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英语过去时最初是一种指称性的时态,主要用于表示特定过去的时间中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后来,针对形形色色的“过去时不表示过去”的现象.语法学家提出过去时的“时间距离”、“真实性距离”和“心理距离”三个概念。本文试图以“过去时不表过去事件”分析如何理解英语过去时表示三种不同的距离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存在一种局部的歧义现象,听话者在理解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歧义结果进行重新分析和选择。这类“花园小径”式的语言歧义有着诸多诱发因素,就语义层面而言,这些因素涉及语义角色和语义指向等;句法分析的原则和策略也会影响听话者的理解过程,并通过语言心理机制触发“花园小径”效应。另外,话语所处的特定语境也是诱发“花园小径”现象的重要因素,借助最佳关联原则能够帮助听话者在理解过程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读书,不仅是一种“乐趣”,还是一种“陶冶”与“情操”。但现在的学生却大多体会不到读书的快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一直处于浅层阅读状态,无法体会到文本的深层意蕴,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到读书之乐。众所周知,读书的最佳状态是深度阅读。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呢?笔者认为,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就是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独立于特定语境之外的某些语言形式《句子及短语》,其结构、内容不限于一种解释,此种语言形式被称为“歧义句”。从形式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孤立看有不同的解释,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意思就清楚了,是合理的歧义句;一种是往往由语法和逻辑错误而造成的,属于不通顺、不清楚的语句,是不合理的歧义句。首先看一下合理的歧义句。  相似文献   

5.
“谁的质量”“什么的质量”“怎样的质量”是质量观构成的三重维度。质量依附于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一种特殊的量,其完整的表述应为“蕴含于事物的质之中的量”。质量总会带上主体赋予的特征,事物内部存在着由主体性嵌入的不同类型与维度的质量构成的不平列的质量空间。在各种内在与外在条件作用的质量空间内部存在着某一特定的质量的最佳状态,在这种最佳状态下最有利于事物的发展,而判断这一最佳状态是否达成及达成程度即是对事物质量高低的价值判断。从理论上看,内嵌共同性、整体性、发展性特征的教育高质量是一种内化主体期望的价值判断、反映教育存在的优质状态、面向教育未来的质量标准,与此同时,教育高质量本身的主体性、对象性、主体间性的属性也蕴含着以党的领导为主体、以人的质量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标准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6.
一、“used to+动词原形”表示一种过去的习惯,过去的例行活动或方式,一种与现在情况相反的过去状况,现在已不存在,意为“过去常常”;would强调过去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动作,是完全过去的事情,同现在没有关系。would只表示重复的动作,不表示状态。例如: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乡村振兴可以被定义为特定时空情境下“人”“业”“地”三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与状态,而产教融合因其跨界属性,为实现“人、业、地”的正向耦合提供了可行的工作机制。文章聚焦滇桂民族地区这一特定地域空间,以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但其中面临着发展任务艰巨、产教融合作用弱的双重挑战。文章认为,立足现实发展条件、遵循“人、业、地”耦合的客观规律,以宏观发展规划为引领,合理优化乡村振兴的产教空间布局,增强产教融合的普适性与特殊性制度供给,推进产教融合的环境、平台及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是助力滇桂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环境的“控制”具有双重面具:一种“控制”主要是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或占有的意义上使用的,是一种教育环境控制的剥夺观;另一种“控制”主要是在非奴役自由状态的意义上使用的,是一种教育环境控制的建构观,两种教育环境控制并存于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之中,由此,如何在双向分布的教育环境控制中,把握其合理控制与不合理控制的张力,教会与学会选择,是教育环境研究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合理选用实验器件是做好实验的前提,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近几年高考中,常要求考生能合理选用实验器件。笔者认为选用实验器件一般应根据实验原理掌握“可行”、“精确”和“方便”的原则。所谓“可行”,是指选用的实验器件要能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比如,在电学实验中,线路中的限流电阻必须满足要求,确保电流不超过允许值,通过安培表的电流或加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临界状态是指当物体从一种运动状态(或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运动状态(或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它既有前一种运动状态(或物理现象)的特点,又具有后一种运动状态(或物理现象)的特点,起着承前启后的转折作用.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常用“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语对临界状态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时,一定要抓住这些特定的词语发掘其内含规律,找出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11.
"干预生活"这一口号的提出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倡导者们的理论旨归却有着很大一致性:文学应该直面现实,揭示为大多数人所讳言的社会"阴暗面",使之成为"干预生活"的武器."干预生活"文学所要干预的是建国后一直处于整个社会关注中心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作品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而且其隐形结构完成了对整个乌托邦时代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最……之一"属于"……之一",它要求"之一"的前项必须是"多个……"。"最……之一"是可用的,但只有当"之一"的前项是"多个……"的时候它才可用,否则不可用。表达"并列最……"的人或事物时,能用"最……之一";表达"独个最……"的人或事物时,不能用"最……之一"。  相似文献   

