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王、张、江、姚“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一方面挥午“封资修”大棒,抹煞一切优秀的古典文学遗产;另一方面则根据捏造的“儒法斗争”公式,歪曲史实,削足适履。“四人邦”对待古典文学遗产的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给古典文学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四人邦”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的《杜甫的再评论》一文就是一例。对于该文的谬论必须批判,其流毒必须肃清,还杜甫以历史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和一九七四年一月,在《教育革命通讯》上连续发表了署名“秦怀文”的两篇大毒草:《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及《再论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以下简称《一论》《再论》)。“秦怀文”何许人也?就是迟群。这两篇黑文,是他和“四人帮”在北京的那个女黑干将于一九七三年十月至一九七四年一月间在清华大学发动所谓“反复辟、反回潮”运动(即清华大学的“三个月运动”)时的两个黑报告的修改稿。现已查明,这个“三个月运动”是大野心家江青直接插手的、迟群和那个女黑干将阴谋策划的向毛主席革命路线疯狂反攻倒算的一个反革命政治事件,是“四人帮”推行反革命政治纲领、妄图篡党夺权大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四年六月,叛徒江青抛出了一个“法家爱国,儒家卖国”的谬论。之后,“四人帮”的御用文人梁效、罗思鼎之流接连炮制黑文,大肆鼓噪了一阵。这是“四人帮”利用歪曲、伪造历史的手段进行篡党夺权阴谋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予以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五年第一期《天津师院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学习运用典型化原则,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黑文。黑文作者署名张焕。张焕是谁?他就是叛徒江青和她在天津的那个死党的得力干将、自称为“天津王洪文”的市文教组前主要负责人。他的这篇黑文,在“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原则”的破旗下,在“反真人真事”的鼓噪中,以谈“典型”为幌子,为叛徒江青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反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无产阶级发动进攻,替“四人帮”在四届人大期间的组阁夺权阴谋卖力效劳。这篇黑文必须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5.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随心所欲地伪造历史,他们抓的“史学”纯粹是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他们为了炮制这种“史学”文章,也把黑手伸进了文物考古领域。原北京两校大批判组控制的《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六年第四期发表的《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反复辟斗争》,就是“影射史学”的一个黑标本。这篇文章虽署名龚发,但梁效直接插了手,是由梁效精心修改定稿的。它利用考古材料,歪曲、伪造历史,大肆宣扬“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道出了“四人帮”迫不及待地篡党夺权、实行地主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的反革命心声。  相似文献   

6.
“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罪恶目的,曾经授意他们的黑写作班子梁效,在晚唐诗人李义山的《无题》诗上大作文章。谢宏同志在《覆灭前的哀呜》一文中作过批判(载《历史研究》七七年第二期),指出了“四人帮”通过对《无题》诗的论述,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手法,进行反革命活动,抒发了江青一伙因篡权未遂的反革命的仇恨心情。  相似文献   

7.
评贾谊     
贾谊(公元前201年——前169年),我国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由于他的思想是儒法的大杂烩,因而过去对他的评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称贾谊“明申商之学”;而《汉书》的作者班固则把贾谊归于“儒”。解放以来的史学界,一般以持贾谊为儒家论者居多。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贾谊是“四人帮”钦定的法家人物之一,梁效的《论贾谊》集中反映了这一观点。表面看来,“四人帮”同司马迁的评论有相似之处,其实却不然。司马迁是根据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把贾谊并入申商  相似文献   

8.
评长孙无忌     
“四害”横行时,其御用工具梁效抛出《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一文,为“女皇登殿”制造反革命舆论。文中借长孙无忌这个历史人物影射、攻击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粉碎“四人帮”后,有的同志在批判该文时,一反其所云,全盘肯定长孙无忌。这种做法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吗?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一)梁效说,长孙无忌、褚遂良背离“唐太宗的进步路线”。批判梁效的某些同志则说,长孙无忌、褚遂良忠于唐太宗的路线。其实,唐初武德、贞观两代并无路线斗争。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五年秋,原《教育革命通讯》编辑部约我们开封师范学院写了一篇剖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文章,署名梁思,发表在该刊同年第十期上。这篇文章,只是剖析资产阶级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揭露其反动本质,没料到一下刺痛了“四人帮”的反革命神经,惹恼了它的御用工具梁效。他们暴跳如雷,狂叫:“粱思,梁思,就是叫梁效思考嘛?”真是做贼心虚。我们位于古城汴梁的开封师院,署名“梁思”,竟也犯了“四人帮”的帮讳,成了攻击的靶子。为了发泄仇恨,他  相似文献   

10.
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疯狂地全面地篡改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他们从借口“批林批孔”搞所谓“批党内大儒”,到后来提出“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就是他们反对毛主席的这一伟大理论的集中表现。为了推行“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梁效”在“四人帮”及其黑干将迟群一伙的直接操纵下,大搞影射史学。“梁效”的影射史学,是“四人帮”推行和宣扬反革命政治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折不扣的古为帮用的反革命史学。党的十大以后,“四人帮”假借批林批孔,另搞一套,采取种种阴谋手段,反对毛主席和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他们在一九七四年“一·二五”大会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外国教育史进行反党活动,是“四人帮”的又一大发明。一九七六年二、三月间,当他们打着“教育大辩论”的幌子向党猖狂进攻时,在叛徒江青的授意下,黑干将迟群就布置其御用工具“梁效”编写《苏联二三十年代教育大辩论》材料,配合其反党活动大造舆论。到十月三日,当他们正要抛出《永远按既定方针办》,发出推翻党中央的反革命动员令时,江青又要迟群令“梁效”赶编出这个材料,以备“急用”。到底有什么“急用”呢?迟群别有用心地说过:苏联那时的教育革命,“是列宁的夫人直接领导的,路线是正确的。”可见,他们急于炮制这个材料,就是  相似文献   

