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天山景物记     
正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常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美的水草,有绿发似的  相似文献   

2.
碧野 《小学生时空》2012,(11):58-63
一篇经典、一段赏析: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相似文献   

3.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而就在距离天山脚下一百公里开外  相似文献   

4.
采蜜角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碧野:《天山景物记》  相似文献   

5.
碧野同志的《天山景物记》是一篇以写景物为主的散文。怍者以他生花的妙笔,描绘了天山美丽多姿的自然景物和兄弟民族的生活侧影,表达丁作者对天山丰美景物、边疆人民美好生活的赞颂,寄托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文笔隽美,形象生动。一草一木寄深情,一山一水寓诗意关于天山,历代诗人多有吟咏。如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岑参的“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这些都只给人留下“荒漠苦寒”的印象。如今时代不同了,在作者笔下,社会主义时代的天山,处处是雄伟、美丽、富饶、幸福的图景,处处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散文的语言特色,大致有华丽和朴素之分,那么,《天山景物记》一文自可以说是以华丽见长的作品了。文章在语言运用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辞格和色彩艳丽的优美词语,将天山的美丽富饶展现在读者面前。诚然,“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中随处可见的比喻句确也曾为文章增色添辉。但是,名家笔下,也难免失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些比喻句尚欠妥贴,有些华丽语词的后面还隐含着某些不足。而讨论这类用词造句的问题,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我们先来看看狭义的修辞——比喻: 比喻的要点在于“相似”,即用来作比的两件事物当具有某个方面的相似点.但是,课文开头一段比喻却不具备这个条件: 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入云的群峰,象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年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有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象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相似文献   

7.
《天山景物记》是当代著名作家碧野写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天山艳丽多姿的自然景物,丰富多彩的边疆生活,热情赞颂祖国的锦秀河山,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读了它,天山绮丽的风光,犹如卷轴,历历在目,引起读者的遐想。它使读者受到美的熏陶,增加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文章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与作者颇具特色的写景状物手法是分不开的。现试述之。  相似文献   

8.
一、导读重点:学习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运用互相的手法、贴切的比喻写景状物,体会作者热爱祖国边疆的感情。二、导读内容:这篇散文通过对天山景物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祖国富饶绮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作者对祖国边疆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全文分三部分。开头概括写天山的地理环境和壮丽景色;主体部分按四个小标题集中有序地介绍了天山丰饶的物产和绮丽的景色;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写作者“重游天山”的意愿,进  相似文献   

9.
朋友,你见过天山吗?天山的景象一定使你向往。暑假的一天,爸爸终于带我去了我梦寐以求的天山。我和爸爸坐着车上路了。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小时,我坐得脚都有些麻了,感到有些烦闷。爸爸安慰我,说很快就到了。我抬起头望着窗外美丽的景色,心情好多了。不一会儿,爸爸提醒我前面就是天山了,我便朝车前窗望去,看见了在碧绿的苍山腰间,出现了一条乳白色的带状云,既像飘浮的轻纱,又像藏族的哈达,真是美极了!过了一会儿,车开到了山中间,到了目的地。我第一个跑下了车,先呼吸了一下清新的空气,便向远处望去,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滩,红的花,绿的草…  相似文献   

10.
易振秀 《小学语文》2009,(12):19-20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抒情散文。文章遣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七月天山的一片深情。但是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了这一课,给人的印象却是:美丽的天山并不美。现摘录几个教学片段供研讨。  相似文献   

11.
林凡润 《四川教育》2007,(11):35-35
碧野的《七月的天山》(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真把孩子们吸引住了。看同学们那专注的神情、抑扬顿挫的朗读、热烈的讨论,我知道孩子们心中各自都描绘出了一副精美的图画。我正准备请小组代表讲讲作者到天山时行进的路线和各处的景物时,  相似文献   

12.
天山向日葵     
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显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做一回向阳花儿了。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相似文献   

13.
天山向日葵     
《现代语文》2005,(9):45-46
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相似文献   

14.
读了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甚至产生了游览天山的强烈欲望。这是作者对天山奇丽景色的描写,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所产生的魔力。《天山景物记》这篇散文,运用了近三十个比喻。“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有我之色彩。”作者以自己美的心灵去观赏景物,移情与物。在作者的眼中,天山是美的集合体,“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处处有丰饶的物品,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为了把天山美景给大家分享,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用了大量的比喻。他写雪峰,用“集体起舞时的维吾  相似文献   

15.
柳树     
[原题呈现]在本单元的课文里,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领略北京那炫目的色彩,天山那迷人的风光,鸟的天堂那独特的景观……在现实生活中,你也领略过不少美景吧。用你的笔描绘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让别人读起来,也好像看到那美景一样。(西师六上习作1)  相似文献   

16.
《天山景物记》是一篇形神俱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它就象一幅经纬交织、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的立体的“长卷”。它使人产生一种对祖国西北边疆的美丽景物和幸福生活的赞美、热爱的激情,个中原因就是它蕴含了诸种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碧野同志的《天山景物记》(以下简称《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作者以他那饱含激情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秀丽的天山风光图。但其中有关野马的描写却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它对野马形态特征的描写失误,而其关键在于鬃毛。文中两次写到野马的鬃毛:第一次说:“那长长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象许多飘曳的缎幅。”第二次又说:“在日出的草原上,还可以看见(立乞)立护群的公野马的长鬣鬃,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一句话,野马的鬃毛修长而漂亮。但修长漂亮的鬃毛对野马来说却不相  相似文献   

18.
在《〈天山景物记〉的电影描绘》(见《泉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中,我从电影配景的角度分析了著名散文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的艺术特色。本文拟就色彩描绘方面再撷几端,略作分析,算是它的续篇。《天山景物记》的艺术美是多方面的。如果循其创作手法寻择下去,我们不难发现,那充满感情、充满生命意识和艺术感觉的灼炽夺目的色彩描绘尤为突出。“天下之物,不外形色而已”(沈宗骞《芥丹学画编》),自然中物质形态本身是具有色彩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一)》248…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花象罂粟花一样神秘而又美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花象罂粟花一样罪恶而又血腥。如果你第一次在山野荒地里见到这种盛开得如火如荼的山花,也许会为它那美丽动人、婆娑多姿的风韵而惊叹。那迎风摇曳的花瓣,那鲜艳如血的色彩,着实会令人醉卧花丛。可谁又能想到这美丽之花,所孕育出的罂粟果流出来的白汁液晒后即可成为鸦片,再稍加熬制和精炼,便可提取3号海洛因、4号海洛因。  相似文献   

20.
看点扫描: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冬天,赛里木湖瑞雪飞舞,银装素裹,苍松与洁白的雪交相辉映,构成一派北国林海雪原的美丽景色。春夏季节,湖畔广阔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黄花遍地,牛羊如云,牧歌悠悠,毡房点点,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