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阿根廷的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著名的博卡青年队主场的草坪上,中青队的世青赛“舞步”嘎然而止。 我想中青队是应该在特意为他们“送行”的马拉多纳的注视下高昂着脑袋退场的。从阿根廷人获胜后的狂喜态势中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中青队那份不屈的尊严。 球迷在给中青队打分,媒体也在打分,大家伙都在按照自己的尺度为中青队打着分。球员的老爸老妈也瞪着熬红的眼在心里给自己的儿子打着分,他们都有几句心里话想说一说……  相似文献   

2.
亚青赛刚刚结束,颐中队小将曲波一人独进4球,成了中青队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虽然只有19岁,但是曲波出色的球技已经使他获得了“小高洪波”的称号,和高洪波一样,由波在亚青赛上也是锋芒毕露。而更令他高兴的是,以19岁的年纪,就已经获得了米卢的赏识并进入了国家集训队。这在同龄球员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其实曲波的“幸运”早就开始了——当曲波在甲A联赛上频繁进球时,他的绝大多数队友在国内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对此,曲波说:“我相信国内教练和俱乐部老总们都会关注这次亚青赛,看到我们的表现后,一定会给他们留下个好…  相似文献   

3.
宫磊,当年与高洪波同期入选中青队和北京队,是北京“六虎将”之一。三年前从北京足球队退役,现在他到底在哪里?在干什么?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笔者走访了回京探亲正在家休假的宫磊。原计划去加拿大自费留学,却去了法属岛国——大溪地。 1989年六运会后,由于左膝受伤,宫磊退役,但因队里处于青黄不接,所以在已办理退役手续后他又留队效力了一年。这期间他边训练、边  相似文献   

4.
口出狂言     
《当代体育》2012,(34):5-6
首席言论"我和中国球迷的感情历来很好,2005年随姚明一起来中国参加活动时,就收到了他们的热情欢迎。我也知道有许多中国球迷自我新秀赛季起就支持我了,即便在美国,我与他们也有很多互动。我当然非常想回NBA,但如果回不去那里,我也希望能到这儿(中国)来打球。但是我想加盟的球队,一定要对我传达出‘我们需要你的意愿。"——艾弗森此番中国之旅,再一次提到了希望能来CBA打球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今年甲A联赛第二轮,北京国安队工体主场迎战吉林延边现代汽车队。当国安队被现代汽车队追成2:2平时,通过电视上的镜头,我看到了国安队教练、替补席上两张茫然的脸:其中一张是高洪波的;年初北京一万多球迷签名挽留行动或多或少感动了这位95年国安队获得联赛亚军的首席杀手,是伤病使得他整场比赛坐在替补席上。另一张脸是李长江的;球迷们不但未因国安队的95联赛亚军多了对他的印象,反而越来越淡忘他。  相似文献   

6.
京都三球侠     
北京工体总有一拨一拨踢球的,他们不管架式如何,颇能自得其乐。而在国安队那灰色的小楼前,也总是聚着一帮铁杆球迷,风雨不动的在侃着山、聊着天。以前小孩踢球总说:“看我这个高峰的凌空,看我这个高洪波的头球”;而在门前胡侃的人议论最多的也是杨晨啊、邓乐军的脚法什么的。现在可有些变了,踢球和侃球的还是那帮人,不过,小孩踢球说的是“看我安德雷斯这个头球,看我卡西亚诺这个劲射”。球迷聚在一起大谈的也是外援怎么牛,水平怎么高了。安德雷斯、卡西亚诺。冈波斯一时间成了北京国安的代名词,他们的光芒甚至使那些曾经风光了…  相似文献   

