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的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此过程中不“加几滴水”行不行,加水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对照实验来回答此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18页苯甲酸的重结晶操作如下:将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再加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全溶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短颈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只100mL烧杯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乙醇是易溶于水的,那么当乙醇遇到小水滴时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呢?实验现象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小水滴竟然被乙醇赶走了。(1)实验仪器与药品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白色铝箔纸,固体碱性品红,乙醇,蒸馏水,滴管,两只烧杯,药匙,玻璃棒。(2)实验步骤①向一只烧杯内加入少量固体碱性品红,然后加入20mL水,搅拌使其溶解得到红色的溶液。  相似文献   

4.
准备15mL的鸡血,加入5%的柠檬酸钠溶液,使血液不凝固。将血液分成两份,一份倒入大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目的是扩大血液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机会),10min后血液变成鲜红色移入试管1,将另一份血液移入同样大的试管2中。  相似文献   

5.
(1)现行的高中教材(人教版)中有关糖类水解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2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3滴稀硫酸(1:5)。把2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再向2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6.
高一级新教材中的放出气体和生成水的离子反应实验,课本介绍:向5mL 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盐酸,再在试管口迅速套上一个气球。这个实验反应速度快,而且反应后液体容易冲出试管,当再套上气球,生成的气体可能所剩无几了。所以,实验难以控制。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用一套氧气收集装置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过程。通过结果分析可知。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20W-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1.87mL升至20.3mL;随着加入的NaHCO3溶液从0mL到100mL,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0.03mL升至15.0mL;在0℃-4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2.9mL升至21.67mL;经过重铬酸钾过滤后(红光透过)的光合作用放氧量比用氨饱和的4%硫酸铜溶液过滤后(蓝紫光透过)的放氧量高(18.67mL〉12.33mL)。  相似文献   

8.
正《分子与细胞》是人教版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的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首先我们要制作琼脂块。制作过程:先用烧杯量取1000mL的蒸馏水,再称取20g琼脂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或者炉子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琼脂完全溶解于水中,熄灭酒精灯或者炉子。再称取0.5g酚酞溶解于100mL 95%的酒精,配制成酚酞溶液。量取20mL酚酞溶液,倒入刚溶解的琼脂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倒入已经准备好的方形容器中。根据环境的温度情况,5~10个小时就形成含酚酞的  相似文献   

9.
在人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中,新增添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该实验材料采用鸡血提取DNA,由于鸡血用量大,难以去市场收集。另外,在加入氯化钠溶液后搅拌时有许多粘液悬浮,使过滤速度减慢,最后所得的DNA粗产品较少,鉴定实验效果不明显。由于教学实验必须在  相似文献   

10.
1 关于木炭(或活性炭)吸附色素的实验改进 向装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然后将40mL红墨水分别等量注入到2支长试管中,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些烘烧过的木炭粉(或活性炭),振荡1min-2min,再将大小相同的两个脱脂棉团塞在试管中,用玻璃棒将其慢慢推向试管底部,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选修课本中的演示实验(3—4)内容如下:把少许棉花或几片碎滤纸放入试管里,加入70%H2SO3~4mL,用玻璃棒把棉花捣烂,形成无色粘稠液体。把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约15min,放冷后倾入盛有20mL水的烧杯里,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取出一部分已中和的溶液,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作试剂试验,可以观察到有红色氧化亚铜生成。  相似文献   

12.
按现行教材要求,进行银镜反应实验的程序是: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质量分数)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银氨溶液)。然后在此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或含醛基的物质),振荡后,将此试管置于水浴装置(图1)中加热。几分钟后可见试管壁上附着光亮的银镜。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有一个关于浓硫酸脱水性的实验,即实验6—3: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克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碳。我们知道,浓硫酸不仅具有脱水性,还具有强氧化性,尤其在加热的情况下。所以,这个实验不仅能看到有海绵状碳生成,还会产生大量的刺鼻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造成空气污染,而老师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一般不按教材上实验所给药品量进行演示实验,按大概估计进行,为了保证实验现象明显和实验成功,总是加入过多的浓硫酸,…  相似文献   

14.
(1)仪器:具支试管2支(20mm×200mm)、带尖嘴导管、干燥管、酒精灯、火柴、铁架台(2个)、铁夹等。(2)药品: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无色)、品红溶液、NaOH溶液、棉花。(3)操作方法:①向1号具支试管加入经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无色)5mL~6mL,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向2号具支试管加入品红溶液2mL~3mL,连接如图1装置,其中干燥管细口处装有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图1③加热1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红色;2号试管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褪色。④对调1、2号试管,保留1号试管内液体1mL~2mL,加热2号试管,又出现如上的现象(可…  相似文献   

15.
玻璃棒——一个小小的无名之辈,虽无资料对它赞赏和描述,不过它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充当搅拌棒 在实验中,要使固体较快地溶解或几种液体充分的混合,常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便能达到目的。例如,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将称量的NaCl放入干净的烧坏中,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迅速充分的溶解,再移液、定容即可。 二、充当引流棒 实验中,要将液体转移,玻璃捧是最好的引流  相似文献   

16.
高一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实验2—7]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 HCl,并将两个各装0.3g 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里的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这个实验有不足:不易装固体,实验时固体易残留试管口,既要称,又要量,费力,费时。为简化实验、节约时间,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7.
试题: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一个实验(装置如图1):取一干燥的250mL圆底烧瓶,用铝箔和棉线封口后一起称量(准确到0.1g),得m1。往烧瓶内加入大约2mL四氯化碳(沸点为76.7℃),用铝箔和棉线封口并在铝箔上穿一小孔。把烧瓶迅速浸入盛于大烧杯内的沸水中,继续保持(水的)沸腾。待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18.
蔗糖用浓硫酸脱水生成气体的成分广西凌云县中学陆英麟浓H2SO4具有强烈的脱水性,能使有机物脱水炭化。化学课本中,有浓H2SO4对蔗糖脱水的演示实验。其实验操作:把2克蔗糖放入一只30毫升坩埚中,滴入几滴水,用玻棒搅拌,再滴入约2毫升浓硫酸并搅拌,用酒...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实验较多,操作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尽量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便于学生的观察,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1演示实验分析与教法建议[实验10-1]酸、碱指示剂实验分析在初中,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①石蕊的配制方法———将1g石蕊溶于50mL水中,静置一昼夜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30mL95%的乙醇,再加水稀释至100mL。②酚酞的配制方法———将1g酚酞溶于1000mL 90%的乙醇中。[实验10-2]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实验分析观察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时,最好用原装满瓶的硫…  相似文献   

20.
研制出一种轻质、隔热等多功能新型墙体复合材料。该材料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轻集料,石膏为基体,通过加入自制的表面活性剂N解决了无机、有机材料界面的粘结强度低及轻集料上浮的问题,采用二次搅拌工艺浇注成型。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保温、耐火的性能,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建筑墙体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