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就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理解它,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开足智慧的马力,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理解它。以下笔者就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和最活跃的心理刺激,学生只要对学习的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可以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它在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会对知识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深化课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它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积极主动、愉快高效地学习,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产生的基础是需要。当学生感到某种学习需要时。就会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地去接近它、探究它。教学中,我结合实际,巧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它可以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而化学实验是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是真正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的向导。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实验趣味性强,实验现象明显好看。对于初学者来说,有趣的实验会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思索某些化学问题。因此,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有趣的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总结、分析,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把学习兴趣持久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7.
沈启文 《考试周刊》2011,(70):209-210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一旦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求知动力;相反,兴趣缺乏就会提不起学习劲头,甚至感到它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在数学教学中也不例外。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有助于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应该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一点初步的探讨及体会。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那么就会积极地探究所学内容,学习效果就会大幅地提高。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可见,培养兴趣是把学生引向爱学、会学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好之”、“乐之”,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这是无庸置疑的教学规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会积极主动、自强不息地钻研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是学生学习最实际、最有效的内在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才会激发出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驱动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翟青 《现代语文》2007,(3):74-7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去理解、去思考、去用心感受,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去做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途径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具有高度的抽象和逻辑的严谨性。正是由于数学的这些特点,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感到困难,枯燥无味,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这样不仅影响了数学成绩,甚至还会影响到物理、化学等有关计算的学科的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数学成绩的好坏,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兴趣是求知欲望的动力源泉,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所学的知识明显掌握得快。记得牢。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50):59-60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一件事有兴趣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它,想方设法地了解它,自觉主动地探究它。兴趣甚至能让人废寝忘食。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数学的抽象性往往使学生对它望而生畏,它不像其他自然科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老师缺少分析或不当讲述还会让学生感觉"学数学真难,我没这个天分"的挫败感;而低效甚至无效的自主探究,也常因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使学生逐渐丧失信心,继而失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产生学习兴趣的空间,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注意对进行学生学习兴趣的巩固,最终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兴趣,形成有趣、乐学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是学好数学的催化剂。学生如果把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相结合,就会觉得学习数学将是一种享受,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选择反应。它是语文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凝聚力”,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语文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精心选择语文阅读材料布鲁姆说:学习最好的兴趣,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语文学习材料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学习新知识的乐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特殊的心理倾向,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所学学科感兴趣,就会兴致勃勃,全面深入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