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教育部于 2 0 0 4年 8月 2 6日颁布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 )》 (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对明确学术要求、保证学术质量、维护学术尊严、纯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既比较全面涉及了学术规范的方方面面 ,又具有现实针对性。例如 ,《规范》对引文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 ,无论曾否发表 ,无论是纸质或电…  相似文献   

2.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6):F0002-F0002
一、总则 (一) 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3.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5):F0002-F0002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4.
外语专业的学术规范和人才培养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的体系尚未完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2020),集中反映了以杨金才为首的众多学者致力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聚焦于学术规范与人才培养的重大研究成果。该书契合科教融合的理念,将学术研究的共性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个性有机结合,兼备学术研究的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实用性,有助于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发展与外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据教育部消息,这部《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对明确学术要求、保证学术质量、维护学术尊严、纯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据介绍,这部《规范》既比较全面涉及了学术规范的方方面面,又具有现实针对性。《规范》还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尺度:“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6,(1):F0002-F0002
一、总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7.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6,(2):F0002-F0002
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4):F0002-F0002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9.
《运城学院学报》2004,22(6):F002-F003
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试)》(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10.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3):F0002-F0002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