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月下旬临近春节,我两次去逛闻名全国的“月坛”邮市。“月坛”邮市原坐落在北京月坛公园内,去年6月上旬,由于“还绿于民”,月坛邮市搬迁至三环中路马甸的“福尼特”商业小区,因而就冠以“福尼特月坛邮币卡市场”的长名,颇有点“土洋结合”的味道。这个我简称为“新月坛邮市”的,倒颇具规模。它设在一种简易的展览厅内,没有楼层,空间高大,分两个区,显然是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媒体发表文章要“救救邮市”。邮市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谁有力量、有办法去救邮市。救活的邮市是什么样?我们不是常常说要与国际接轨吗?据了解,类似月坛邮币卡市场这样的邮市国外是不存在的。我们与谁去接轨?这几年邮市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到底有多少集邮者去邮市买邮票?邮市向何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2月21日,本刊在迁址后重新开张的大钟寺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召开了座谈会。与会的邮商、邮市管理者和集邮者畅谈了他们对目前邮市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1979年,我国恢复集邮活动后,集邮爱好者便迅速打破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邮坛沉寂。在上海思南路口,邮市的雏形悄然形成,邮人在此初尝了邮品的价值,市场经济学也开始渗入集邮领域,在集邮这个高雅的艺术殿堂里品味到文化与价值的二重属性。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117个城市相继开办了200多家邮品交易市场,对我国邮品投资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最有影响的"四大邮市"(上海太原路邮票交换市场、北京月坛邮票交换市场、成都署袜街冻青树邮市和广州人民公园邮市)和今天已形成南北呼应的北京马甸邮市和上海卢工邮市,都在不同时期成为邮品的重要集散地,其交易行情走势以及其它各种信息对于全国各地的邮品交易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春巡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2):90-91
每次外地的邮友来长春,见面问的第一件事就是“长春的邮市在哪儿,怎么走啊?”同样爱好集邮的我,如果去外地一定也会这样问。邮人逛邮市可以说是最惬意的享受了。现在全国各地的邮市很多都与古玩市场在一起。长春的邮市也不例外,邮市在市区内分布得比较零散,对外地来长春寻邮的集邮者来说,要想逛遍长春邮市并非易事。今天,笔者就当回向导,带您一道将长春的邮市“连连看”。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6月9日月坛邮市因“退园还民”搬迁开始,北京邮市经历了多年风雨,经常被“如何选择”和“搬迁”问题所困扰。邮商、集邮者和投资者都希望有一个利于健康发展和行情展开的市场,但终因“搬迁”而使美好愿望难以成真。由于场地不稳定和条件问题,加之经营竞争,有时一分为几,有时几足鼎立,几年来,邮市从未消停过。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伊始,月坛邮币卡市场又一次乔迁,从马甸搬到了位于海淀区北三环的大钟寺。月坛邮市始创于1988年。十年动乱后,我国集邮事业蓬勃发展,广大集邮爱好者急切希望能有一个进行邮品交换、交流的场所。为顺应这一需求,北京市西城区集邮协会在市集邮协会和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创建了月坛邮票市场。月坛邮市的开办在我国集邮  相似文献   

7.
蔡秉旋 《中国集邮》2000,(11):13-13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的这次反弹行情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密切关注。邮市大盘在低谷徘徊的时间将近一年,显得太久了。从1999年9月以来,入市人数一天比一天少,邮币卡三大板块的大多数品种均处于一种无量空跌的尴尬处境,跌到最后连最稳定的板块如74-91年邮票和小型张都平均下跌了20%左右,整个盘面变得无声无息,了无生气。尤其到了今年6月以来,邮市进入一年一度的传统歇夏期,北京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内柜台和商棚的空置率和转租率居高不下,转手的价格也越来越低,不少邮商被迫改弦易辙,另谋生路,从此告别了邮市这个曾经创造过无数致富神话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2003年即将与邮人挥手而去,在过去的一年中邮市表现如何,成为了集藏者和投资者所关心的焦点。回顾一年来的邮市走势显得非常重要,这是投资者厘定来年操作思路的开端。笔者就2003年的市场表现做一个归纳,希望通过这一总结对继续关心邮市的集藏者和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前一段时间,邮票市场异常火爆,投资邮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将邮票视为“绿色股票”,称邮市为“第二股市”。在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美丽光环包裹下,一大批原来对邮票不甚了解的人纷纷涌入邮市“淘金”。似乎“炒邮” 已完全成了一种投资的手段,而由此引发人们对邮市的种种幻想和大量媒体并非恰如其分的宣传,更使盲从者日众。号称全国四大邮市之一的广州人民公园邮市,在双休日内整个公  相似文献   

