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这对于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河南省作为较早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省份,从培育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探索起步,到复制推广“奇色花”模式,把全纳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前置到学前阶段,启动实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四五”时期,河南省一是持续在制度建设上支持保障学前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二是启动实施“1+5+N”区域发展模式,三是加强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四是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学前融合教育的良好氛围,以实现学前融合教育从量到质的提升,为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促进全学段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德国不来梅州是最早创办和发展学前全纳教育的城市之一,目前已经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前全纳教育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不来梅州学前全纳教育的相关理念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实施学前全纳教育是实现学前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有力保障。学前全纳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需要培养全纳型幼儿教师。结合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现状,对全纳型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改革职前教育体制,培养合格的全纳型幼儿教师;加强在职培训,促进全纳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在我国推广学前全纳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冷 《学前教育研究》2007,(7):46-47,5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前全纳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得到推广,而在我国还只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主题或是作为一种尝试在少数幼儿园中实施。然而,根据相关政策、法律和研究,在我国推广学前全纳教育实际上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道德基础和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系列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先后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率先出台支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政策,把全纳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前置到学前阶段,启动实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项目,推动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5年至今,全省已遴选5批共182所融合试点幼儿园,实现了全省158个县区全覆盖,近千名特殊需要儿童获得与普通儿童同等的入园机会,构建了“省级统筹保障、市级协调安排、县级具体落实”的三级发展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学前融合教育整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前全纳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通过学前全纳教育对特殊幼儿发展的影响、对普通幼儿发展的影响、对教师的影响、对家长的影响,以及学前全纳教育经费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学前全纳教育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杭州城区7所普通幼儿园(甲级)和3所特殊教育机构教师的学前儿童全纳教育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普通幼儿园的教师还是特殊教育机构的教师对学前儿童全纳教育的认识都有待提高;两类机构的教师所持有的学前儿童全纳教育观在认知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行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要发展我国学前儿童全纳教育,应以组织领导为前提,建立政策保障机制;以园舍环境为载体,完善教学配套设施;以师资力量为核心,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以社会资源为依托,创新多方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北京普通幼儿家长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家长是学前全纳教育中的"利害关系人",其态度直接影响子女对特殊同伴的态度并决定了其子女所在幼儿园是否愿意招收特殊儿童.要在我国实施学前全纳教育应首先要了解普通幼儿家长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普通幼儿家长对全纳教育对特殊及普通儿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并认为普通幼儿园教师缺乏全纳教育的经验和资质,对其全纳教育的能力缺乏信心.此外,他们普遍对自己子女所在班级招收特殊儿童的做法持保守态度.  相似文献   

9.
北京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在我国实施学前全纳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对特殊及普通儿童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全纳教育的经验和能力。此外,他们普遍对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持保守态度,对在自己班级里安排残疾儿童的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观念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英国政府重视学前融合教育,建立和健全部门间合作的人员参与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面临着经费、人员参与、部门间竞争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政府加强立法,确保经费落实,增加部门间专业人员的交流合作与培训。这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推行提供了如下的启示:建立学前融合教育人员参与的网络体系,扩大协调人员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增强部门间合作。  相似文献   

11.
以成都市部分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幼儿园融合教育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影响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的主要原因:幼儿园教师缺乏一定的融合理念和融合知识与技能,学前师资培养体制受到历史发展的制约,学前融合教育缺乏专业人员支持,学前融合教育缺乏经济与政策导向的大力支持。要促进成都市幼儿园融合教育发展,应大力培养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提高其学前融合教育的能力,加强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整合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给予幼儿融合教育切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排斥与全纳——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的提出是因为教育排斥的存在,全纳教育与教育排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关联。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在对象上经历了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排斥、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排斥和面向所有儿童所可能引发的教育排斥;在内容上也经历了机会排斥、质量排斥和参与排斥。对教育排斥认识上的深化使得全纳教育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然而,全纳教育并没有形成对教育排斥的系统化研究,这使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不可能获得系统化、理论化的建构而依然停留于经验和直观的层面,从而使全纳教育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只获得了有限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普通幼儿园工作者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问题的态度和意见,本文对174名教师和保育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发现:(1)幼教工作者对特殊幼儿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深入;(2)幼教工作者以及普通幼儿家长在保障师资、设备以及教育方式的情况下,更乐意接受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3)幼教工作者认为学前阶段实施特殊教育最需解决的问题依次为师资问题、设备问题、家长观念、教师观念、经费问题以及专设督导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追求民主、重视人权的世界潮流之下,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先进国家重视的话题。除了尊重个人的受教育权外,也强调无差别的对待,保障个体的受教权益。中国的特殊教育亦在此思潮的影响与带动下,逐渐受到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逐渐将特殊教育的实施向下延伸到学前教育领域。文章根据相关的理论文献与实证研究,阐述学前融合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中国学前融合教育所遇到的困境,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成为未来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浙江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国家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和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要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公益属性;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坚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努力完善办园体制,不断增加有效的学前教育资源;建立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投向结构;建立统一、灵活的教师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创新管理机制,引导民办园健康发展并积极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确保"有质量"以及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普洛登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大量增加保育设施的数量,尤其要在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尽快设立‘教育优先地区’"。"教育优先地区"的提议旨在改善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状况。因此,这个提议对于推动我国西北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have a crucial place i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clusion practic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Portugal and to identify teachers’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these attitude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sample composed of 68 preschool teachers working in mainstream schools locate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results indicated overall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on. Having previous personal contact with a perso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predicted more positive affective attitudes, whereas having previous experience teaching classes that included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predicted less positive behavioural intentions. From these results, we infer an emergent need for continuous training and for the promotion of positive attitudes among preschool teachers to achiev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inclusion at this educ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8.
香港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幼儿中一譬和幼稚圆,均为私立机构,在性质上与国内中西部小城镇民办幼儿教育相同。香港学前教育在其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给子中西部小城镇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许多重要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对于学前教育分类管理、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册强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密切合作以荻政府和社会团体资助学前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前教育消费主义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从教育决策、人与人的关系和价值判断方面均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消费主义倾向,这一倾向的发展将对教育公平的改进、学前教师权威的建立和素质教育改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引起我们每一个关心学前教育事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