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言文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诵读教学法,将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很大的帮助。本文提出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录音范读——学生再读的诵读教学法,以期使诵读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说文言文教学只能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及实际教学条件加以灵活的运用,诵读法与讲解法穿插进行,讲读结合,使文言文教学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在文言文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诵读教学法,将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很大的帮助。本文提出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录音范读——学生再读的诵读教学法,以期使诵读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说文言文教学只能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及实际教学条件加以灵活的运用,诵读法与讲解法穿插进行,讲读结合,使文言文教学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以"读"攻"读"的诵读见义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即教学实践中进行自读、范读、竞读、译读、悟读、背读六个梯度的文言文朗读训练,以发挥诵读见义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历来讲究诵读。读,可以理解文句的含义,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作品的感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受教学任务和时间限制的课堂,书读百遍较难做到,所以,教师精心指导好学生课堂诵读尤为重要。第一步,教师范读。初中阶段教学的文言文一般篇幅短小,教师的范读应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在备课中,对课文理解透熟、精到,融入了自己具体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的朗读,会把学生迅速带入文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也使学生对课文有具体的感知,酝酿了情绪,有利…  相似文献   

5.
诵读是一种自古就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宋代的朱熹认为“诵读”为“真道学第一义”。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先生也曾指出:“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和写作的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见,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诵读热情,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诵读目的。这些选在教材之中的文言文,可以说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沉淀中的精髓。学生要体味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以前人的情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岳阳楼记》教学实践为例,讨论自由诵读、教师范读、指名诵读、分组诵读、学生齐诵、师生共诵等分类诵读的合宜实施时机,讨论初读、再读、三读、四读等分层诵读的合宜诵读目标,小结诵读提升文言语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行大纲的要求 ,文言文的教学 ,重在提高阅读水平。初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 ,诵读能力的培养仍为重点。读准字音 ,读开句读 ,读清句子的层次 ,才能清楚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 ,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现行人教版第六册《曹刿论战》一文 ,属史实记述 ,通过曹刿与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 ,总结经验教训 ,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文章篇幅短小 ,结构清晰 ,尤其文字较为浅显 ,通过诵读 ,可理清文章层次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从而达到熟读背诵、提高文言文欣赏能力的目的。一、欣赏范读 ,领略背景导入教学完成之后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前提示 ,并就…  相似文献   

8.
读是阅读教学的支点,有效的诵读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前提。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诵读的不同方式,指出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不同作用。范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激情;齐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品读,再现诗文意境;跳读,把握文本脉络;指名朗读,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现的平台。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把书读好。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学生才能终身受益的。  相似文献   

9.
吴思玲 《文教资料》2014,(13):47-49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返璞归真,以诵读(大声朗读,读熟)为要,让学生积累诵读经验。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激起兴趣,拉近距离;滋养语感,提升素养;理解内涵,传承文化。作者结合自己《岳阳楼记》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对培养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积累方法的探索,即读准—读熟—读思—读品,逐层深入地进行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有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常见的是教师进行文白互译和古汉语语法知识的讲授教学,有时教师也会在组织教学时请学生朗读或亲自进行范读,但文言文育读学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语言依赖于习得,虽说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为了用文言句式去交流,但育读量不够,会导致对语言没有整体的感悟。当然,在今天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周成 《考试周刊》2013,(88):42-4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对文言文教学产生越来越多的困惑.解决字词与赏读课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作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可以以诵读法贯穿整节课,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由浅入深地学习文言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诵读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打造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关键。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做好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要注重引导学生音读、选读、意读、品读以及背诵。  相似文献   

13.
文言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寓情于声,可以知文会意。本文以特技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小学文言文《天籁》一课为例,从文言诵读的角度出发,透视名师课堂中是如何创造性地借助文言诵读,还原文言的语感、复活文本的情境以及唤醒学生读文言文的真切体验。以此带给语文教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和启发,唤醒文言诵读得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诵读是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第一步,它既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又能帮助理解和记忆所读的文言文。诵读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有效途径,也是检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尤其需要加强对学生诵读教学的实践训练。本文试从语音、语速、语调、情感等方面的诵读技巧入手,给学生以规范科学的指导,具有实践操作性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淑娟 《考试周刊》2009,(41):61-62
配乐诵读是对高中语文诵读教学形式单一.在学生阅读兴趣往往不高的情况下而提出的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配乐诵读。在教师对教材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地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在背景音乐配合下,学生诵读课文(包括教师范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激起某些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思想与音乐产生共鸣,激发情感,体验课文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陈良锦 《师道》2013,(10):32-33
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主观能动的反复诵读、苦学推敲、归纳比较这思维上的挣扎与阵痛,就不可能产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婴儿”。文言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给学生诵读的机会和思维的空间,教师伸向学生的应是一双助产的手,而不是一把剖腹的刀。  相似文献   

17.
雷结能 《江西教育》2003,(24):27-27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句,确是经验之谈,而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更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读课文,具体来讲,扣紧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自由诵读,整体感受每当开始上一篇新文言文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读三遍课文。第一遍,慢读,对照注释读通文句并存疑;第二遍,中速,读顺文句,把握基本内容;第三遍,快读,连贯绵延,一气呵成,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老师范读,示范引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要发挥老…  相似文献   

18.
诵读在古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分五个步骤来引导学生诵读古文:一,学生初读;二,教师范读;三,学生精读;四,学生齐读;五,学生熟读总结并复习。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常见的是教师进行文白互译和古汉语语法知识的讲授教学,有时教师也会在组织教学时请学生朗读或亲自进行范读,但文言文诵读学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语言依赖于习得,虽说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为了用文言句式去交流,但诵读量不够,会导致对语言没有整体的感悟。当然,在今天的教学中,不可能再像古代私塾中那样强行大量地读背,我们强调的是更加有效的诵读学习,即在诵读学习中营造“有我之境”。营造文言文诵读的“有我之境”,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主体的参与、理解和感知,注意调动学生主体的自主意识。借王国维“…  相似文献   

20.
诵读教学古已有之,从古代语文教育的大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脉相承的对诵读教学的重视,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诵读教学也符合汉语文的特点。在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主要有范读、自读、美读,师生在诵读中皆随文入意,随情入境,从而神随物游、智随心展、能随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