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马杰 《武当》2011,(1):9-11
(接上期)第十四式拗步右炮拳1、紧接上式,身体微向右转,右脚向右斜方进一步,脚尖斜向右。右拳向前伸变掌,置于左小臂下,左拳也同时变掌,十字交叉,掌  相似文献   

2.
第五十三式 六封四闭 1、身体稍左转,右腿变逆缠,膝仍弓住;左腿仍顺缠,松胯塌劲成右偏马步。同时右手顺缠沉肘,将肘收至右肋旁,随身体稍左转将手收至腹前,掌心斜向左,掌指斜向右;左手在腹前与右腕交叉向搭,右手在外左手在内,掌心斜向右,掌指斜向上,眼看右前方(图243)。  相似文献   

3.
田克延 《中华武术》2005,(12):44-47
59.上动不停,身体向右拧旋,往下伏动。随势,右腿屈膝内滚,向右前方大步扣脚落步,足落于阴鱼鱼脊处;左腿随右腿的向右扣步而跟进落步。同时,右臂内旋,从上向下往右弧线滚挞,掌置于身体右侧,掌沿向外,掌心向下,成“虎爪掌”形;左臂随势围身右挞,置于腰前右侧。眼视右方。(图60)  相似文献   

4.
宋学玉  宋玄 《武当》2008,(7):9-11
身步微调,变左弓步,两手齐胸向右向后捋带,眼随手行。双手覆掌向右胯拂按,然后以腰为轴带动身体左拧,两掌随之平行向左拂带至左胯侧,眼随手行。(图30)  相似文献   

5.
5.马步落掌:身体下蹲成右偏马步;右掌向右前、向下划弧按落至右膝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右前;左掌沉落至右腹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右;眼视右掌(图18).  相似文献   

6.
李正 《武当》2012,(5):20
太极图的阴阳相生、阴阳转化原理,是太极拳习练的主导思想,蕴藏于太极拳各式之中,习练者务必加以重视。下面以揽雀尾为例作以解析。从揽雀尾的左拥式开始,收右手右脚,然后抱球,右脚向前迈一步,右手手背向前,左手手心向前,跟在右肘内侧。重心前移,两手由左下向前向右上做弧形搠的同时向右转腰,呈弓步。接着,两掌到尽头时同时翻掌,身体后坐,腰向左转带动大小臂及两掌,由右上向左下依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十五式十字手动作1练习方法接上式,身体向右转,左脚尖内扣90°,重心于左腿;随体转,双掌心向外,两掌向右画弧于面前,掌指向上,双掌心向外;眼向前平视(图25-1)。动作要领(1)身体向右转时,身体重心不可起伏。(2)立身中正,两臂呈弧形,松肩、垂肘。  相似文献   

8.
刘绥滨 《武当》2011,(11):8
一、起式双腿弯曲,双手分开,左脚向前向左向上划弧捧气,掌心向上,目视左前方。身体向右回转呈马步,双手随之下落呈捧气状,身体继续右转,呈右弓步,双手向右向上划弧捧气,掌心向上,目视右前方。双手向上向前翻掌划弧于体前,拇指相对,其余指尖向前收回膻中穴处,身体屈蹲呈马步,目视前方。然后十指相对下压于丹田,翻掌,掌心向前向上分两边划弧  相似文献   

9.
教法提示:弓步按掌一弓步云手一并步左按。弓步按掌:身体右转,右腿屈膝塌劲,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自然伸直,脚尖翘起,向内扣转,形成右弓步;同时右勾手变掌,掌心斜向前,掌指向上,左手向下向内经腹前转至右肘内下侧,掌心斜向内,掌指斜向右,眼看右手前方。  相似文献   

10.
宋学玉 《武当》2006,(12):5-8
17、闺阙展韵右拧身,右脚回收成左拗步。身形左转;同时,右掌向右划圆过头后捏拳下落至身体左前方,左掌对称划贴于右肩,目前视(图41)。右转身,双手向右划一立圆,收至右胁旁成蝶掌。右足抬脚跺地,左脚乘势前插成弓步,两掌保持掌形向前击出,目视前方(图42)。重心移至左脚,两掌右上  相似文献   

