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学会感恩;老师教育、培养我们成才,我们要学会感恩;国家让贫困的学生读上书,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要学会用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去体验的过程——在体验中去学习,学生的物理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并得到满足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会物理知识,并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是学生在感悟和认识的冲突中,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发现、构建的新知识,这要比老师硬塞给他们要强百倍、强千倍。  相似文献   

3.
一个好老师应该懂得让学生如何学会高效愉快地学习,知道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4.
学习的智慧     
一个学生诚惶诚恐地来请教他的老师:“老师,请问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够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这个学生的老师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他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笑了笑之后反问学生说:“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够学会我所有的智慧呢?”学生想了想,说:“我以为.最好老师能够一次教会我所有智慧的关键,让我能够完全了解老师您所了解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03,(10)
老师应会学生应知1.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威严是必要的,可过分的高高在上只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与老师产生距离感。放下架子,走近学生,你会发现他们是可爱的一群。2.以诚相待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因而老师不应该看不起学生,对学生的态度要温和、谦逊和友好,给予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发挥特长的余地。3.学会欣赏学生老师是学生的崇拜偶像,学生也应该能被老师所欣赏。应该说,每位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巨大的能力。一旦学生从老师身上找到知己的感觉,那老师也就不再是个严厉的管制者了。4.允许犯错误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  相似文献   

6.
叛逆是初中生的特有行为,如何消除叛逆,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学会情感教学,与学生打成一片,以情感动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7.
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语文课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作文难批,批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学生对批语却懒得看一眼;一学期语文课数量可观,学生能力却不见长进。笔者认为老师越“勤快”,学生就可能越懒惰。这正如家庭教育一样,父母越勤快,家务包揽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惰性就越强。因此,做老师做父母的也应该学会“偷懒”,不要包办,要给学生“做”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3R,然而第四个R也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力,那就是尊敬的标准。学生要掌握阅读、写作和数学,他们也应该学会对老师和同学要尊敬。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师,就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如同赏识一朵鲜艳的花。让学生在老师赏识的眼光巾茁壮成长,你会拥有一片阳光。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教学境界应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那么作文教学中学生最苦恼的莫过于写作文,老师最苦恼的莫过于改作文。如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写,并且能自主评改作文,便达到  相似文献   

11.
合格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够走进学生内心的老师。真正地了解学生,体谅学生。在班级管理上,应该努力创造和谐的氛围。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但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上,应该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导思育能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的确,学起于思,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必先使学生学会思考。恩格斯也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的花朵”。而我们老师作为园丁,更应该时时浇灌这美丽的花朵,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尊重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邻里之间只有学会尊重对方,才能和睦相处;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学会尊重对方,才能使友谊之树常青;在学校中只有老师学会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构建和谐校园。一、学会尊重,教师就应该学会用爱去感染学生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教师应当倾注一片爱心,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孩子们爱的回报。每个孩子,都好似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但是并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2009,(3):79-80
温家宝: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相似文献   

15.
我从来认为:成长的代价不应该是童心的失落.升学的胜利也不应该以童心的丧失为代价。必须坚持以人文教育为本.让学生在竞争的时代里,学会合作,共同成长。2007年4月25日的晚上。与学生闲谈。突然符××同学。气愤地说:“钟老师,我实在很讨厌那种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沙滩上奇异的贝壳,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是深山里的玉石,老师要善于雕琢;学生是沙粒中的金子,老师要善于掏洗。  相似文献   

17.
王萍 《华章》2011,(13)
有人说:七十年代学生学会生存,八十年代学生学会学习,九十年代学生学会关心,那么进入新的世纪,我们该让学生学会什么呢?挑战?竞争?调节?共处?其实不管学会什么,有一点应该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任何一个学生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但这一点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和家长有意识的引导.本文就"无为"教育的方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能够独立进行学习,能够不断地去获取知识,更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不能光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体系,而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一、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理论意义从最一般和宏观的角度看,21世纪教育要教给受教育者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课堂教学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把“钥匙”,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因此老师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交流的艺术,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灵活对待。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课堂上经常能见到以下现象:很多学生积极要求发言,但是却容不得别人发言,或对别人的发言毫不关心;只要听到老师要求要动手做实验,其他的内容就完全不听了;实验结束了,进行汇报交流时,许多同学还乐此不疲,把玩着手中的实验材料。学生不会倾听,就吸收不到别人思想中的精华,课堂效率就会降低。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