10.
吕天 《收藏》2007,(1):93-93
据悉,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毛泽东画像的“母体”,6月3日在京广中心由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在春季拍卖会上拍卖。此事引起媒体和网友们的关注与诸多争议,有很多人都持反对意见,本人也不赞成这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邮市与入世     
邮票市场——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国的邮票市场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起落都让集邮者悲喜交加:邮市经历高潮时,喜的是手中持有的邮票“涨”了;悲的是一项“怡情、益智、增知、储值”的文化活动带上了一些铜臭味。谁不知邮票这种特殊的商品“只涨不跌”,红了眼的投资者看到钱就忘了一切。虽说此事非偷非盗,但那种对集邮一无所知,又才大气粗的投资者为了挣钱进入邮市,邮市炒做的灾难就开始出现了。邮票跌破面值暂且不说,打折风暴就让无数集邮者寒心。2.80元的邮票竟然只售0.84元。集邮者辛辛苦苦在邮局预订的新邮票,年底便跌得面目全非。虽然热爱集邮的人是不太在乎钱,可谁又能真的熟视无睹呢?这么惨烈的局面实在让人捶胸顿足。  相似文献   

12.
始作俑者是太平庄邮局,在1999年。其地距福尼特月坛邮市只有一站路,邮市纪票、普通票皆打折出售,为防止打折票流入邮局,因加强票品管理需要,率先在长城图普票背面加盖局名、电话号码等项,以示区别,在支局及所  相似文献   

13.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18-19
经过40个月的下滑调整,邮市由1997年4月的高峰跌至2000年7月的冰点。漫长的调整之路,使许多邮人失去了集邮的信心,投资者更是远离市场,人们对邮市能否再度重振雄风已持越来越多的怀疑态度,悲观论者更是认为邮市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但是绝望中蕴生机的投资准则,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就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今年邮市没戏的时刻,邮市又表现出令人惊愕的走势。2000年8月,随着《小鲤鱼跳龙门》小本票的高开高走,市场人士突然发现市场的潜力是多么巨大,  相似文献   

14.
马联泓 《上海集邮》2008,(11):18-18
主题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邮市的展望”的全国邮市联谊会第九届年会将于11月7-9日在北京举办。“中国邮市永远有希望?奥运会后如何营造中国邮市的新环境?”将成为与会代表的共同关注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邮市骨干,进一步激活邮市,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从今年年初开始,联合北京市证券公司每月举办一次股市邮市研讨会。笔者作为《集邮博览》市场版编辑应邀参加了最近的一次研讨会。研讨会由马甸邮市负责宣传工作的杨曦主持。与会人员包括北京证券北三环东路营业部工作人员、邮商与部分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今秋邮市将会出现第二波行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虽然邮市低迷,但集邮文献的收藏与研究却红红火火,引起了集邮媒体与集邮爱好者的关注。2002年1月,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组织的文献集邮联谊会在北京成立,至今已形成几  相似文献   

17.
姬哲 《中国集邮》2000,(10):27-27
在邮票市场上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专门拦截进邮市卖邮票的人,人称邮市上的“狼”,他们没有固定摊位,没有营业执照。这些人多是在市场门口,只要看见提着兜儿进市场的陌生人.他们就向前关心地问“卖邮票吗?”假如卖邮票的犹豫一下,或说“卖”,这些人就呼拉围上来,“看看你带的什么邮票”,于是鲸吞蚕食地瓜分起来。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一忽悠就过去了,行情一直在走下坡路,现在的投资者已经不再指望着全部解套,而是把目标调整得很低了,只想着看看能否少赔一点、套浅一点。即便如此,邮市行情的实际演绎过程还是令人失望。纵观邮市上半年的整体表现,从表象上看,搬家和非典  相似文献   

19.
马联泓 《上海集邮》2008,(12):18-18
全国邮市联谊会第九届年会于11月8-9日在北京举行。近年来,各地邮市民营化发展很快,邮市的前途面临新的抉择,为此,奥运会后中国邮市如何演绎成了本届年会研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邮市有人说有两大癌症.一是炒风二是贬风。如何治理, 可以说从上到下。从普通邮迷到专家学者,都伤透了脑筋。也绞尽了脑汁。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了一次"首届中国邮卡市场发展高层论坛"会。与会专家学者,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邮市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的对策。看后很受启发,但对目前邮界对邮市流行的某些观点和说法,笔者还有不尽相同的看法。现与大家探讨,不正之处,还望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