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86-87
<正>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环境资源研究所部分课题,于2011年成立。中心坚持"严谨、求实、协作、创新"的学风,瞄准学科前沿,立足生产实际,致力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形成了以隋启君研究员为带头人的中青年创新团队等工作。中心重点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核心种苗生产和新品种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研发、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研究和马铃薯加工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中心拥有科技人员22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2人(高  相似文献   

2.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气候冷凉,水热匹配,土质疏松,具有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优势栽培条件,1979年就辟为国家级种薯生产基地。10年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以星火计划为主体的科技项目,在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栽培管理技术、产品深加工方面开发出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振兴了马铃薯产业。1996年,种薯繁殖田达3300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救灾作物,对稳定全省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由于生产上应用的大多数都是菜用型品种,缺乏集抗旱、丰产、抗病、高淀粉、适应性广等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选育高产高抗的品种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采用费用少、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适宜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马铃薯新品种,对于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稳定提升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历经1O年科技攻关,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选育出黑皮紫斑肉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1”。科技查新结果表明,该品种是全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该中心以“合作23”和云南本地农家品种会泽小乌洋芋为母本,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1”。该品种皮色紫黑,肉色白带黑圈,具有生长势强、结薯集中、芽眼浅、淀粉含量高、抗晚疫病、耐贮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唐联坤 《青海科技》2002,9(2):22-24
目前,我省以及全国的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还没有做大做强,甚至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还是缺乏专用马铃薯品种,薯质较低,导致加工产品的品质低而不稳,加工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应从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入手,选育新品种,建立专用品种繁育、生产与加工基地,综合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向研发、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的产业化大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甘南州的主导产业,生态环境适宜发展有机马铃薯产业,2020年分别从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定西爱兰马铃薯公司、国丰马铃薯公司,引进食用型、菜用型、淀粉型、加工型(薯片、薯条)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27个新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不同马铃薯食用品质,为甘南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内速递     
彩色小麦和马铃薯培育成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题组历经多年努力,陆续成功选育"秦黑2号"等系列彩粒小麦和"玫瑰系列"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实现了高产与高营养的完美结合。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般品种的5至10倍,花青素含量达到或接近蓝莓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产量高出一般品种30%。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乌盟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 ,在乌盟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地位 ,如何开发和利用丰富的马铃薯资源 ,加速乌盟马铃薯生产加工产业化的进程 ,对于加快乌盟农村产业化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乌盟马铃薯生产加工现状1 .1 生产现状马铃薯耐贫瘠、适应性强、生产投入少 ,产出高 ,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业作物。乌盟凉爽干旱的气候、松软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种植 ,历史上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 1 50万亩左右。近年来 ,乌盟实施了马铃薯立盟战略 ,从政策上引导种植 ,加大发展力度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资源研究、马铃薯育种、马铃薯脱毒及种薯生产工作,现有植物病毒检测室、马铃薯资源研究室、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马铃薯栽培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马铃薯高山试验站、成果转化科及科研管理科等8个科室。该所现有实验室面积400m~2,拥有仪器设备60余台(套),价值800余万元;院内试验地10亩,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温室1300m~2;在湟源县寺寨乡投资2000余万元建有马铃薯高山试验站1个,占地300亩,其中建有马铃薯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西藏南木林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的实施,研究和探索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出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科技》2010,17(1):F0004-F0004
<正>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欧盟援助项目"青海省马铃薯发展项目(ALACHN94/10)"、从杂交组合(387521.3×APHRODITE)后代中选出优良单株C92.140-05、经系统选育而成,2006年12月12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薯9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0219号,2007年5月获得青海省科技成果证书,2009年2月5日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22)
大关县是昭通市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优势,加强对马铃薯生产的重视,能够充分挖掘马铃薯区位优势,促使马铃薯呈现出良好的产业化发展态势。本文就结合大关县马铃薯生产经营方面的现状及前景,对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对大关县马铃薯产业更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农民对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热情也在不断地提高.由于马铃薯具有高产且易种植的特点,更能适应高寒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以高寒地区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农民对马铃薯的生产栽培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我国青海海南州为例,介绍我国高寒地区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对如何发展壮大高寒地区马铃薯栽培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州冬闲田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州冬闲田面积大,适合种植冬季马铃薯。马铃薯是粮菜兼用的优势作物,在西双版纳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发展冬闲田马铃薯产业,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应用技术研究、调整品种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马铃薯市场等。  相似文献   

15.
北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马铃薯年种植面积40万hm2。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二个马铃薯种植大省。本文主要讲讲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马铃薯在我国及内蒙古地区粮食产业的地位,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马铃薯种植、仓储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方案,并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种植、仓储的工艺及生产控制物联网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李斌 《青海科技》2001,8(2):15-15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4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约9000万吨。长期以来,由于病毒病的危害,马铃薯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制约。 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检测获得无毒的脱毒苗植株,可生产出高质量的脱毒小薯,经梯级扩繁后,可获得大量、高质量的无毒种薯。脱毒的种薯应用于生产后,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在30-50%以上。因此,建立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生产大量合格的优质种薯,对解决我国马铃薯种薯长期供应不足的矛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脱毒马铃薯的增产幅度大,效益明显,因此,…  相似文献   

18.
火麻一号工业用大麻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麻类作物主产区克山县开展火麻一号汉麻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项目示范,明确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及高效生产技术措施,为新品种及高效生产技术在该地区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筛选和示范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机械,开展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密度、肥料等试验研究,并结合区内外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最新技术成果,研究和形成了适宜西藏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西藏日喀则市马铃薯品种多样化,通过对引进的四个马铃薯脱毒品种、自主选育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系"200905"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的种植的新品种。结果表明,根据综合性状表现新品系200905、中薯18号较当地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商品率高。可以考虑新品系200905作为日喀则市较大面积示范种植进行进一步鉴定。中薯18号可以适当示范种植和保存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