7.
他曾是上海滩上的“大哥”级人物也曾是甲A赛场上的第一英雄 还曾是中国近几届中国队中最具领袖气质的场上队长 他曾经年轻气盛在街头对球迷施以老拳 也曾经在英格里对裁判推推搡搡 这曾经 ……范志毅回来了 范志毅回来了,拖着一条伤腿。尽管已经淡出甲A赛场3年有余,但范志毅仍然是球迷和媒体眼中不变的焦点。 昔日的大将军变了,谈吐温和,于人友善,范志毅甚至不拒绝任何一个找他签名的球迷,欣欣然耐心的接受每一家找他采访的媒体,范志毅说:“感谢大家还一直关心我,在国外接受媒体的采访是职业球员的义务,出去这么几年我明白了…  相似文献   

8.
留在巴西 △河南罗山县化肥厂生活区(464200)的蒋力昌来信:大圣,留学巴西的健力宝中青队将于3月份回国,从而结束为期三年的留学生涯。我听说日本的三浦知良曾留学巴西8年,并且进入巴西甲级联赛锻炼,与之相比,中青队队员们的阅历浅得太多。我希望中国足协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中青队队员们继续留在巴西“取经”,也力争进入巴西甲级俱乐部,说不定从他们中间就将产生中国的三浦知良、罗纳尔多,这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无疑大有裨益,不知大圣以为然  相似文献   

9.
(一)第一天中午董玉刚,二十岁,长得满帅。头发自来卷,“大浪花”拖到脖梗子。他就坐在我对面,话最多,象是采访我。屋里还有他的伙伴们。“凡有记者采访,我是主讲。”他冲着伙伴挤了挤眼睛。“我们六位都是同年生。前后脚进了先农坛。整天在一块儿。现在,全是中青队上场队员。不是吹,谁一张嘴,我就知道喝什么。(众人笑。有人补充:高洪波六六年生,比大伙小一岁。)“还是谈谈你自个吧。”(有人插言:他叫虎子。又有人说:早先叫小虎子,现在是大虎,将来就是老虎。)  相似文献   

10.
球迷的家     
在北京市体委附近,有这样一家与众不同的餐厅——球迷餐厅。这里聚集着全国各地的铁杆球迷,其中当属北京的球迷为最。球迷餐厅开办于1992年,老板名叫王文,职业有两个:一个北京社会科学院的一名管理人员,二则是个“称职”的球迷。近日,记者专门走访了这位好心肠的老板。谈及怎么想起办这样一家餐厅时,王文娓娓道来。“我办这个餐厅就是想为广大球迷朋友搭桥,让球迷朋友进行语言交流、感情传递有个地方,让他们无论在国家队或国安队赢了球或是输球后都能得到内心的宣泄,畅所欲言的抒发自己的体会,还有一点就是往往球迷只能在运动场上看到球员,而他们更希望能和球员们面对面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天,我为球迷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场所。当然,作为球迷,这也是我本人的由衷之言,所以就办起了  相似文献   

11.
圣诞节前夕,湖人队的训练营里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气氛,因为湖人队的圣诞聚会在训练馆的二楼提前举行了。而对于湖人队的球星来说,聚会后他们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为答谢喜爱他们的球迷准备的篮球、照片、卡片等物品签名。这时有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专心地为球迷签名,他就是科比,或许这是他答谢球迷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是躲避记者纠缠的一种途径。因为翌日(12月20日),科比案的听证会将再次举行。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5,(6):66-66
十年前,在电视里第一次看到萨姆索诺夫,他和普里莫拉茨合作获得43届世乒赛男双亚军。那时,他留着一个锅盖头,一脸稚气,球风优雅而全面,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萨。十的过去了,他已为人夫为人父,小萨变成老萨,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亲切和善,温文尔雅。面对球迷没完没了的签名合影要求,他从不拒绝:“他们要求不高,如果做一点点小事就能让他们快乐,我何乐而不为?”他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绅士的人,让人打心眼儿里希望他拿一次冠军。  相似文献   

13.
1991年9月3日,从五湖四海云集北京的各地球迷最早体验的感情便是五雷轰顶。当他们满怀希望来到首都时,才发现他们多年维系起来的“关系网”在这一天全部断线了,他们在北京的球迷朋友、记者朋友、足球界朋友统统爱莫能助。他们太不容易了!与那些焦急无票的北京球迷不一样,他们已经做了巨大的经济和感情投资,一旦看不上这场球,白搭进去几百元不说,他们怎么向各自的球迷协会交待?几个月来,他们眼巴巴地等着看这场球,其中最早预约这场球的  相似文献   