13.
"悠然见南山"之"见"应当读为"jian",表示主动的行为,而不应当读为"xian(通"现")",表示被动的行为。"采"与"见"是作者的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本来不能同时进行,但是作者把它们统一起来,构成对应的关系,则是为了表达自己随心所欲、意无所属的情感和心境。另外,从文章的句法来看,读成"见"("jian"),则"采菊东篱下"与"悠然见南山"两句句法相似,这也符合我国语言对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传说始于大禹。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先秦各代,凡遵循者,国则兴,凡背弃者,政则亡,历史教训极为深刻。经孔子、孟子发展,把民本思想升华到先秦时代最高理论境界,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我们重温早期民本思想的教训,对建设小康社会极具历史鉴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注释学上的“追求原意说”由来已久,人们都把它看作不需要证明的原则,因而广为应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用理想状态代替现实情况的典型范例。典籍构成的四大质素无一例外都呈现出动态分布的态势,处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之中。由此可见,注释学上的“追求原意说”虽然行之有效,但它并不具备绝对真理的资格,其本身也是需要证明的一个范畴,应用它的时候应该加以甄别,以免过于理想化,从而影响到对典籍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编辑改稿是对稿件进一步优化的过程,需从文稿内在的思想价值和外在的语言表达上进行全面把握;编辑改稿的最佳境界不仅是要“改对”,还应该“改好”,使其思想内涵得以升华;要走出观念误区和行为误区,避免“漏过错误”和“改正为误”;要坚守“改必有据”的原则,明确编辑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对作者、读者、社会和历史负责。  相似文献   

17.
席扬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41-249
“十七年”文学思潮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它一方面通过对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体现了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于那些在“战争语境”中产生的审美理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的“文艺运动”的交替更移中——“文艺运动”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秩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运动”不仅是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而且从“文艺运动”之间的“间歇”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节奏和主导趋向。在文学创作实践领域里。文艺思潮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提倡“写什么”、“怎么写”和反对“写什么”、“怎么写”的两个方面及其两个方面的张力与冲突。  相似文献   

18.
对于"真实"作为消费元素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凸现,理论界的态度显得过于悲观和偏激.尽管在后现代语境中,"真实"被视为一个相当危险的符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毫无意义.如果摆脱对西方批判理论的过度依赖,从现代化进程以及我国的特殊语境来审视,就会发现"真实"在当代消费文化中的浮现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尤其是当"真实"指向生活原态这一维度时,更加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比较”、「比较的」分别是汉语和日语中的程度副词,其功能是对程度加以比较。在比较事物时,以是否依据客观标准、主观标准,着眼于性质、状态的比较这方面,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在负面评价方面,“比较”和「比较的」的修饰范围不同,“比较”虽有一定的限度,但范围比「比较的」要大,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程度和模糊量词方面,“比较”、「比较的」是允许和数量词共用的。在否定命题方面,“比较”多修饰形容词,但多修饰肯定形式,不太修饰否定形式;「比较的」除了肯定命题以外也可以参与否定命题,以比较肯定性程度和否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20.
“台湾老兵”.从大陆到台湾的流亡历时半个多世纪,这一流亡历程已不仅仅是空间地理位置的单纯变化,“少小离家老大回”,此时的“回家’’虽已没有交通、人事的阻隔,但是心灵的无处寄托却让老兵们成为精神永久地处于漂泊状态的特殊人群。老兵们从大陆到台湾的流浪构历程构成了一部了中国人的精神流浪史,台湾当代作家通过写作逆时光之旅,从而开启了老兵们“寻找心灵家园”的艰难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