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在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把握国家需求,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实现平衡,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应全球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作者从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从历史角度研究工程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多样性、正确处理专与博的关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既重投入更重产出、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中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应顺应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趋势,建立起现代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在训练目标、功能定位、内容体系和建设特色方面必须随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变革而"变",在建设前提、核心功能、资源模式、现代工程条件方面又应继承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中的"不变",从而保证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加快了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高等工程教育应以此为突破口,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工程"观,构建"做中学"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以工程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创建工程实践环境,建立工程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适应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周华 《高教论坛》2013,(4):91-94
"素养工程"作为以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育人培养体系,对师资配套有着独特的需求。本文结合"素养工程"任务目标和高职院校办学的实际,从"素养工程"的体系结构、基本特点和师资结构方面,探索"素养工程"师资的体系构建及其培养方式,从而为"素养工程"实施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5.
"工程精英"是活跃在工程领域,对工程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影响的杰出工程人才,其具有六大特质:工程伦理道德、健全体魄人格、系统工程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强大实践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十二五"以来,南京理工大学以"工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在依托专业学院、基于"通专融合"理念培养通用型工程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院际、校企、政学、国际多元合作,新建教育实验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知识产权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分别以"本研贯通""学用合一""理工文交融"和"中外会通"为理念,着力培养工程科学家、应用型工程师、复合型工程师和国际工程师,丰富了人才培养类型,健全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了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参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国际认证组织、认证内容和认证标准进行充分的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工程教育认证的情况,介绍了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立了适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以"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并从培养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措施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践创新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教学持续改进体系和机制,为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而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轴线,结合"质量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详细探讨了研究性教学体系构建与"质量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指出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而"质量工程"建设也为研究性教学体系的实践和完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如何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凸显专业特色、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新常态,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工程类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产业链、专业链、学业链"三链融合的教育理念,构建"同轴多芯"林业工程类专业体系,建设"同心多角"的林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推进"同维多核"的产学研协同培养体系的改革,最终实现学生学业水平、学科专业建设以及高校服务产业能力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是建筑行业目前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应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该文在分析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点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全过程工程咨询引发行业变革,基于全过程工程咨询背景下,从课程内容、学习模式、评价体系三方面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工程训练中心教学体系、工程训练模式、实践条件、开放环境、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工程训练体系科学化,工程训练模式工程化,工程训练装备现代化,工程训练环境开放化,工程训练资源共享化"的建设目标及实施办法,构建一个光、机、电、控制、管理等多学科综合的工程训练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1.
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工程哲学对工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和新工科建设的初步实践,就工程哲学视域下卓越工程人才"五重"(重系统、重创新、重实践、重人文、重质量)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机械工程类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强化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结合现有的教学体系,由"知识传授型"向"技能培训型"转变,最终实现"能力素质培养型"的工程实践性、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特点的基础上,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概念解析,构建了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体系,解析了该框架体系六大要素指标的概念及相关关系;以山东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行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改革与探索,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今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制定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五位一体"高教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前的准备工作,重点研究本专业在课程、实践、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阶段性总结.提出了以"四模块"为基本构架的高等工程教育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明确了其基本内涵;同时,围绕新体系的构建,以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建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将仿真教学和产学合作的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教学过程,有力地推动了新教学体系的运行和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滁州学院学报》2019,(2):98-102
在分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基础上,结合教育部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安徽工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构建和优化了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为快速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简称系列课程)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科专业的分类细化,如今该系列课程被"肢解"到不同的学院、专业和教研室,使本来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不再成为系统,而成为碎片化的知识模块。故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被"肢解"的该系列课程恢复到完整的、具有生命力的"实体"教学体系-工程训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针对工科数学建模课程与实验体系,强化课程案例问题的"工程性"与"专业性",突出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性"和"创新性",结合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我院构建形成了以"数学建模课程"为基础,"数学建模实验"为训练手段,"数学建模竞赛"为实践平台的三级数学建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增强数学建模在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工程观"理念被工程教育界广泛认同,为现代社会所需要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复杂工程背景下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践表明,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推动下,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实践教育和创新与个性化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立足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内涵,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点,面向社会需求,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医院的优势,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建立了以科学研究为纽带、以人才输出为手段的高校、企业、医院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