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德力 《中国科技信息》2014,(13):215-216
气象行业标准《短消息LED屏气象信息显示规范》(QX/T 171—2012)规定了气象领域电子显示屏信息显示的基本技术要求,解决了气象领域短消息LED屏互联互通和信息安全问题。本文解读了标准中关于基于动态验证码和白名单号码的双重短消息过滤、LED屏文字信息显示参数独立设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区、分级管理和远程控制等关键显示技术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思路,为气象部门、LED电子显示屏设计生产单位更好的使用该标准提供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使农村非常需要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情报服务,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可有效地解决各种实用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填补了农村信息盲区,系统实现与气象部门的业务、自动气象站、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无缝链接,可自动将精细化天气预报警报、实时探测资料、各部门的农资、农产品信息、农业科技知识、惠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务信息及时发送到农村气象显示屏上,对帮助农民致富,提高防灾减灾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宋波 《科协论坛》2010,(4):15-16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气象局、区科协、区气象学会结合全区气象科普工作实际,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发展规律,深入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探索了出一条电子科普的新方式。2008年至今共研发、推广、应用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电子显示屏和气象警报查询服务机87台,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气象局于2006年在全省首次开展了"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估"工作。根据对全省695份随机抽样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总体评价较满意,天气预报基本准确;公众关注的气象信息类型前四项依次为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天气实况信息、未来0~12h天气预报、未来3d的逐日天气预报;公众获取气象服务的主要渠道依次为电视、手机短信、广播;绝大多数公众收听(看)天气预报的次数为1天1次;较为关注晚上播出的天气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仍是公众需求的首选;青海省2006年的气象服务水平在全省公众中产生的效用,用货币来衡量至少为1.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残疾人气象信息无障碍获取权益的重要载体。我国听障人士获取气象信息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其需求和无障碍供给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本文基于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大背景,从"共享共用"理念出发,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手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进行融合,探讨了手语机器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现实需求、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湖北卫视晚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改造为例,提出了手语机器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基本设计与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观测是做好天气预报的基础,是一切大气科学研究最根本的基础,离开观测,任何理论研究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面气象观测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于气象工作部门来说,有效地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向。对内蒙古地区来说,提升公共天气预报能力,有效提高地方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更精细、更客观、更定量地为公众提供天气信息,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突发性灾害天气,还能更好地支持社会生产发展。本文主要就当前内蒙古地区气象工作的现状,探讨如何提升内蒙古对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服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宁 《青海科技》2006,13(4):36-38
本文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分析,得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定位于气象信息的指导服务性、科普服务性和新闻服务性,从节目定位出发,提出了实现节目服务的目标和方法,保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阿贡  德吉  尼琼 《西藏科技》2003,(11):57-6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对天气预报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要求具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固定随时发布的天气预报服务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了方便广大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天气预报服务信息,提高天气预报的服务质量,缩小气象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西藏自治区气象台与西藏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建立了西藏气象短信息服务系统(TSWMS-Tibet Short Weather Message Server)。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为写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演播稿,首先要充分了解观众的需求,写作内容要有的放矢,写作方法要有准则。不仅要及时掌握大量的实时气象信息,还要学习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观众传递气象信息和气象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式及对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方面被动的接收日常的天气预报及气象推送短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人们不仅希望能及时获取天气变化,而且对气象数据及其更新频率有着更高更快的要求。此外,气象爱好者们也希望多一些渠道增强其对气象知识的了解,更进一步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等,可是目前软件市场上暂时还没出现以用户为主导的气象移动端软件。因此,本项目拟设计开发一款互动与分享型的气象科普手机客户端APP,除了提供传统的气象信息服务外,还提供学习、分享和交流各种气象知识的机会。该气象互动的手机客户端软件主要提供气象信息的上传与发布以及用户间交流互动等功能,主要包括天气预报、气象词条,交流社区和个人主页四个部分。为了设计开发该客户端,主要运用了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总结这些年从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编导工作的经验,针对目前西藏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内容雷同、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广大观众气象服务需求的现状,对如何改进节目内容,增强传播信息的科学性、实用性、服务性以及特色性,从而提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服务效益,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道路天气预警服务、对策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主要围绕道路交通专业气象服务与交通管理的需求,通过研制多种常规天气预报向道路气象专业服务转化模型,建设集全国范围内主要公路监测、分析、预报、预警信息于一体的"全国道路交通气象信息服务示范平台",实现道路交通气象预报产品的专业化、精细化与定量化,实现全国任意一点国道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信息的定点、定时、定量查询.  相似文献   

14.
应用Visual Basicl 6.0语言,实现了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与格尔木地区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及其结果检验的有机结合.格尔木天气预报服务系统基本涵盖了日常预报业务和服务流程中的各环节,具有集成度高、应用性强的特点.该系统的应用,对于方便预报业务人员日常工作、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效率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柳州市及所辖六县(区)的气象信息发布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重点对柳州市县两级的天气预报节目的现状进行详细了解,发现其存在的差距及不足,对天气预报节目的创新发展提出一些的思路,以更好地发展市县两级天气预报节目。  相似文献   

16.
天气预报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信息。如今,天公的脸色已经不再神秘莫测。出行之前,人们只要查看天气预报,就可以知道未来几天内的天气情况。这和现代科技以及气象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也和气象科研工作者的贡献息息相关。章淹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曾作为为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天气预报员,并一路走来见证和推动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天气预报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气象传播已经逐步实现全球化。不仅仅包括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全球化的媒体报道,还包括全球化的天气预报,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笔者针对气象传播全球化的特点、原因以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利于气象信息的全球化共享。  相似文献   

18.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它不但为每日的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等提供重要的依据,还为气象的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依据。因此,地面测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气象服务的效果。以下为笔者针对地面测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地面测报技术水平和业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气象网站公众天气预报更新方法浅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显发 《青海科技》2010,17(1):68-69
公众天气预报是气象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海西州气象局的网站,分析了气象网站公众天气预报更新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公众天气预报是气象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海西州气象局的网站,分析了气象网站公众天气预报更新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