是对以堀川仓子为代表的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生存现状以及精神世界的关注,未奔赴战场的女性成为了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战时和战中女性承载着男性的精神依托,战后女性面临着比男性更为残酷的生存和精神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男性和女性用语的性别差异,是日语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主要是从词汇方面阐述日语在使用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差异在人称代词、感叹词和终助词上的表现,同时也要看到日语性别差异的缩小趋势,才能更好地学习日语和日本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9.
贾军芹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52-54,122
二战后,日本文学界出现了大批女性作家.她们创作出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这在历来为男性所主导的文坛掀起了巨浪.作品中女主人公从对命运的悲从到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及后来自立于社会的生命过程,也是日本几代女性在经济上、精神上、乃至性方面的解放历程.  相似文献   

20.
特定的语言形式影射着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流行语便是典型代表。它能凸显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意识,并能及时深刻地反映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本文撷取部分日本流行语中的女性话题,并透过这些言语,多角度探讨当今日本女性在社会中的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