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数学课本成了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09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20题起点低,入手易,植根课本,拓展创新,完美地诠释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2.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数学课本成了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09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20题,起点低,入手易,植根课本,拓展创新,完美地诠释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3.
2009年江苏省高考各项工作已经落下帷幕,江苏省完成了数学的第六年自主命题工作,也逐渐趋于成熟.纵观2009年江苏高考试题。数学试卷进一步优化了结构,试卷起点较低,循序渐进。在全面考察基础的同时,突出体现对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数学应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相似文献   

4.
黄杰  潘通 《物理教师》2009,30(12):18-20
2009年是全国高考江苏自主命题的第6年,也是新课程实施后新高考方案的第2年.2009年高考物理江苏卷保持了2008年物理江苏卷的结构、题量和分值分配,试题总体保持稳定,同时又体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求新”的思路.试题难度适当,区分度良好,无偏题、怪题.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真分析了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四川卷命题的形式及内容,并研究了部分试题的命题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特地对理科第22题加以评析,同时对第(Ⅱ)、(Ⅲ)小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1998—2000年是我国普通高考加大改革力度的重要时期,是新老高考并存的时期,一方面大部分省市实行“3 2”科目组的高考,另一方面部分省市实行“3 X”科目组的高考。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强调“高考命题应注重考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要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要加大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的考察”,因此,对这三年的高考与命题很有必要进行回顾,以明确今后的方向。  一、试题特点1.试题结构稳中有变题型结构基本稳定,但试题局部有…  相似文献   

7.
高慧明 《中学数学研究》2008,(8):F0002-F0002
随着江苏卷的加盟,2008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程卷继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入新课程高考后增加到了4套8份,其中广东、山东、江苏自主命题,海南、宁夏共用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新课标卷,无论自主命题的高考,还是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高考,都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2022年是北京新教材高考元年,也被称为“四新高考”.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命题理念,稳妥推进新高考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命题指导原则.文章结合对试题的解答及研究阐释了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的特色——“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一题多解”,并给出了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学核心素养和创新意识是近年高考命题考查的热点,在命题求新、求变中渗透和强化数学核心素养,或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兼顾创新意识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数学卷的第22题(压轴题)就是一道体现“素养导向,彰显新意”命题主旨的优质试题,它对于新高考地区的教师指导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为此,下面对于该试题从多个视角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背景比较新颖,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潜能,因而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宠儿”.例如,2006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6题的背景是群论,2006年北京市数学高考试题第15题的背景是定积分,2007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切线法,2007年山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泰勒级数,2007年广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迭代法,等等.  相似文献   

11.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也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点内容.本文以2022年数学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全国甲卷(理)等六套试卷中“概率与统计”相关试题为研究对象,从考查的知识点、问题的情境类型、数学核心素养、难度系数四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22年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试题具有丰富的情境类型;知识点较分散且结合函数等知识进行考查;试题中融入了多种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一、试卷的特点及命题理念 今年是我省自主命题的第二年,与去年高考试卷相比,2005年高考数学浙江卷试题具有“平稳中见新意”的特点,而这些“新意”又体现了命题组老师“渐变中求完善”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13.
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分析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卷Ⅰ的试题背景、考查要求、命题视角等,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江苏高考自2004年起实行自主命题,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命题思路和命题风格,各类试题均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数学的价值和魅力.特别是一些“亮点”试题,或貌似平淡而意境深远,或选材平实而构思精巧,或追求公平而不乏新意,纷纷以别具一格的“气质”装点着十年的江苏卷,  相似文献   

15.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000年进入高中数学教材,2004年江苏高考卷中首次出现了线性规划试题,2007年高考全国卷、湖北卷、福建卷、天津卷、陕西卷、重庆卷和浙江卷等都有线性规划试题.线性规划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本文通过对2007年高考试卷中的线性规划知识进行分析,为学生较全面理解线性规划模型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同学们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福建作为全国高考命题改革自主命题的省份之一,数学卷继续贯彻了全国高考命题“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使第一年高考自命题实现了平稳过渡,考生与教师、社会对今年的数学命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根据笔者对试题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浙江省开始新课程下的高考,6年时间如白驹过隙,2015年起新一轮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回顾近6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相信对认识高考,特别是认识浙江特色的高考,搞好以后的数学教与学将大有裨益.1近6年高考数学试题解读1.1稳中渐变,贴近学生实际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坚持“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充分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适合浙江省考生的实际水平,保持了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1.1.1题型结构从2007年始,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在题型上一直保持“10+7+5”的形式,其中,解答题一般是一道题2个小题(以理科试题为例,只有2012年和2014年略有微调,其中,2012年第22题第(1)小题和2014年第19题第(2)小题都包含2个小题),难度梯度递进.经过实践证明题量是合适的,题型搭配比较合理,选择题、填空题照顾知识覆盖,解题灵活,解答题深度考查、全面检测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学学科能力发展的3×3要素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2017—2019年高考数学北京卷试题对数学学科能力的考查情况,研究在各个能力层级上的试题分布。针对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命题提出:1)关注对学生数学学科能力及素养层面的考查和区分;2)探索考查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有效方式;3)创新试题考查形式,研究开放性试题的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19.
喊了多年要从题海中跳出来,然而,近几年来却越陷越深.这不免让我们想到一句老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做完2007年高考试卷后,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浙江省高考试题的命制正在走向完善,它正在设法把能力立意真正落到实处.2007年浙江省高考数学卷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也为高中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以下笔者对2007年浙江理科卷第7题进行分析:题目若非零向量 a,b 满足|a b|=|b|,则( )A.|2a|>|2a b| B.|2a|<|2a b|C.|2b|>|a 2b| D.|2b|<|a 2b|1 命题背景本题是一道以向量为背景的不等式选择题.在近几年的试卷中,只有2005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的第10题是一个类似的问题.该题主要考察向量的定  相似文献   

20.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立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考查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今后教学有极大的引导意义.基于对试题考查内容、命题意图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全面总结试题特点,反思教学,提出“慢、深、精”的教学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