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铜陵市各区县2011~2015年肺结核病疫情的分析,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2011~2015年肺结核发病率的报告来看,发病率有所下降,2011年发病率是97.38/10万,到了2015年发病率是82.22/10万;男女比例为2.45:1;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中老年群体。结论:全区结核病预防和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2011~2015年肺结核发病率来看,发病率有所下降,2011年的97.38/10万下降到2015年的82.22/10万;作为工业城市,结核病是工作防治重点是企业工人和退休人员。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2017-2021年上高县常住居民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首先利用WPS中的Excel工具将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上高县共报告HFRS病例276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8.18/10万,2018年发病率最高,2021年发病率最低,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呈现明显的秋冬季节发病高峰。年平均死亡率0.39/10万,病死率2.15%,男女性别比例1.73∶1。大多数病例发病年龄介于31-80岁,中位数为52岁。HFRS发病职业分布最多的为农民,全县15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的乡镇分别为敖阳街道、翰堂镇和锦江镇。结论:近几年上高县HFRS疫情总体平稳,发病率近三年处于低发态势,以后要加强重点地区疫情监测、健康宣教、防鼠灭鼠、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进一步降低HFR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2014—2015年银川市金凤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分析其流行特点,特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5年金凤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1种6155例,年均发病率为1019.45/10万。肠道传染病报告4084例,年均发病率为675.72/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6.32%;呼吸道传染病报告849例,年均发病率为140.72/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3.79%;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1144例,年均发病率为189.62/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8.58%;自然疫源地及虫媒传染病报告81例,年均发病率为13.43/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31%。由此得出结论:2014—2015年金凤区传染病发病率总体稳定,除继续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外,要对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对人群的健康教育也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5年至2012年宾川县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情况,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05年至2012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05年至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70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5.98/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11—125份,以3-15岁儿童发病为主,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居多。结论:宾川县流行性腮腺炎常年均有发病,以11-12月份居多,发病人群以〈15岁青少年为主,提示今后防治的重点场所是学校和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荆门市9年来肺结核病例登记及治疗转归情况,为下一步肺结核病控制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根据荆门市1993~2001年肺结核病登记报表,作病例登记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荆门市9年来共登记新涂阳病人2450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比例从1993年的12.3%提高到2001年的29.5%,涂阳新登记率从1993年的5.15/10万提高到2001年25.9/10万,治愈率从1993年的88.9%提高到2001年的98.2%.结论:荆门市实施现代肺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奉新县性病流行现状,为制定控制性病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奉新县报告的所有性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8年奉新县共报告性病数为312例,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71例,年龄最小的为胎儿,最大的80岁,主要集中在20-49岁这一年龄段,约占全部性病病例数的86.86%,2006-2008年报告性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71例(发病率为23.67/10万)增至2008年的124例(报告发病率为40.25/10万)。结论:我县性病已成为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控制性病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宜丰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点,为进一步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宜丰县法定传染病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丰县2011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种663例,死亡2例,发病率241.93/10万,死亡率0.73/10万,病死率0.30%,与2010年比较发病率下降0.68%、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上升112.09%、113.67%。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9种339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324例;居前五位的病种是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其中7月发病数相对较多,0~岁组发病数最高,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与2010年相比分别上升60.8%、32.57%,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分别下降29.96%、23.16%。结论: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仍为该县重点防制的传染病,同时要继续加强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防控工作,密切关注新发传染病动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湘潭市在校大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高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2006年-2011年大学生结核病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2006-2011年大学生新登记结核病病人269例,平均年发病率为51.33/10万,痰涂片阳性64例,痰涂片阳性率为12.2%。结论:该市大学生结核登记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大学生结核病的监测防治,以降低发病率和控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降低体系部队官兵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普查与因症就诊相结合,调查和筛选性PPD试验、X线、痰集菌检查,发现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患者。结果:防治6年后发病率由105/10万降至42.2/10万,发现病例中因症就诊占55.8%,体检占44.2%,发病的常见类型为结节性结斑、多关节炎、白塞氏征。