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提高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制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主渠道和一个基本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学生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从而使“思品课”教学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思品课”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是思品课教师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文中阐述了思品课教师集体备课的运作方法、步骤、课后反思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的一门基础性文化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培养的主要渠道,教师对学生开展思想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当下的学生对思品课存在偏见,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纠正学生对于思品课的偏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求知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初中生责任意识的缺失表现、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以及思品课对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这四方面论述了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较高的责任意识才能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公民,才能够对他们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教师,笔者长期以来对于思品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感到尴尬。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思品课就是"说教课""大道理课",空洞而乏味。造成思品课这种尴尬处境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思品课堂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如何摆脱思品课堂的这一尴尬处境,让课堂充满鲜活灵动的生命力,一直是笔者不断思考的问题。当电子白板技术引进课堂时,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思品老师应当着重讲解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思品的教学应当紧密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应当十足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对于他们的结合性来讲,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在探讨小学思品课教育时,对于小学心理健康问题要尤其重视。  相似文献   

7.
韩培丽 《考试周刊》2014,(97):143-14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我国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历史性意义。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教学大都以教师的个人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思品课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严重影响思品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体验式教学概述、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教学中的优势,介绍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是小学思品课的主要任务,但往往在现实教学中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教学方法等易于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举步维艰,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思品课的乐趣,促使行为目标、情感目标的真正实现,运用电教是其有效途径。电化教学往往能将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  相似文献   

9.
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是精彩的课,怎样才能给学生奉献出精彩的思想品德课呢?我觉得适当运用“聊思品”的方法可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精彩起来,使思想品德课由沉闷变为生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学科魅力和价值,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有滋有味,感知到生活中活生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参加工作近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回顾过去,我发现在其他学科老师的眼里,思品课是最容易上的。但是我却认为上好一节思品课很不容易,要做学生喜欢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更难。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学生喜欢的思品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学识和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其次要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热爱这门学科,喜欢他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教师既要通过思品课堂感化学生,使其言行举止逐步健康,又要借助思品课堂内化学生,使其心灵深处最终健康。笔者认为,思品课教师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凸显思想和心理教育内容,才能最终达成思品课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们注重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努力充实思品课内容,使它更贴近学生生活;校内外,课内外结合,不断强化思品课的教育作用,效果较好。一、贴近学生生活,充实思品课教学内容。现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如第五册《一分钱的价值》一课,列举了高速火车一分钟行驶1980米;核潜艇在水下一分钟行驶12000米等事例。这些事例很具体,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如何做到明理导行 ,让学生既掌握书上简明的道理 ,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是每位从教者应该深入探究的问题。我认为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应建立起思品课程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开放发展型教学方式 ,即以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 ,开展系列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各科配合 ,突出主题思想 ,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 ,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同时根据思品课内容确定教育主题 ,引入观点 ,…  相似文献   

14.
笔者教思品课已有多年,感悟较多,对于中学新生来说上好第一节思品课对今后学生学好本门课程意义重大.然而对于面对升学任务的学生来说,最现实的任务是学好主要科目,为考入上一级学校作好准备,而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眼中就是一门说教课.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途径。上好它,需要做学校、家庭、杜会各方面的工作。学生思想教育的成功是方方面面共同工作的结果,也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起来,才能真正上好思品课。本文介绍沪太新村一小的两堂思品课。为了上这两堂课,他们开了七次学生座谈会,家访十几次,召开家长会,设立诚实箱,开展个别教育,目的是以课为思品教育的载体,在师生、家长之间心理沟通的氛固中实践德育的实效性。思想品德课上学生的真诚,感动了老师,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沪太一小的实践说明,学校的思想教育必须与家庭、社会沟通。这种沟通必须是实在的,才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冯衍庆 《考试周刊》2011,(39):157-158
一、基本问题当前初中学生很多不喜欢思想品德课,都说思品课枯燥、乏味,说教的意味很浓,从心里非常抵触,导致思品教师很是头疼:一方面学校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在考试中却考得一塌糊涂。我认为导致这一尴尬局面的根源在于我们的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从而使思品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少儿时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抓住时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小学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得并不够,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继续靠枯燥乏味的说教是行不通的。为此,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思品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转变思想,重视思品教学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思品课的教学重视很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备课不充分,不深入;二是课堂教学说教严重,仅仅停留在将课本的内容说教给学生的程度上;三是经常将思品课挪作他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思品课教学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在思品课中培  相似文献   

18.
程伟 《考试周刊》2010,(24):168-169
当前,在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很少提问题或根本提不出问题的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现实的应试环境: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问题意识。在恩品课教学中要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品课的价值性,使学生想提问;要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思品课的趣味性,使学生乐提问;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体现思品课的人文性。使学生能提问。  相似文献   

19.
“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从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一般表达形式看,导行在目标层次上是高于明理的,明理是前提,导行则是目的,是思品教学的“重头戏”。因此,我们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应将思品课的导行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途径、各种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家庭、社会、学校互相支持,齐心协心,形成教育合力,将“导行”落到实处。一、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优化组合思品教…  相似文献   

20.
王世香 《考试周刊》2013,(89):118-118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的主阵地,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上好思品课,兴趣是关键。这既是学生年龄特点的需要.又是素质教育的必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