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以来,我院坚持了每年一次的全院新生的身体素质测试,根据新生身体素质测试的情况,调整体育教学目标与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经过四年来实践,发现了我院新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力量弱、速度慢、耐力差。有的学生跑完1000米(800米)后,甚至会因体力不支晕倒。随着学生年龄、学龄的增长,其所要学习的运动技术也将逐渐加大难度。因此,许多大学都要为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开设体育基础课、素质班,等补齐中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后,才能开始进行运动选项教学。本文以四所大学的600名新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以了解当今大学新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及他们在中小学阶段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目的与意义通常,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是不平衡的,做为一个体育教师,如何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综合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这是很值得关心和研究的课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时提供了较客观的依据;同时,学生通过对照本评价标准,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水平,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等级标准进行分组教学和  相似文献   

4.
医科大学新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西医科大学1992~1997年新生形态、机能、身体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生群体形态和机能发育一般;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爆发力较好,耐力一般,速度较差,男生上肢力量很差,女生腰腹力量较好,体质综合评定81.45%处于中等水平以下。分析结果发现医科大学新生综合体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其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发展不平衡。提出了改善体质综合状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俊杰 《精武》2013,(19):60-60,6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的大学生体质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大学新生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耐力素质明显下降。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下发了很多文件,大力支持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为高职院校体育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学新生的体质不断下降,教育部门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目前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只托满足学生的基本体育教学,无法满足体制教学,因此,要从2011级簟生体制的角度去探析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完善高职体育教学,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学习打好身体基础,促进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卢振华 《体育科技》2001,22(1):66-68
教育部提出中小学实施"健康教育"、"快乐体育"后,中学、大学体育课教学相应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新生入学身体素质及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看,学校体育教学也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对中学与大学体育课教学衔接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讨论,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等,就健美操教学时少儿身体素质发展及归因指导对健美操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年儿童实施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柔韧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提高;运用归因指导的心理调控方法引入健美操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等,就健美操教学对少儿身体素质发展及归因指导对健美操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年儿童实施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柔韧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提高;运用归因指导的心理调控方法引入健美操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华 《体育科研》2010,31(6):68-7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各学年学生身体素质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入学新生体质水平逐年基本保持了稳定;有体育课程的年级学生体质水平明显提高;三四年级课外锻炼和体质水平情况不太理想,并提出解决办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多方面去探索启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我曾在两个身体素质较差、技术水平较低的班试行了体育进步赛的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体育进步赛教学的做法高一新生来自四面八方,体育成绩参差不一,入学头两周,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模底,先对各班分别进行有关项目的身体素质测验,然后根据情况按水平好的、较好的、一般的、较差的分为四个学习锻炼小组,以后上课每学习一个  相似文献   

11.
刘翠萍 《精武》2012,(18):42-43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面前,学生结合素质的提高将作为我国教育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想要良好的实施与进行,就需要我们从学生污染身心状况以及教学过程的安排来性的考虑,当前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为了确保学生们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我们有必要对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确保其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要作用,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其作用的措施来展开综合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浅谈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的特点是学生人数多,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运动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使足球选项课的教学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这是有待普通高校足球教师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拟从调整教学过程、优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快速提高高校新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新生身体素质较差,从而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和校园运动化,有必要探讨采用哪一些方法可以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快速提高,以达到学校体育中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笔者试用控制论基本原理指导体操教学,旨在寻求体操教学的最佳程序,不断地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研究中采取了对比试验法。设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学生入学时身体素质、休操技术水平、身体条件等方面,经测定无显著差异。从一年级至二年级四个学期,实验班按程序教学试验方案进行程序化教学,对照班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班程序教学方案的制定,采用以下步骤:首先将师范院校体育系体操教学大钢,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学生跑得快慢、跳得高低、投得远近与健康没有什么关系;而有人说关系太大了。身体素质与身体健康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事关体育教学如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大问题,应当研究清楚。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指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  相似文献   

16.
余纯璐 《体育科研》2009,30(2):95-9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测试法,在分析以往单元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大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情况更为良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育兴趣高涨、意志品质得到了培养、身体素质等其他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影响评价的分析工具,以山西、河南、江西、辽宁4省为例,从经济、教育、公平公正性3个维度,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中实施的4种术科测试模式的社会影响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身体素质"模式下的术科测试工作效率较高,但是不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选拔与培养,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没有对高中体育课及课余体育训练产生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模式存在术科测试效率较低、测试过程公平公正性欠佳等缺点,但是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选拔与培养,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对高中体育课及课余体育训练起到了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身体素质+专项"和"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的社会影响及实施效果间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比较而言,"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较优,"身体素质+专项"和"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其次。  相似文献   

18.
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散打队大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其专项身体素质的16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并运用SPSS10.0软件的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专项身体素质主要是由拳法耐力因子、腿法耐力因子等七方面组成;认定10s直拳、10s鞭腿等8项指标是反映其竞技水平的主要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并分析了专项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制定了专项身体素质单项和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标准以及专项身体素质发展均衡度的评价标准.经检验,所制定的各项评价标准效果较好,可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化以及选材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6):36-38
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呈现参与人群广、影响力大、身体素质与技能竞技并重、微课体现课程思政等特点,由此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的锤炼与提高从短期与长期、个人与社会来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本功的内容体现专业特点,同时也应具有地域特点;基本功的锤炼与提高应该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订、师生对基本功锤炼与提高的重视、狠抓常规教学实践中的基本功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陈文杰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02-103,113
本文通过实验、调查、数理统计、对照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开展“合作锻炼”的现实性、可操作性以及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提高的显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