结论: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也是影响部队官兵身心健康、造成非战斗减员的一个方面,由于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做好部队结核病防治时应加强该病防治这一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赤峰市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及治愈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2006年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赤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及治愈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5年来,赤峰市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是逐年深入的,工作成绩逐年提高,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是人类一种古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占发病人数9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发病人数在1984~1986年、1989~1991年间连续以〉20%的速度上升。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22个国家之一。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不令人乐观。而且随着结核病流行病学的变迁,成人原发肺结核增多,耐多药肺结核以及在免疫损害者中并发肺结核者日益增多,都给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宜春市袁州区1990-1999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袁州区1990-1999年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宜春市袁州区1990-1999年共发生钩端螺旋体病3174例,死亡40例,年发病率为36.91/0万,年均病死率为1.26%,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男女之比为2.34:1,7至9月为发病的高峰月,发病人群均有稻田劳动史,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防鼠灭鼠,生猪圈养,对钩端螺体易感人群接种钩体疫苗,能够有效地降低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张家口市梅毒发病率逐年增长,现将1996~1998年梅毒疫情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根据传染史,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后上报的疫情。疫情资料来源于本市各县、区各级医疗单位、性病防治中心报病。2 流行特征2.1 发病情况 张家口市报告梅毒,1996年6例发病率为0.1378/10万;1997年26例发病率0.5942/10万;1998年53例发病率为1.2114/10万。2.2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199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结核病的死亡已超过艾滋病和其它传染病的总和,成为所有传染病中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59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者25万人,这是我国其它自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倍以上。全国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数高达3.3亿,占全国人口1/4。患结核病的75%以上是中、青年。按最保守的估算,每年因结核病将丧失1亿多个劳动日,导致国民经济损失达35亿元。因此,可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我市的传染病的发病情况。预测其发展趋势。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现对我市1971年以来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资料来自我站疫情室,1971—1996年传染病疫情年报。每五年划为一组(其中91—96年为6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发病情况与动态分析:我市1971年以来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6种,年平均发病率196.85/10万。其中五年最高发病率447.49/10万,病死率0.86%。最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祥云县HIV/AIDS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祥云县2004年至2011年报告的祥云籍HIV/AIDS疫情资料。结果:2004年至2011年祥云县共报告祥云籍HIV/AIDS389例,年平均报告率10.6。1/10万,死亡58例;其发病率的分布特征为:2004年至2007年呈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至2010年趋于平缓;县城高于坝区,坝区高于山区;男性(14.62/10万,年均)大于女性(6.89/10万,年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6.82,P〈0.05),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比例为2.27:1;以20~40~为主,占79.69%;以农民(293例)为主,占82-4%;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97.13%;以非婚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5.76%、38.56%。结论:祥云县艾滋病疫情经过实施全球基金艾滋病控制项目后,疫情已得到初步遏制。由于HIV/AIDS疫情的复杂性,感染途径的多样性,必须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重点应对农民、待业青年开展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咨询检测网络,提高艾滋病的发现,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奉新县尖锐湿疣的发病现状及流行特点,为控制尖锐湿疣的流行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奉新县所有开展皮肤性病诊疗的医疗机构收集尖锐湿疣的新发病例,其确诊采用肉眼观察、醋白试验与病理活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果:全县31.7万人口中,半年内尖锐湿疣新发病人数42例,年发病率26.5/10万,其中男性32例,女性10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74岁,主要集中在25-34岁这一年龄段;职业分布以无业人员最多;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分别以高中/中专和500-2000元/月为主。结论:奉新县尖锐湿疣发病率在全国同类地区处于较低水平,及时加强卫生宣教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其当前控制尖锐湿疣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宜春市近3年来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结果,了解掌握艾滋病流行趋势与特征,为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宜春市不同人群361771份血清标本HIV抗体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1771份血清标本中检出HIV抗体阳性150例,阳性率为0.04%。结论:宜春市艾滋病仍处于低流行水平,经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农民和20-40岁外出务工人员占阳性率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武宁县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武宁县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均死亡率554.83/1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633.89/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467.83/10万.居民主要死因死亡率前五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65.02/10万)、肿瘤(126.20/10万)、呼吸系统疾病(92.91/10万)、损伤中毒外部原因(84.33/10万)和传染病寄生虫病(20.36/10万).结论:应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突出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的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重点发展农村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至5月对河南科技学院动物医院接诊的118例病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特异性抗原检测等方法对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诊断,确诊临床犬细小病毒阳性病例32份,总感染率为27.1%.通过对病犬的发病年龄、品种及免疫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发病年龄从1月龄至10岁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以6月龄以下幼龄动物发病较多,占75%;不同品种中,犬只的易感性差异较大;未免疫接种的犬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分别占71.9%和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