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两种翻译基本策略: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随着当前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越来越强,英文小说翻译已成为当前文化知识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而交际翻译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中的运用实际也逐渐凸显出其价值,成为当前英文小说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理论之一。本文从交际翻译理论的概念出发,分析英文小说的翻译流程;总结交际翻译理论在英文小说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过程包括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过程。因此,译者要帮助译文读者找到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上海世博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及其英译"Better City,Better Life"也广受好评。本文旨在运用关联翻译理论从语义关联、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三个层面分析上海世博主题的翻译,加深对该主题及其翻译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3.
从语境的两个层面(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语境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作了剖析,阐释了语境理论对正确理解源出语的内涵及避免在语义翻译转换过程中出现误解与误译的重要性。理解原文是科技翻译成败的关键,而语境分析则是获得正确的语义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聊斋志异》的翻译解读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越来越多地被看作是源语与译语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而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尤其受到文化之间差异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地处理这种差异就成为翻译研究的焦点之一。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提供了解决的方式。该理论指出应根据文化差异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不同地位选择翻译策略。具体在表达功能文本中,语义式翻译(本文归结为异化翻译策略)应占主导。本文通过分析《聊斋志异》中文化差异的英译,验证了文本类型理论在表达功能文本翻译上的可行性,并总结出四条选择翻译策略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的基础上,关联理论是研究交际和话语理解的一种方法。在关联理论看来,翻译是依赖于语境的交际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了关联理论、交际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提高言语交流中的话语理解能力以及理解复杂的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际方式。古特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过程,是认知原文主要部分的过程,是能够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的过程,也是能将原文的明示和暗示意图忠诚的给予译文读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陈旻 《海外英语》2020,(6):9-10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著名翻译学家纽马克提出的翻译理论,这两种翻译方法能较好地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医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但其语言中的文化色彩浓厚,英译时如何处理文化因素一直困扰中医翻译界.该文试图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探索中医基本术语英译,提出"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8.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语言翻译可以被看作是两种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成功的译者,既要掌握两种语言,又要对两国文化融会贯通,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在我国国粹的中医翻译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对于中医翻译者而言,将异化归化翻译理论应用到具体的中医翻译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读哲学家Tyler Burge的语义外在论,本文研究审视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关系,阐释了由于语义个体化的社会性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文作者、译者与翻译批评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主体之间应当互动沟通和交流,从而确保翻译的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语言学来看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主要就是从意义和功能的角度来考察两个语义系统之间的转换。对于不同语篇的分析,也是从整个语篇的语义出发,确定其中具体部分的意义和功能,从而找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更好地在翻译过程中对不同语言的语篇进行磨合。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认为整个话语过程是双重"明示—推理"的过程,这一理论在翻译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实质上,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语境推理和意义沟通的过程。科技翻译也是一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不同科技语篇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准确地理解源语文章,还要灵活掌握两种语言的用法习惯,较贴切地把它翻译成目的语。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原文,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三者之间的最佳关联,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相似文献   

12.
李红艳 《考试周刊》2007,(10):36-37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两种基本翻译方法,两者各有特长。对两种翻译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把握好在何时何地使用不同的翻译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翻译英文商标的过程中,译者常常将它们处理成读起来有洋味儿的中文汉字组合。这种方法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的结合:运用语义翻译,在保留英文商标的语音特点同时,展现其源语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令译文又能准确地传达重要的导购信息于消费者,促使其购买产品,是为交际翻译。  相似文献   

13.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广告文本类型及特点决定了广告翻译中应采取以交际翻译为主,结合使用语义翻译的策略,以使广告达到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是彼得·纽马克对翻译理论所作出的突出的贡献,对指导翻译实践和翻译评析具有重要意义。两种翻译方法存在异同,对比《红楼梦》中“元眷省亲”一段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的两种译文,杨译大致体现语义翻译而霍译则基本遵循交际翻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优秀的海外电影被大量引入国内,但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却难尽人意,误译、乱译的现象屡见不鲜。电影片名的翻译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对文化预设缺乏了解、过度追求商业利润是造成误译、乱译的主要原因。以文化预设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东西方文化预设的共享程度为基础,提出译者应当坚持“忠实性”或“叛逆性”的翻译原则,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促进国与国之间影视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对于译者来说,较难阐释清楚的是,翻译到底是什么?从宏观上应该怎样把握翻译?然而,社会符号学理论却能很好地为这两个问题做出解释。该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实践实质上属于一种语言活动或者可以称为一种语际转换活动。由此可见,从社会符号的视角来认识翻译中存在的语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过程。这个翻译过程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翻译过程中,很多错误的翻译都是由于译者不了解源语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没有充分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所造成的。因此,充分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翻译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本文将主要讨论研究生活环境、习俗、宗教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交际活动。翻译可视为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交际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文本中的文化差异因素,在译者和读者之间,实现最佳的跨文化交流,值得探讨。本文从语域的三维变项:语场、语势、语式的角度,分析在具体的跨文化翻译活动中,如何根据具体的语域,选择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治 《英语辅导》2010,(3):197-201
彼得·纽马克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种,并依此将文本分为相应的六类,翻译的目的就是要表达文本的不同含义。纽马克共提出了八种翻译方法,其中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所在。文本类型和翻译方法之间并无对应关系,翻译方法的选择不单单是由文本类型所决定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理解文本功能与文本类型,以及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颜色词,而且这些颜色词不仅有其基本义,还具有丰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重合,对外语教学、翻译及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