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词法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但是将造词法研究开创性地列入汉语词汇研究系统却始于1956年,由孙常叙先生的《汉语词汇》中首次提出并加以研究。在造词法的体系中,修辞造词较之一般造词法有增添色彩意义的作用,而从现代汉语词语及新词语的造词方法看,仿词和简缩是最强的造词方式。文章就来谈谈修辞造词之一——仿词造词与仿拟修辞的关系,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阐释:仿拟与仿词造词的简介、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  相似文献   

2.
语素分析法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运用有关理论和统计资料并结合教学实践,就语素分析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启发留学生的语素意识,引导留学生充分利用同素关系,注意语素分析与理据解释的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区分语素分析法对于各类汉语词汇的适用性,都是有利于加深留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修辞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一致的目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课程的中级汉语综合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修辞教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将语言学理论与修辞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归纳论述及综合分析等方法,力求解决在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过程中保持修辞教学的平衡状态的问题。首先要确立成系统的重点教学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操作,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其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语用—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汉字的知识内容,还要最终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进行汉字教学;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汉字文化讲座。这几个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汉语的兴趣,并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以培养留学生汉语修辞能力为目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新课程,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课程的设置、修辞教学的项目与等级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就修辞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语言面貌纷繁复杂,词汇方面更是如此。借代造词属于汉语修辞造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这种造词法古已有之,它在此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虽然产生新词数量并不算多,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体现清末民初的词汇特点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对外汉语修辞的基本理论做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对外汉语修辞与汉语修辞及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修辞理论不断发展的线索梳理,论述了修辞教学在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处境;“修辞学转向”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冲击以及对其理论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新型修辞教学在今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教学,就其实质来说,是汉语言文化与学生母语文化的"嫁接".这种"嫁接"主要是以词汇为重要的载体.对外国人的汉语词汇教学要取得成功,对外汉语教师就必须通过"有度放射"教学策略扩大词汇量,教会学生运用词汇关系实现长时记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这一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志公是我国名的语言学家、语教育家。他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学、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其学术视野极为开阔,研究涉及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语修辞、汉语辞章学、语教学、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诸多领域。在每个领域都不只是泛泛地研究,而是有独到发现,取得了巨大成果,形成了他“杂而且专”的独特治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
语块理论在语言研究和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分析汉语中的语块现现象,对汉语语块进行了分类,结合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的教学实际,对语块在同义词、虚词、成语等词汇方面的学习及在语用修辞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进行阐述,强调在教学中,运用语块理论,把词汇的字面意义、语法意义及语境、语篇意义结合起来,强调整体认知,通过语块的大量输入与操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修辞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特点以及重要性、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制约联系的关系来阐释。同时对修辞文化研究现状的评述。并且对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文化教学提出展望以推动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具有继承性的,汉语史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从汉字、语音、词汇教学几个方面探讨汉语史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都园镜 《双语学习》2007,(12M):20-21
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是目前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直至现代,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仍占60—70%。韩汉两种语言之“同”的基本状况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韩国语中的汉语词源及其汉字使用上;而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汉语发音的对应规律也很容易掌握。对韩国语中汉源词汇的研究,在对韩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课程设计、语言分析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记忆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图式理论作为西方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经典理论,在词汇记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图式理论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相结合,对汉语词汇记忆教学进行理论指导,有效解决学生的词汇记忆问题,作为一次探索,把图式理论引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对于国内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可能有着更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语教学是赵元任在美国的主要事业之一。他为此贡献了整个后半生的精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词汇和语法教学在他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赵元任对外汉语词汇和语法教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分析其绳写的汉语教材及相关学术作品,分析了其具体的教学方法,剖析了其教学实践背后的原则思想,并指出他的词汇和语法教学思想对现代的对外汉语教学仍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汉语学习者能否准确恰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而同义词又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汉语的难点。揭示词义的内部结构,从而准确地把握词义。义素分析法,又叫构成成分分析法,它认为语言单位的意义由一定的意义成分构成,也就是说,词义(义位)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义素。笔者就用义素分析法对一组形容词性同义词"神奇—奇妙—奇特—奇怪"进行辨析。希望能探讨出一些在教学中有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焉德才 《文教资料》2007,(27):27-29
对外汉语教学只专注于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是片面的。课堂教学如果忽视汉语自身的特点,习得效率必然得不到保障。本文从"经济性、"联想性"和"具象性"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强调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针对汉语的特点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汉语色彩词生动具体,具有丰富性、常用性的特点,汉语学习者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决定了对外汉语色彩词教学的特殊性。本文将分析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色彩词的基本范畴、词性、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色彩词的文化含义,并针对静宜大学汉语水平为中高级的留学生进行汉语色彩词的情况分析,将汉语词汇习得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色彩词教学,结合教学大纲中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要求和教学标准,提出有效可行的教学建议和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由于同中有异,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导致一些错误的用法。本文根据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点,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就同义词的界定、分类等问题作了一些尝试性研究,提出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范围最不固定,并且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数量巨大,如果辨析不清楚,学生就会在使用上出现错误,同时汉语同义词之间的差别非常微小,区别比较困难,因此辨析同义词历来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文章试图运用同义词辨析的传统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来辨析"痛"和"疼",并以此为例来探究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如何选择辨别同义词的合适的方法,希望能对对外汉语领域下的同义词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