12.
十月四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洋洋五千言文章,题目是《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文章署名,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个所谓"梁效".梁效者,何许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四人帮"的一个黑班子.这篇黑文,打着纪念毛主席的幌子,气势汹汹地大肆宣扬他们伪造的所谓毛主席的"临终嘱咐",向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向无产阶级,向中国人民,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叫嚣,向党内外、国内外的阶级敌人,打出了一个复辟总攻的信号,是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篡党夺权的动员令、宣言书.奇文共欣尝,异义相与析.让我们透过反革命宣言书道貌岸然、信誓旦旦的假象,看它装的都是些什么肮脏的东西,而事实又是怎么回事吧!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在哲学上一头栽进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怀抱,流毒异常深广。他们借评法批儒之名,行攻击影射之实,肆意歪曲历史,改窜古籍。在解释史料方面,公然抛弃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理论和语言科学研究成果,主观臆断,牵强附会,偷换概念,捕风捉影,恶性地发展了实用主义学风,以此欺骗群众,妄图一手遮掩天下耳目,封闭群众口舌。唐晓文《孔子杀少正卯说明了什么?》一文,就是一株黑标本。在这篇黑文中,唐晓文为了请出少正卯的幽灵来美化“四人帮”及其同伙,便挖空心思地给少正卯赶制法家的“桂冠”,竟在一个“辟”字上大作文章。他解释《荀子·宥坐》中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0年四月,“四人帮”授意其舆论喉舌原上海写作组罗思鼎之流,经过精心策划,抛出了一篇洋洋万言的黑文:《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这篇黑文,借批判刘少奇修正主义文艺路线为名,在“彻底批判”的幌子下,从全盘否定文化遗产入手,肆无忌惮地篡改、歪曲和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它把叛徒江青抬到天上去,拚命为江青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并且,扬言还要“掀起一个更大规摸”的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六年初,正当人们鸣鞭放炮喜迎新春之际,“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黑军师”张春桥,却黯然神伤,大发感慨,独自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写了一篇《一九七六年二月三日有感》的黑文章。原来,这一天中共中央发布了七六年第一号文件,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下任命华国锋同志为国务院代总理。这是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是对“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的又一次  相似文献   

16.
《走出“彼得堡”》这篇奇文,有它非同寻常的经历。它是以张春桥的一句黑话,即“走出‘彼得堡’”做题目的。它在一九七五年第三期的《朝霞》刊出后,“四人帮”即利用窃据的权力,在同年四月十二日的《人民日报》予以全文转载,嗣后又将它收入次年七月出版的《学习与批判》的文艺丛书之中。耐人寻味的是,这本收罗了几年来“四人帮”文艺吹鼓手关于中外古今文艺评论的集子,也取名为《走出“彼得堡”》。标题有时就是主题。那么,《走出“彼得堡”》这篇“四人帮”授意炮制的奇文,究竟表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御用工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苦心炮制了一篇毒汁四溅的黑文《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以下简称《篡改》),文章是先从他们当时把持的《红旗》杂志上抛出来的,《人民日报》和许多报刊立即转载。这篇文章把原教育部长周荣鑫同志的正确讲话诬蔑为“奇谈怪论”,凶相毕露地把矛头指向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霎时间,阴风阵阵,“四人帮”及其干将、喽罗们得意忘形,手舞足蹈。广大革命干部、革命群众和教育战线的革命师生却从这“以笔杀人”的刀光剑影中,预感到一场激烈的斗争即将发生。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四人帮”长期控制舆论阵地,大量散布修正主义谬论,任意践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目的就是为了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四人帮”狗头军师张春桥炮制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以下简称《论专政》)就是一株篡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公开背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他们篡党夺权鸣锣开道的大毒草.《论专政》一出笼,“四人帮”就大肆吹嘘这篇黑文是“第一次明确地论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论述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第一个明确地阐述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还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是丰富了马列的思想”,等等.把一篇颠三倒四的地地道道的反革命黑文,吹捧为发展马列的文章,真是不知天下还有羞耻事.我们必须奋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千钧棒,予以彻底揭露批判.  相似文献   

19.
“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梁效、罗思鼎之流在大搞影射史学时,近代史上的袁世凯也是他们的题目.何以选中它呢?“四人帮”在上海的一个余党常常说“借一块宝地说说话”,袁世凯这块“风水宝地”便是他们借来说帮话的题目.袁世凯这个题目,是在“四人帮”的帮刊《学习与批判》上抛出来的,时间是在一九七  相似文献   

20.
刘心武同志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影响较大的一位新作者。他的《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得到较好的评论:有的认为《班主任》“这篇小说的出现,在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中带有标志性。”(何西来,田中木《革命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