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无锡,人们大都会像《雷雨》中的周朴源那样脱口而出:无锡是个好地方!无锡的的确确是个好地方。"二采潺潺,运河流淌,湖光山色,如梦似幻,美丽的新江南,无锡是个好地方……"  相似文献   

2.
美在无锡     
正8月22日晴无锡人有句俗话说得好:"无锡是个好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无锡有青铜制造的灵山大佛,还有千年古刹——惠山寺,有2500年的吴国国都阖闾城……这让许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无锡还有许多美食。小笼包可以说是我们无锡的招牌美食,王兴记的小笼包更是正宗。它的特征是:皮薄肉多,你一口咬下去,里  相似文献   

3.
在无锡逐渐进入到老龄社会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落实老年的教育,更好地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教育的本土特色化,地方老年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考虑,首先是教学内容和无锡地方元素的有效结合;其次充分利用无锡电大、老年大学等从事社区教育的的强势力量引导和扶持;再次宏观上地方政策起比较好的支持和帮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汤毅 《辅导员》2009,(3):17-17
1月16日上午,迎新春——“无锡是个好地方”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展在无锡市崇安寺图书馆开幕。来自全市的200多幅绘画作品描绘了家乡的美景,引来无数的市民参观。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无锡高职院校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息、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有效形成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但当前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社会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三教”改革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三个问题。因此,无锡高职院校应对接无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以适应产教融合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丁洁 《山东教育》2004,(36):35-35
什么是家?下雨了,家是个好地方。天黑了,家是个好地方。家的门永远为你敞开。优哉优哉地成长,家是个好地方。家是最美好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对国家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无锡是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密集、创新思维活跃的地区之一。无锡高职院校与无锡产业发展虽有效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但仍存在办学层次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经济建设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无锡高职教育必须聚焦区域经济关键重点领域、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和技术技能支撑。  相似文献   

8.
无锡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土特产自然少不了。糖醋排骨、小笼包、太湖三白……而最值得一尝的则是——阳山水蜜桃。水蜜桃全国各地都有,可阳山的水蜜桃,却别有一番滋味。首先,阳山曾经是一座火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所以阳山水蜜桃跟其他水蜜桃果相比,形大、色泽美,香气浓郁、汁多味甜,因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9.
科举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自隋至清,科举历1300年之久,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地方文化,就不能不考察科举状况。文章通过对无锡科举的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以期加深对无锡历史乃至江南区域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10.
依托束定芳教授的需求分析模式,调查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社会需求及学习者个人需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四个原则:参照"岗位群模块"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处理好不同类别课程之间关系,加强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的课程设置团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之后,为提高人口素质,挽救衰败的经济,以俞庆棠、高阳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在无锡创立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建立了多个民众教育实验区,发起成立中国社会教育社,开展社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当时的中国影响很大,形成了民众教育的"无锡模式"。无锡也成为江苏社会教育的策源地。当前,基层电大是地方推进社会教育最可依赖的中坚力量,民国时期的无锡社会教育在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实践等多方面值得基层电大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郁桂珍 《江苏教育》2012,(12):49-50
江苏无锡是久负盛名的工商业发祥地。目前,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正慢慢成为这座古城的新兴经济驱动引擎。作为当地一所独具特色的地方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子们正积极投身现代制造加工产业,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在成就事业的  相似文献   

13.
卞惠忠 《江苏教育》2007,(21):34-35
无锡新区现辖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空港产业园、无锡高新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无锡出口加工区等若干园区和两个镇、四个街道,行政区域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0万。自1992年启动开发建设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不平凡的历程。现已成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跻身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前列,经济总量与全国百强县前10强相当,与10年前的无锡市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无锡民族工商业家多有晚清官绅背景,既深受传统中国文化的浸淫,又是洋务派实业救国的倡导者,他们“重名犹过于重利”,热心于教育事业。国学大师、史学家无锡人钱穆曾这样描述:“凡属无锡人,在上海设厂,经营获利,必在其本乡设立一私立学校,以助地方教育之发展。”‘晰式教育在无锡发轫甚早,与全国其它地方相比,无锡的新式教育在科举废止前已相当的发达。  相似文献   

15.
无锡人钱基博、钱基厚是一对孪生兄弟,钱基博传道授业,著述等身;钱基厚服务桑梓,从政地方。在其盛年他们在各自领域里都成就斐然好评如潮。尤其是钱基厚,"因为他始终没有离开过无锡的岗位,所以无锡人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钱孙卿先生的"。然而当今两人的知名度却有着天壤之异,这种反差值得解读和思考。本文通过两兄弟人生之路的梳理,期望学界对地方政治家有新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作家的创作活动深受地方区域文化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区域文化的形成自有其静态沉淀和动态变化的特点。现代无锡区域文化是在吴文化、儒文化、工商文化等共同作用下渐进形成的,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着或显或隐的影响。文章力图从挖掘无锡区域文化内在特点这个角度,梳理无锡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所出现的三个类型:通俗文学一派、白话文阵营一派、新型文化绅士一派,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某些共性和个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无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民族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地方,是“四大米市”之一和“布码头”的商业城市,号称“小上海”。无锡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同步的,而且教育事业中为工商业直接服务的职业教育的兴起,更具有特色。一、职业教育兴办很早 1904年(光绪30年)清朝废科举办新学,第二年(1905年)在无锡城乡就出现了兴办职业教育势头。无锡著名教育人士候鸿鉴、顾倬创办商余补习夜校于钱业公所,并举办演讲会,每次听众百数十人,都是商界人士,“锡城气氛为之一新”。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8.
心灵部落     
《特区教育》2011,(1):74-74
HI,大家好,我是本栏目的主持人梅子。欢迎同学们来这里做客。这是一个心理栏目,是大家谈心的地方。地方不大,也许用处不小,交朋友,聊个天,吐个烦恼……方寸之地,更是心的家园。欢迎常来做客!  相似文献   

19.
钟子岩 《今日教育》2014,(12):64-65
1922年秋季,我考取了春晖中学。春晖校址在白马湖畔,环境幽静,风景秀丽,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20.
心灵部落     
《特区教育》2010,(11):40-41
HI,大家好。我是本栏目的主持人梅子。欢迎同学们来这里做客。这是一个心理栏目,是大家谈心的地方。地方不大,也许用处不小,交朋友,聊个天,吐个烦恼……方寸之地,更是心的家园。欢迎常来做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