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琛 《科教文汇》2007,(10X):88-88,98
中学生上网成瘾已经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学生上网时间、频度、心理健康进行了统计描述与分析,旨在全面反映中学生上网现状,以及网瘾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与非网瘾学生的差别。最后,综合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解决中学生上网成瘾问题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学生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但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发生:暴力、黄赌毒、刑事案件在中学生中时有发生。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一方面不能谈“网”色变,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思索,对于中学生上网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如何利用等问题对症下药,促使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日渐渗透,上网成为许多人工作和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求知欲强的中学生群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电脑和网络的强大影响。本文从中学生上网现状来分析学生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和一些非常突出的弊端,并提出几点对策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健康、科学地上网。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上网成瘾已经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学生上网时间、频度、心理健康进行了统计描述与分析,旨在全面反映中学生上网现状,以及网瘾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与非网瘾学生的差别.最后,综合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解决中学生上网成瘾问题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由来 国际互联网(Internet),简称互联网,它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迅速走进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和家庭。使用国际互联网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上网”,它正日渐成为我国中学生的生活中重  相似文献   

6.
吴敏毅  任丽华 《情报杂志》2001,20(B06):28-28,4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技对我们的渗透越来越大,每天、每一时都有可能影响、改变我们生活,“上网”、“信息高速公路”已经不再是新鲜词。这一切都说明:21世纪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图书馆进入了现代图书馆时代,新信息环境促使图书馆迈进了网络化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图书馆在新时期如何开展信息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对中学生丰富头脑、开发智力大有益处.然而,网络就象一把"双刃剑",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所谓宽带网是指上网带宽大于512K的网络接入。目前为了解决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相对于xDSL技术和HFC技术,光纤+以太网技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方式,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稳定的上网服务。根据长庆油田某以太网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提出在以太网建设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完善网络交换机的数据优化,开创多项服务方式的做法,希望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当我们还未完全弄明白“网络”是怎么回事时,网络技术已经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1999年中国上网人数比1998年增加了三倍,达到890多万。到今年7月,又增至1690多万。据一些国际预测机构的估计:有证据表明,中国上网人数在几年内就可居世界第二位。事实证明,网络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并且,网络的快速发展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有媒体称之为网络文化。几乎所有上过网的人都发现他所触及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更是一种以信息为数码技术标识与精神“绝对值”的崭新的生活方式,即一种新文化。不难想见,今后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92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制的词表,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学生上网的原因,并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上网原因有何差异。结果发现当代中学生上网原因有四类:宣泄情绪,交友;学习,跟上时代;玩游戏,寻求刺激;娱乐,放松自己;在“娱乐,放松自己”这个因素上,性别间差异显著;在“宣泄情绪,交友”、“学习,跟上时代”、“玩游戏,寻求刺激”这3个因素上,年级、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孙艳  郑素瑾 《科教文汇》2008,(30):35-36
现今社会许多中学生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内心世界十分孤独。本文主要分析这种“心理孤儿”现象的成因:家庭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并针对于此,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学生有利也有弊。面对网络,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正确引导,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合理上网,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家庭功能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湖州4个中学8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家庭功能评定师表(FAD)评估网络成瘾和家庭功能水平。[结果]有11.98%的学生有成瘾倾向;男生成瘾比例高于女生;除问题解决外,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显著相关;网络成瘾中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感反应、情感卷入、行为控制与家庭总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成瘾中学生;周上网次数、网龄、情感反应和年龄是影响网络成瘾的四个重要变量。[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家庭功能关系密切,家长要对中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适当监控,家庭成员间应加强沟通与情感关注。  相似文献   

14.
赵海 《百科知识》2002,(8):41-42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总数已超过890万。我国目前的上网人数已突破1000万,其中,家用电脑上网约占37%左右。尽管我国电脑的普及率较低。但绝对数量较大。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的“北京市中学生科技意识调查”的结果显  相似文献   

15.
潘绥铭 《百科知识》2007,(8X):58-58
凡是上过网的(“网民”)已经达到30.3%,几乎每天都上网的(“网虫”)达到10.3%。也就是说,如果在15~64岁的总人口里也是上述情况的话,那么中国至少有2.8亿人曾经上过网;至少有9500万人几乎每天都上网。上网中的一项活动就是结交朋友,乃至建立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旭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8):157-158
“两课”教学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互联网络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校园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上网人数激增,给传统意义上的“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期,“两课”教学改革要适应新形势,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提高“两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建立起网上“两课”教育教学的阵地。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心理控制源量表(IP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188名网络低俗信息痴迷者进行了调查,并把调查数据与国内常模和一些吸毒者进行了对照比较,印证了网络低俗信息的危害性.提出了对网络低俗信息痴迷者的帮教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上网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中国科技信息》2006,(8):283-283,298
网络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学生提供种种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何深入剖析这些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理智健康上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就学生上网出现的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围绕在中学生生活方方面面,影响日益扩大。为了解当今中学生面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传播形式消费中的习惯和消费行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学生媒体接触习惯和消费行为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发现。当前中学生选择媒体类型首先网络媒体,其次是电视媒体:中学生接触媒体途径开始由传统媒介向新媒介过渡:使用手机上网的已经占到26.23%,并有持续扩大的趋势:中学生主要关注的信息集中在娱乐、教育等方面;接触媒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放松精神,辅助学习。娱乐身心;传媒产品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导航作用.建议多开发正面引导和适合中学生群体的媒介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上网技巧有很多,常见问题也不少。本文仅从“提高上网速度应从哪些方面改进”和“怎样处理拨号上网常见的一些典型故障”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仅供网民上网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