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更是影响力经济。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指出,在网络信息社会,物质和信息都不稀缺,稀缺的是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的稀缺性让人们发现,原来注意力可以转化为财富。譬如你拥有了注意力,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明星",而明星是很容易赚大钱的——明星体制是注意力经济的赚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的革命性进步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介传授关系,海量信息资源将我们置于一个面对无限选择的"丰饶经济"时代,当代人的"注意力"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稀缺资源。"注意力"和"影响力"仍是现今传媒产业价值实现的核心要素,而"相关性"则成为传媒获得注意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由此而来的"相关性经济"成为一个需要加以认识和界定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中出现了严重的信息过剩。在信息社会里,注意力成为了真正的稀缺资源。而随着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注意力经济时代随之到来。由于P2P技术的发明,使得网络共享无处不在。本文将通过对注意力经济的简单概括,网络资源共享和P2P技术使用现状的描述,来分析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网络"公地喜剧"。  相似文献   

4.
丁倩 《今传媒》2015,(2):77-79
互联网发展推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渠道由稀缺变为过剩,即信息无限而注意力相对有限,使注意力资源成为一种更具价值的资源。作为传媒经济本质之一的注意力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由此,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现代营销的重点,而微博的出现与发展又对注意力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产生新影响。  相似文献   

5.
“眼球经济”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有现象,“注意力经济”提出者高德哈博认为,网站内容固然重要的,但这仅仅是获得足够或尽可能多的注意力,如果你获得一个人所有的注意力,就可以支配他做你所要求的一切。  相似文献   

6.
图书选题策划应当引入"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题策划与"注意力经济"有什么牵扯 1997年,美国的Michael H,Goldhaber在《注意力购买者》一文中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过剩的信息资源,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互联网上,可以说谁赢得了网民的注意力,谁就能赢得风险投资者和股票投资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注意力经济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力经济是指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 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一词是Michael.H.Goldhaber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信息经  相似文献   

8.
注意力经济是指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一词是Michael.H.Goldhaber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曾获诺贝尔经济奖的西蒙教授说“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  相似文献   

9.
我们身处的21世纪,是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大媒体,无时无刻不在放送着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的新闻信息。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天上地下上百个频道的选择,使得现在的电视观众更加挑剔,也更加没有耐心。 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能否以新鲜的,强烈  相似文献   

10.
正信息流引领消费流,进而引导资金流,是现代营销传播的价值转换模式和实现手段。而信息传播和分享模式的改变,往往是整个营销传播价值体系和产业变革的先声与发端。我们今天所面临和经历的是移动互联网颠覆和改造传统营销传播模式与商业形态的过程。传统媒体经济的本质是内容制造和注意力经济,核心环节是获取和售卖受众注意力,覆盖率、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是衡量媒体传播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注意力经济与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是继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之后 ,全球最受关注的新经济 ,它是迈克尔 戈德海伯 (MichaelH Goldhaber)在 1 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AttentionShoppers)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 ,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 ,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 ,而是过剩的 ,相对于过剩的信息 ,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戈德海伯进而指出 ,目前正在崛起中的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 ,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  相似文献   

12.
开发眼球     
眼球也能开发?这题目看起来有点哗众取宠。实际上我想说的是眼下的一个时髦话题,即所谓注意力经济。在这之前想了好几个其它题目,诸如“在别人的眼睛里活着”、“看人家的眼色行事”、“你的注意力是我的财富”,总觉得有点隔靴搔痒,很难概括想表达的意思。只好剑走偏锋,来一个别出心裁的题目,先抓住你的注意力再说。物质的消费依赖于吃穿住行,信息的消费只能靠感受,而人们感受的信息只有15%来自听觉,5%来自味觉和触觉,其余80%统统来自眼睛,因此信息经济莫如说是眼睛的消费经济。谁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谁就是赢家。在互…  相似文献   

13.
张雷 《新闻界》2005,(5):91-93
网络被称为全球性的媒体,我们的关注也是全球性的.但是,出于自身的需要,我们对来自世界各个不同地方的信息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在关注哪些国家?我们想关注这些国家的什么问题?我们的媒体和记者让我们关注谁?它们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何方?没有有效的资料和统计工具,要回答这些问题非常困难.但有了网络,问题的解答变得不再那么艰难.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受众注意力的流向非常值得研究,因为注意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信息对注意力的流向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在固定互联网时期,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而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你不仅知道它是一条狗,而且还知道这条狗有什么爱好。”这句话很形象地解释了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的区别。不知不觉中,互联网已经由固定互联网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正在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导刊》2005,(5):17-17
“注意力经济”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大爆炸”导致信息由过去的紧缺资源变为过剩资源,人们的注意力转而成为一种紧缺资源,谁能以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可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媒体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赫男 《新闻界》2004,(3):38-39
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是Michael·H·Goldhaber熏1997年他在美国著名的《HotWired》上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一文。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因此也有人标之为“眼球经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7.
仲纪 《新闻知识》2003,(5):14-15
随着当代社会逐步进入后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盟曾对后信息社会特征研究后描述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方。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将“注意力经济”理论引入传播领域,称:传播回收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的也正是受众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传媒真正能赚钱的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18.
“在固定互联网时期,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而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你不仅知道它是一条狗,而且还知道这条狗有什么爱好.”这句话很形象地解释了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的区别.不知不觉中,互联网已经由固定互联网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正在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过去电视经营者总是强调“观众请注意”,现在这句话已经被“请注意观众”所取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麦克·古德海波也曾指出:互联网时代,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对于电视经营者而言,在如今电视频道、节目数量众多,收视信息较多重复的现  相似文献   

20.
注意力的经济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社会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就是争夺注意力的战争。广告竞争 ,公关竞争 ,媒体竞争 ,网络竞争 ,表面上看是信息的竞争 ,实质上是注意力的竞争。一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环境中 ,更为确切地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由注意力经济构筑的信息环境中。注意力之所以成为重要的资源 ,成为消费品 ,是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而且是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正因为如此 ,高德哈巴(MichaelH .Goldhaber)在 1 997年提出了“注意力经济”的概念 ,高德哈巴指出 ,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引导行动。如果我们拥有一个人或一群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