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曾居松江.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他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相似文献   

2.
泓伯评国画     
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是元四家之首,他的山水画以书入画,骨法用笔,笔意简远,似柔而刚,似疏而实,意境深邃。他是在董源的披麻皴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自成一家的元代山水画大变革的巨擘。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用笔苍古,淡墨干笔皴擦,中锋与侧锋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3.
“元四家”是指元末活跃在江浙一带、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画家。本文主要就其在山水画方面形成的风格分别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元四家”是指元末活跃在江浙一带,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黄公望、王蒙、倪赞、吴镇等画家。本文主要就其四人在不画方面形成的各自风格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范美俊 《成都师专学报》2005,24(1):83-85,73
美术界普遍认为: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与宋代院体画为主流的画风大不相同,这是蒙元入主中原后给社会带来的全方位冲击在绘画上变异的直接结果。但奇怪的是,元代画家的观念和对笔墨的追求与前代并无大异,这可以从黄公望所著的《写山水诀》中得到印证。笔者试图通过对该文的分析来管窥元画家、特别是黄公望本人的绘画观对前人的承传与变异。  相似文献   

6.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隋唐时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展子虔《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盛唐的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高峰。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分别开创并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北宋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擅胜场。北宋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体系化。经过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景色中的探索,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山水画又出现了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高峰,也完成了山水画中诗书画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龚洪林 《考试周刊》2012,(76):21-21
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呈现出以董源为代表的江南山水和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两种不同的画风,本文就董源的《潇湘图》为例,联系江南的自然环境,并与体现北方山水画风的《匡庐图》相比较而得出结论:董源的山水画中已经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笔墨关系意识。  相似文献   

8.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在整个画坛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当时山水画长卷盛行,以描绘浙江富春山一带风景的“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最为代表。元代还有一批山水画家,各有师承,自具特色,在画史上也享誉颇高。受赵孟影响,兼宗李成、郭熙画法的画家朱德润便是其中一位,他的山水画多是文人游乐的题材,以抒写自己居山伴水之野逸情怀。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明代,大致可分为两个派系:一是仿南宋以李唐为首的马远、夏派,一是仿元代赵孟为首的黄公望、吴镇、王蒙、倪云林等四家的画派。前者一派代表人物如戴进、李在、吴伟、王谔、钟礼等,他们  相似文献   

10.
董源的山水画无论是章法的安排还是对意境的营造,无论是笔墨的运用还是技法的施展,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巧妙的安排,达到了一种深邃高渺之化有形为无形的精神境界。而在画面的布局、置景、对比、点缀等方面,追求的气氛始终围绕着清远、秀涌、静谧、柔和的江南地域景色,让人享受到湖山清幽的美妙胜景和出神入化的笔墨功夫。《湖山清幽图》是一幅由董源署名的纯江南山水画风貌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1.
元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的一座高峰,其中文人画代表了元画的主体精神,文人画中倪瓒的艺术个性最突出。他的山水画风格疏简萧散,意境虚静空灵。本文通过对他的杰作之一《容膝斋图》的解读概括了倪瓒山水艺术的四个方面的画风画貌及其艺术精神:精炼简率的笔墨意趣;净化的“三段式“形式表征;突出的诗文建构;虚静空灵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明清易代之际,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新安画派的大师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丰厚的画学思想,影响了有清以来文人画的发展。新安画派的形成与新安文化的浸润、新安一地自然环境的培育是分不开的,画家们传承先贤、师法自然的艺术美学思想,作品中凸显出来的独特的风格面貌,决定了新安画派这个名称的惟一性。  相似文献   

13.
黄公望作为文人画发展主线的枢纽人物,这种态势是晚明董其昌为确立其"南北宗论"学说和"文人之画"的需要而形成的。《富春山居图》有诗般的境界与神韵,以隐逸为主题。  相似文献   

14.
倪瓒作为"元四家"中以"疏体"见长的画家,其画作意境大多表现为疏简清逸、古淡幽远,其题画诗也尽脱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淡之情,与画作两相映发。倪瓒是元末题画诗存世最多、质量最高的画家诗人。元末及元以后题画诗的兴盛,与倪瓒的诗画创作实绩分不开。  相似文献   

15.
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无论在中国画派史上还是美术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影响着中国清代绘画、书画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美术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美术艺术的近现代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文章对清际新安画派形成的各因素、画派的演变和画派对中国美术艺术近代化的巨大影响三方面做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随时代环境及观念的差异而呈现多重的风格,先秦两汉奠定了以线为造型手段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由简略变为精微,注重“传神”及心理描写,以及意境的追求,技法已趋成熟,风格多样。隋唐五代人物造型板具时代特征,呈现出写实的风格,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两宋时期出现了新的风貌,白描淡彩是其独特的风格。元明清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受到排斥贬低而趋于衰落。直到20世纪中叶,工笔人物画才得到了复苏、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中国画受到了一系列的批评,否定,但中国画发展的方向并没有因此而明朗,相反却是破多立少,江苏四画家提出“新院体画派”,号召“正气”,“气”,“静气”借助传统“院体”的严谨弘扬艺术本体精神,四位画家都有学院派的背景,这也使人们对他们寄予更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18.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元四家山水画代表了元代最高水平,其抒情写意的风格影响了以后的中国画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明代中后期发端的吴门画派山水画是明代最重要的画派,其代表人物沈周和文征明代表了整个明代的最高水平。吴门画派山水画继承和发展了元代山水画,集元代及以前山水画的众家之长,形成自身风格特点。两代山水画风格既有承继又有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窟艺术自北魏迄盛唐,多有模仿之迹,至宋代而成为真正的佛教艺术。宋代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世俗性、含蓄端庄、重细节刻画。宋代石窟艺术在我国漫长的石窟艺术史上抹上了最后一笔耀眼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元代诗坛盛行隐逸之风、游历之风、雅集之风、题画之风,代表着元代文人心态和生活趣味的两种倾向:隐逸与游历,是诗人们走向自然的标志;雅集与题画,则标志着诗人们对文人生活的雅趣的热衷。这里讨论元人的题画问题。题诗于画是宋以来诗人的一种艺术活动,这种活动在元代形成了风气,于是成为元代一种文学史现象。诗画相资,相得益彰,是建立在"诗画一律""本无二致"理论认识基础之上的,是诗画深度结缘后融二为一的表现。诗人以题画诗表达虚拟境界的心灵寄托。题画活动,也是文人间的一种交谊方式。甚至在元代,多人同题一画,如果其画其诗具有某种特定的主题,或形成了某种指向性话语,人文们还以此影响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