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之会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教师的教,有了明确的指引。不错,相机诱导,不论何种课型,在课堂上都显得至关重要。教师驾驭课堂的功夫也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叶圣陶先生这句话中的相机诱导说的就是适时点拨之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疑惑能给予及时的诱导启发,可起到画龙点睛、拨云见日之奇效。那么,怎样去把握点拨时机,掌握点拨的艺术呢?一、遵循原则,区分层次对象在教学实践中,点拨应遵循这样几点原则:一是点拨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语言简洁明了,学生通过细心体会,就能从中体出"味"来,从而顺利疏通其学习障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1962年,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令学生"运其才智,亲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大致意思是强调教师要想达到善于教学的境界,就需要相机诱导,使学生自主运用才智,亲身练习,从而打开思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言以蔽之,其宗旨就是"以学定教"。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因学而引,徇情而导"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叶圣陶先生这句话中的相机诱导说的就是适时点拨之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疑惑能给予及时的诱导启发,可起到画龙点睛、拨云见日之奇效。那么,怎样去把握点拨时机,掌握点拨的艺术呢?  相似文献   

5.
王碧  卓东健 《辅导员》2012,(9):42-43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适时点拨,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适时地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思维等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把握点拨的时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精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叶老所提出的“相机诱导”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  相似文献   

8.
厨师要善于调味,裁缝要巧于剪裁,画师要善于渲染,教师要善于诱导。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为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可见"导"是多么的重要。叶老又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其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怎样多方设法诱导学生进行学习呢?现结合多年来的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叶老所提出的“相机诱导”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诸多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教学中,既可把它看作教学原则,又可把它视为教学策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践这个原则或运用这个策略呢?一、捕捉诱导之“机”“相机诱导”强调一个“机”,“机”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种机会的存在方式,教师要善于捕捉诱导的时机,该诱导时及时诱导,不可坐失良机。1.自读…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叶老提出的“相机诱导”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诸多理念是息息相通的。我们在教学中,既可把它看作教学原则,又可把它视为教学策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践这个原则或运用这个策略呢?一、捕捉诱导之“机”“相机诱导”强调一个“机”字。“机”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种机会的存在方式,教师要善于捕捉诱导的时机。1.自读之前诱导。即在学生自己阅读之前,…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即适时点拨。什么是点拨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点拨"的解释为指点,启发。在阅读教学中,点拨就是指教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学习障碍,给予适当的指点,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探究,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找准课堂点拨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阅读教学中点拨时机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唯教之道在于导,唯学之道在于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才能有所悟,才能会悟。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变授为导,将传授性的活动转变为引导性的活动,这应成为当代教师的核心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曾静 《湖南教育》2009,(5):23-23
一、相机诱导灌输式教育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教师讲,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思想僵化,创造精神被窒息。而与此相反,相机诱导、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将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促使他  相似文献   

14.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适时点拨,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适时地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面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思维偏离方向、理解问题肤浅、学习困惑不解、学习出现错误以及课堂教学出现意外等问题时,教师要能迅速判断,适时诱导,促进学生思维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6.
赵绪昌 《教学月刊》2016,(Z1):27-31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引导."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里,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因而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现代汉语词典》中与教学语境更为贴切的解释是"指引;诱导"."引"的含义是指引,指引须是有目标、有方向的,但指引可能只是提醒或提示;"导"的含义是诱导,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柳春红 《吉林教育》2008,(16):55-56
华罗庚认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而,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策划和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的心理规律,自己阅读教材,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已掌握的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从而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究知识园地的双边活动过程,需要而且必须体现教师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小学生年龄特点表明,突破疑难的喜悦,往往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动力。疑难的突破有时需要教师进行"点拨",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