11.
十三、悠身赶挞 59.上动不停,身体向右拧旋, 往下伏动。随势,右腿屈膝内滚,向 右前方大步扣脚落步,足落于阴鱼 鱼脊处;左腿随右腿的向右扣步而 跟进落步。同时,右臂内旋,从上向 下往右弧线滚挞,掌置于身体右 侧,掌沿向外,掌心向下,成“虎爪 掌”形;左臂随势围身右挞,置于腰 前右侧。眼视右方。(图60) 要点动作58~59 赶挞的“赶”指赶步,“赶”有 追击之意。悠名旋扇是使对方身体 失中,赶挞是在对方身体失中时的 追击动作。左腿随右腿大步向右前 扣步而跟进落步,其意是保持适宜 的步形。动作要有连续进攻的感 觉,要求动作流畅,注意拧旋坐顶 的身法。  相似文献   

12.
1、抓泥迎面沙预备姿势站立(图1),身体左转90度,左脚向左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胳膊向左格挡(图2);右手握拳从腰间向前击出(图3),顺势上体前倾,右拳变爪向下划弧着地时抓泥沙握拳(这时身体向右转体),同时身体向左转体,右拳变掌(五指分开)将泥沙向前撤出,眼睛平视  相似文献   

13.
田克延 《中华武术》2005,(11):38-41
38.上动不停,身体向右拧旋,往下伏动。随势,左腿膝向内滚往前弧线扣步,足扣于弧圈中心,屈膝向内裹;右腿屈膝下蹲。同时,左臂外旋,由上向下往右弧线抄拢,掌置于腹前右侧,掌指螺旋向右,掌心向上,成“螺旋掌”形;右臂随势而动,掌置于胸前右侧。眼视左侧。(图39)  相似文献   

14.
范克平 《武当》2005,(2):8-10
十一、马裆捕拳。1、将左臂屈肘贴紧左腰部,掌置胸前,拇指张直向上,掌面向右。同时,右臂掌由右向下旋转至左臂外方,拇指向下(反掌),作抓势,向首上部成拳(图26)。  相似文献   

15.
身体向右转,双腿缠法不变,右腿屈膝向右前落步,随之向前屈膝塌劲;左脚随着右脚着地,迅速向前跟半步,脚跟抬起,脚前掌着地。同时右臂屈肘,右手继续顺缠向内收转至胸前,掌心斜向左,掌指向上;左臂屈肘,左手顺缠收转至胸前,与右手交叉相搭,成十字手,掌心斜向右,掌指向上,眼看左前方(图152、153)。  相似文献   

16.
1、身体变为左转,双腿缠法变为左顺右逆,左腿弓膝塌劲;右脚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右前方擦出一大步,脚尖向内侧勾起,脚尖落地踏实向前弓膝,形成马步。同时右手变顺缠,向下向内收转至右腹前,随弓膝向前穿出至右侧前方,手与肩同高,屈臂沉肘,掌心斜向上,掌指斜向右前方;左手继续顺缠,沿身体向上至  相似文献   

17.
曹树人  李广 《武当》2014,(8):12-15
11、“变”,蹲桩式(左丁步立掌) 释名:蹲者,收束而沉下形;桩者,抱元含生态意。 承接前式,提起右脚向右后翻身跳转成身对正南,右脚与左脚依次落地,屈膝下蹲,使身体重心下降呈左低丁步的同时,右手随翻身之势自左向右抡摆下挂至右胯外呈钩手,指尖反向上,左手随翻身之势自左向上朝右沉劈至右肩前呈立掌,目视身体左侧前方(东)平远处。  相似文献   

18.
郭树璞 《武当》2008,(6):11-13
(接上期) 9八方风雨接上式,右脚向外摆,身体随即右后转面西方。左脚紧随上前一步。屈膝半蹲,身体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右直臂弧形横扫于右侧腰间,再变拳向前冲击。左手配合向前弧形绕行至胸前按掌于右腋下,掌心向下。(图9A)  相似文献   

19.
27 脚踏残根势(退步低踹腿铲摔)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重心后移,右脚跟略内旋随势以前脚掌触地,向体后撤一大步,置体后屈膝半蹲,脚跟微提起,左脚位保持不变(成高右歇步姿势);右掌顺势变鹤形掌内旋腕向左、向下、向右、向上成弧形翻掌,置体前高与眼平,掌指朝前,掌心朝上,正对鼻端,肘端下垂约成90°;左掌同时由腹前内旋腕,向内提至胸下方,掌指朝前,掌心朝下,拇指内侧靠近腹腔;上体随之微有前倾,身体重心落至两腿之间;目视右掌(图76)。  相似文献   

20.
9.鞭打连环(右) ①以两脚前掌为轴碾地,身体向右后转,右腿屈膝,左腿伸直。右手握鞭随转身向右前下方磕挂,臂伸直,手心朝左,鞭尖朝右前下方,目视右鞭尖(图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