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横断山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横断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多样性最为复杂的区域,它具有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双重特征,并面临生物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艰巨任务。在民族地区要开发民族文化力,建立既能固守民族传统文化,又能适宜现代化的民族发展模式。横断山区的多样性要采取保护性的开发和开性的保护,建立自然和民族文化保护区,保证横断山区多样性永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横断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多样性最为复杂的区域,它个有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双重特征,并面临生物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艰茂任务。在民族地区要开发民族文化力,建立既能因守民族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化的民族发展模式。横断山区的多样性要采取保护性的荆发和开发性的保护,建立自然和文化保护区,民山区多样性 水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绘画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世界画坛上一朵耀眼的奇葩,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线是中国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人们对自然形态最概括的表现形式。结合理论与实际对中国画中的线的特点进行阐述。线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方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民族绘画艺术之中,并将以一个民族的绘画艺术风貌继续傲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现代人类社会对地球各种生命形式的巨大影响下,生物多样性不再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相互分割的自然单元,人类的文化价值观、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不可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现代工业文明和经济发展。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加快消亡的威胁。在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是一个关键因素。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互动共存关系表明,传统文化的消失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过程,文化多样性不仅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见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2021年,我国正式建立了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国家公园基本上在已有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上建立,仍存在治理模式单一、社区参与度较低、保护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第一个旗舰项目,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该计划的重要实施平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治理模式探索、定期评估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文章系统总结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我国国家公园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传统文化融合运用、提高社区参与、探索多元治理、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综合评估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锅庄舞:西部人文、社会中的体育价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锅庄舞的历史文化,用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探析锅庄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深层次的理论研究,突出锅庄舞动作形态的律动模式,以及当代锅庄舞文化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部民族聚居区、乃至城市中心大众对它的文化认可,以期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促使人们使用新的理论和实验证明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食物网是调解这些关系的重要纽带。本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对稳定性的作用,重点阐述了食物网在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稳定性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王芳  杨乐  普布 《西藏科技》2023,(3):3-8+3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鸟类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鸟类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有多种分布类型,大致分为三种分布模式。人们基于环境气候、空间和生物作用及进化历史等角度提出了各种假说,用以解释鸟类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模式。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模式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的物种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类群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分布模式。研究不同地区的鸟类多样性垂直分布模式,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存在较多研究空白的地区能为海拔梯度模式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生态系统平衡提供理论和科学支撑。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尺度有很大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尺度下生物多样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成为今后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新疆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为出发点,探讨文化人类学知识在促进新疆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具体讨论其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转基因生物是强势生物,其对生物的诸多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基因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对传统物种的威胁和单一转基因生物种植或饲养的危险。“和而不同”为我们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哲学依据。我们应该重视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新疆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为出发点,探讨文化人类学知识在促进新疆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具体讨论其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且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让中国的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而其中的青藏文化更是让人们多了几分向往。青藏文化应当是古往今来的青藏居民在高原上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具体到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对象并且可以大致规定其范围的青藏文化,是指历史上活动在青藏高原上的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是这些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相似文献   

13.
郭三卿 《内江科技》2009,30(7):18-18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产生于其理论研究的日益繁荣和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之时。探讨本学科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应基于时代背景,从而可知,该学科的研究范畴在于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恰当界定,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特指包括汉民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继承和延续的富有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体育活动;其基本任务就是要解决社会历史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出的要求和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需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常丽丽 《科教文汇》2009,(33):228-228,283
全球化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对民族国家及其文化的认同,尤其是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如何从情感、信仰和文化着手,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本文着重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重点问题、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下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0)
由于目前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足以引起人类对自己各种肆无忌惮的破坏活动的反思以及相关部门的关注。生物多样性是各种生物历经地球几十亿年的发展进化的结果,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医药资源、工业资源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生物多样性还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学习,针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未来的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外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丧失,这使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大多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而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成为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3个层次。近十几年来,国外学者作了很多有关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类型、评估方法和案例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外的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详细讨论了国外流行的条件价值法及其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从而服务于我国正蓬勃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8.
陶海英 《科教文汇》2013,(17):197-19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历史认识的价值,是创建新文学、新艺术、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在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传承中华道德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技术中的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史,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多元文化起源,具体分析了科技传统中的文化多样性,指出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中,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多样性对于民族的进步与文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村寨是反映民族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当地乡村民众的精神家园。在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地处偏远的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在村落形态、文化活动等方面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全国唯一畲族自治县——景宁县为核心的浙西南畲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调查,现场踏看,座谈评估等方法,探究城镇化中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形态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畲族村落由于被动式的选址,大多地处偏僻山区,"散而小";由于主动式的人居环境营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畲族山地聚落空间,文化遗产丰富;由于祖先崇拜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以祠堂为核心的宗族聚落。在人居环境改造过程中,应当本着尊重历史、自然和民族文化的原则,优化村镇规划的工作模式,审慎对待村庄撤并,营造民族特色空间环境。本文对畲族传统聚落形态特征进行多视角审视与阐述,并对人居环境改造中应关注的文化传承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对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和传统文化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