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说:"不学语言(特别是母语)就不能成为人。"语文是个人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师要牢牢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在教文中育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慧性"成长。多年来,我根据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挖掘语言文字的潜力,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教他们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本领、多学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和他们一起饱尝成长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秦晓光 《现代语文》2013,(8):150-151
语文组集体备课时,几个同事坐在一起无意中争论起一个话题:"桃源人"与"渔人"的衣着是否相同。同事争论起来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场面甚是热闹。有的认为"桃源人"与"渔人"衣着相同,理由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桃花源记》对"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教材中采用的解释是"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也有人对这一注释提出了质疑:桃花源的人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断:本以为,这是一个简简单单课堂问题设计,却没有想到一"问"激起千层浪,像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当时正在进行《五柳先生》的第二课时,我在和学生一起分析完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后,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即你们是否欣赏"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按照我原先的备课,我想学生多会说"欣赏",会说"五柳先生"他  相似文献   

4.
李思(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教师):王老师好!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你一起探讨关于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我经常遇到一些语文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朋友,当问他们"什么是语文"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往往是语焉不详、各不相同的,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尽管大致的方向一致,但到了更细的定义却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5.
张勇 《考试周刊》2013,(8):31-32
语文是生活的浓缩,是情感的记录,是心灵的历史。语文让人感动,语文给人温暖,在语文课上,我与孩子们一起欣赏日月星辰、蜂飞蝶舞,一起感受秦砖汉瓦、历史痕迹,一起体验自信与成功。我与学生一同成长,一起探索。凭着旺盛的精力与诚挚的热情,我总是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尊重学生,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6.
几个五年级语文老师碰倒一起,一谈起语文教学,总是长吁短叹:  相似文献   

7.
简单 《中学生百科》2011,(12):24-25
人类可以算得上是群居动物。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放学,一起回宿舍。没错,上学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长时间的大规模群居生活。如果说平时大家在一起上课只是一起暮鼓晨钟的话,那么住校经历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每一位同学,从他们怎样用牙膏到他们的整个卫生习惯。但凡住过寝室的人,凑在一起随便讲讲,都可以找出很多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有一种似乎游离于普通人的生活习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是儿童的语文启蒙教育阶段,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尊重儿童文化即是尊重人、相信人,张扬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能。只有让语文课程成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成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才能让学生享受语文,让他们在学习中放飞自我,找到学习语文的最大乐趣。教师如果走进多彩的儿童文化,在充满儿童文化的课堂中,一定能与孩子的心灵一起飞翔。下面结合我校教师执教的低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9.
我,知道奋斗     
期中考试将要来临,给人一种忐忑不安。马拉松才跑到一半,我已跌跌撞撞,伤痕累累,落在伙伴后面了。我必须请他们"拉"着我跑。过去,我曾经是领头、是前锋。过去毕竟是过去,如今我却是数学低到不能再低、英语跨不过七十分、语文摇摇晃晃且起起浮浮的人。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7,(Z2)
设计说明在"诗意语文"的理念被认同的今天,低年级儿歌写作教学越来越受人关注——我们不仅要指导儿童诵读儿歌,还要与他们一起创作。在与学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习惯成就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在当前的新农村背景下,很多留守儿童面临监护缺失,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强化培养无疑成了"真空"地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老师,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从"头"开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统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在一年级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里都安排了一个新的栏目——"和大人一起读",此举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内,赋予了语文学习生活化的色彩,旨在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拓宽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空间,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本文通过对"和大人一起读"的实践与思考,浅谈如何对这一特色板块进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语文味儿",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生存智慧、提升其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应该说,"语文味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阅读教学如何彰显"语文味儿"呢?可以抓住"五个有效",引领学生用学习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语言文字,了解语文学习的规律,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达勇 《考试周刊》2014,(65):38-38
<正>语文指语言、文字和文学。语文教学的"传道授业解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初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有自己的看法,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处于需要被正确指导的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渗透思想教育。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什么是"儿童的语文"自2014年春我生病以来,一直在梳理我的语文教学。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叫"不忘初心"。2015年,徐州市鼓楼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到南京,邀请江苏省著名的教育专家陆志平、成尚荣等,一起研讨我的语文教学。陆志平先生说,"依我看,于永正的语文教学就是五个字:‘儿童的语文’",此语一出,大家一致赞同。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著名化学家李运哲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传统的利与弊时指出:"教育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如果让四、五个人在一起学,一起解决问题,成绩好的同学去帮助差的同学后往往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四、五个人一起学,比老师讲半天都好,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团队精神,这是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深入课堂,但在小组合作探索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流于形式、目标不够明确、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学生对学语文有没有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关系。教师讲得好,学生对语文课会越学越有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交朋友,谈学习心得。学生问我是怎样才喜爱语文的?我谈了我中学时代的学习情况,说我之所以爱好语文,与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小组有很大关系。小组名字是我们自己起的,叫“五指峰”,因为由五人组成。我们常评论班事,一起郊游,主办“小花”习作园地。学生听后,也要求组织这样的小组。平时,我和他们一同登山远眺、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师应该将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挖掘出来,渗入到学生的心灵,塑造他们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情操,让语文课承担起"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责任。一、读中传情声之于文犹如花之于树,文章的情是通过声音来再现和传播的。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那些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9.
站与坐     
来我们班实习语文的小赵老师和同学们告别那天,许多人都难舍难离地哭起了鼻子,让我这个教了他们两年语文,做了他们两年班主任的“老”教师在感动之余,也禁不住眼红起他们的“深情厚谊”来了。带着这个因惑,忍不住在同学们之间搞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摸底”,虽然答案异彩纷呈,但有一条却是共同的——和小赵老师在一起,不论交作业,请教问  相似文献   

20.
《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低年级孩子小,有很强的依赖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为重要。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积累了点滴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