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中既有以工整、细腻、逼真等写实特点为主的工笔画,又有以挥洒、流畅、气韵贯通,具有中国书法特质.以写意特点为主的写意画。世人由此将绘画分为写实派和写意派,且就重形还是重神之问题争论不休,而未知两面一体之理。对此,从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写实与写意、重形与重神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要求作品具有写意性及意的表达,普遍的观点是只有写意画才有“意”,而工笔画无“意”,其实工笔画亦有其“意”,并有着其画种独特的构意方式。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对传统人画体系的误解导致了对传统“写意画”和“工笔画”的片面理解,它对现代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并直接削弱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美学深度。本回顾了“工笔画”在中国传统(人)绘画中的实际发展,着重提出了“工笔画”在绘画形式和绘画态度上对艺术创作的传统价值和发展空间,以及它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画重要表现形式的工笔画从它诞生之日起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会不知不觉地带有写意性,这种工笔画的写意性是受地域文化和传统风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影响,它是中国传统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画传统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是属于“意象”艺术,它与再现客观物象的“写实”不同,往往有“象外之意”。这象外的意与画家个人的文化修养有直接关系。“写实”的艺术,只要有艺术技巧和造型能力,可以成为大画家,写意的中国的画家则不尽然。我们常说中国画家画到最后都  相似文献   

6.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画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人物画在审美观念和风格特征上均有所拓展。其中,将中国画的写意性有机运用到工笔人物画当中,是结合当下工笔画艺术功能和文化内涵的精神需要而进行多方位探索的根本途径。藉此摆脱工笔画在一般意义上"写实"、"工整"、"严谨"等思维模式的束缚,激活工笔人物画在当下艺术空间的顽强生命力,从而获得广阔的自由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7.
简析中国画写意理论形成的根源□张掖师专张峰中国画是写意的艺术。写意理论贯穿在中国绘画的各画科之中,就画法而言,工笔画与所谓的写意画或叫意笔画,都可以达到写意的艺术境界,它是形成中国绘画体系的总的指导思想。形成写意理论独特位置的人文背景,是我国数千年农...  相似文献   

8.
吴敏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6):110-113
欧洲古典风景画与中国古典山水画给人以不同的审美倾向、不同的视觉感受,但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创作对象的画种。欧洲古典风景画是以写实为造型手段,在风景画的内涵上,追求本真、朴素、自然和谐的美。中国古典山水画则是以写意为创作手段,在山水画中追求精神境界与自然景观的和诣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和有机组成部分从古到今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喜爱.工笔画和水墨画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但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表现样式和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传统民族绘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工笔画与水墨画在外在直观上的审美差异,使人们容易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而忽略二者在审美原则和审美追求上的一致性.导致一系列诸如工笔画是写实的,水墨画是写意的;工笔画是低俗的,水墨画是高雅的等等这样的审美误区和思想混乱.所以从工笔画的艺术本体角度就其内在的审美联系和表现技法以及外在的审美表象等方面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笔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体,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精神,但其工整,细致的画面效果难于摆脱刘板、呆滞的效应。活用其线、色等艺术语言,增强写意成份,乃是中国工笔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一、仕女画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分为工笔画法和写意画法两大类。人们一般把以笔触洗练、水墨淋漓为方法完成的画称为写意画,把以工整细致、色彩浓丽为方法完成的画称为工笔画。工笔画作为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以鲜明的自身特点独立于世界艺坛。大笔触的写意画法产生和成熟得比较晚,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画的写意创作过程中,“意境”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中国古代多位画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绘画的“意境”内涵.在意境表现形式上有一笔画、水墨大写意与丘壑内营等等,这为领会和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古老的画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工笔人物要求造型的准确性,由于近现代引进吸收西方的素描训练方法,人物画家的造型写实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过分专注于对物象“形”的塑造,而忽视对客观对象丰富内涵“神”的再现,单纯以造型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写意精神”不断的被业内的专家们所提起.许多人都在强调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在不断的流失.这可能与工笔画队伍的不断壮大与繁盛有关.多数人都把问题集中在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的问题上.而没有真正的对什么是“写意精神”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工笔画艺术在今天的国际艺术大开放的背景中,古老的民族文化与现代世界艺术思潮在碰撞中融洽接轨,当代有思想的艺术家为建构我们这个时代的工笔画新面貌,以前所未有的胆魄和勇气进行探索,使工笔画这个古老的画种在新时期又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工笔画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喜爱,成为中国画教学中与水墨画并置的一个重要学科。工笔画注重色彩的表现,因而工笔画色彩的学习和运用是工笔画教学的重点:学好工笔画,技法固然重要,但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是真正学好工笔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写意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从本质上看都是写意的。相对于西方写实绘画,中国画更注重“神似”,注意“象外之象”,中国画不受时空限制,大胆取舍,任意剪载,自由表现,看重事物的“常理”而不拘于“常形”,追求情感的抒发,吸收诗词歌赋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将书法用笔的节奏和抽象的线条美融入写意画中,使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所描绘的客观形象本身。  相似文献   

17.
“一笔画”和“一画”是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写意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境界,其强调一笔之中意、笔、墨的高度统一,物与我、我与画的浑然一体,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之精神相一致。这是中国画的精髓,也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古典主义的美学和艺术.总是把再现和表现素朴的、和谐的结合起来,在表现艺术中有丰富的再现、摹拟、写实的因素;在再现艺术中有浓重的主观、抒情、写意的成份。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艺术和美学偏于表现,以抒情、写意为基础。通过表现来再现,使画诗化。画重在写意传神,而不注重形似  相似文献   

19.
刘丽云 《福建教育》2022,(26):36-37+46
<正>写意国画因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教育价值,成为发展初中生艺术语言和精神追求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初中生偏爱写实作品,对“画不像”有焦虑情绪。这是初中生的认识误区,所以给他们传授写意国画“画神写意”“概括凝练”的艺术特性十分必要。然而,当下初中写意国画的教学还存在若干不足。如,对写意国画的形制、内涵、意境、理念理解不足,没有挖掘其背后的人文意蕴,使教学流于表面;对写意国画独特的绘画体系和刻画方式很少系统讲解,只是片面地让学生临摹学习;受限于资源不足,教师没有将学生练习与相关赏析相融合,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等等。弥补写意国画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实效,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自绘画肇端之始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写意人物画是人物绘画的一次创新与变革。如果说“意”是作者对社会、自然、文化等一切现象体察后的综合,那么中国画中的“写意”,就是作者把自己对社会认识的总和,通过笔墨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