14.
1995年6月8日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内中国球迷有幸再次欣赏了世界著名球星古力特的潇洒风采和领略了足球艺术的真谛。 他依然是一头棒针毛线般的长长的发辫,只是较之以前稍为剪短和少了些。他笑容可掬,平易近人。记者采访,落落大方。球迷们请他签名,一概应允。他头脑聪慧,心像“水晶般”透亮。赛前有记者问他:“中国与桑普多利亚队之战,谁是赢家?”他答:“各占50%。”“桑队中究竟谁最为出色?”“那当然是我了。”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上海大师杯,我准备了几张布莱恩兄弟的照片,有他们获得年终第一和在Davis Cup 上的经典庆祝动作照,也有兄弟俩的场下休闲图。用意很简单,为自己,也为那些不能来上海看比赛的球迷争取一些签名。最好的机会,就是在希尔顿酒店蹲点的时候。那天,Bob率先走出酒店,坐在奔驰里等Mike, 由于我事先已经疏通好司机,所以便就有了下面的签名经过——我走近车子,敲敲车窗,Bob在另一边向我招手,示意我到他那边。我绕了过去,他摇下车窗,冲我笑。我把一叠照片递给他:“These are for the fans who can't come here,so please...”  相似文献   

16.
不要贪功     
中青队在阿根廷球踢得漂亮,全国上下一派赞誉。然而论功行赏,功劳最大的不是前方作战的沈祥福、曲波、杜威等一干中青队将士,也不是阵前督战的中国足球的掌门人阎世铎,当然更不是给予中青队小将们最大的声援与支持的全国球迷。那位自以为“居功至伟”的先生,说出来令大家傻眼——原来却是在后方踏踏实实地看球的大名鼎鼎的徐根宝教练。  相似文献   

17.
中青队满载着球迷的厚爱从世青赛归来之后就地解散,主教练克劳琛的去留已经毫无悬念,中青队在这次世青赛上的成绩虽然没能有更大的突破,小组赛的三连胜以及对德国队的比赛表现却赢得了人心,说起来应该算是中国足球的一个喜剧了。下一步,中青队的大部分成员将转为国奥成员,全力备战2008年的奥运了,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历来就是中国足球的特色,我们也对本届世青赛中青队上下的表现作一个简单的点评,孰是孰非,就留待读者去拈量了。  相似文献   

18.
《新体育》2012,(6):92-95
将时光推移到20年前,球迷们熟悉的解说员张路老师40出头,年富力强。那时,中国足球还没有职业化,他也不是北京国安俱乐部的副董事长、总经理,但这并不影响他关注中国足球。“我当时是北京体育科研所的常务副所长,同时兼任北京足球技术领导小组副组长,在中国足协的科研委员会也有职务,在北京市足协也挂了一个职务。”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上,记者匆匆赶往训练场去看全兴队训练,这时离规定的训练时间还没到,路上还有不少球员在三三两两地闲逛。记者突然看见那边训练场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默默地跑步,于是隔着老远喊了一声:"高洪波!"高洪波没有听见,仍然专注地默默地跑步,越跑越远。第:人记8路过松R队的训练场边,又一次碰见了if{准备训练的高洪波。昔时被京城球迷戏称为"冷而杀手"的I8ili波,去年为追随恩师徐根宁,南卜'啊1:"。分厂检日队,整整一年,京城球迷难见其踪影,也在加怀念他在国安时的每一次进球。在松[1,高洪波也没闲有,以]7个进球成为大岁…  相似文献   

20.
早已被京城球迷视为他们骄傲的符宾竟然还不是北京人。那天和符宾聊起这段时,操一口地道的北京话的他无奈地一笑:“我还是河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