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鹏 《新闻爱好者》2012,(19):43-44
以快取胜的网络、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对纸质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有实力的纸质媒体正逐步和新兴媒体"联姻"。然而,作为地方晚报,无论是在发展空间、竞争实力还是在与新兴媒体的联合发展上都先天不足。面对挑战,地方晚报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天中晚报》以变应变,在"浅浏览"和"深悦读"上下功夫,赢得了读者,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时代,地市晚报如何化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本文作者认为,必须努力挖掘并发挥地市晚报自身特有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充分融入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法,把晚报从一张"新闻纸"(newspaper),打造为一张"有用纸"(usepaper)。  相似文献   

3.
历经机关报、都市报、综合性晚报,形成自己独有的浪漫、狂放、偏执的内力。在每一个场域,"不仅要玩出水平,还要玩出精神",用创意这把"魔剑"将传媒行业变得错综而美妙,变成一种充满生机和热情的存在。作为中国80后报人的符号式人物,首度披露"创意五原则",且看他如何以新媒体思维玩转纸媒。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出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晚报作为传统媒体中的一支,其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过,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立足于本土,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做好社会新闻,可以让晚报焕发出新的生机。文章先简述了新闻尤其是本地新闻之于晚报的重要性,然后从本土化视角,就如何做好晚报新闻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报纸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守华 《中国记者》2012,(10):17-19
品牌建设和创新必须包含报纸与新媒体融合的内涵,只有这样,品牌才具有持续发展的鲜明特征,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国晚报协会第27届年会9月上旬在大连召开,年会的主题是"在全媒体时代,平面媒体的生存与发展".这些年,差不多每年都遇到类似的研讨题目,但每年都会引发新的思考.这次参会之前,又梳理了一下,觉得报纸应对新媒体挑战有"三张牌"可以打.  相似文献   

6.
正从国内外形势来看,近年来纸质媒体一直呈式微之势,被新媒体所取代的声音越来越高。然而,作为地市级晚报的《天中晚报》却逆势而上,继2012年12月获得"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成长性十强"荣誉称号之后,2013年,《天中晚报》第五次荣获河南省政府最高荣誉——"河南省十佳报纸"称号,广告、发行均创新高。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纸媒唱衰、面临生存危机的大背景下,《天中晚报》何以能异军突起,全线飘红呢?紧跟时代向全媒体发展迈进《天中晚报》2000年1月1日创刊。  相似文献   

7.
晚报、都市报的迅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对机关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多路夹击的情况下,机关报必须走出一条具有本报特色的办报之路,才能赢得受众的肯定和欢迎。  相似文献   

8.
杨春兰 《传媒》2006,(11):53-55
当北方大地已经倍感深秋的寒意之时,上海却以她的温暖和热情迎来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21届年会。10月26日至27日.来自全国100多家晚报的“掌门人”齐聚上海.围绕“新媒体挑战下的晚报改革与创新”和“媒体与品牌战略”两个主题.从办报思路到走向市场以及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成就报道是地方党委政府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它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常规武器"。而作为以服务市民为己任的晚报,如何在成就报道中既让政府满意,又让老百姓满意,做到既能"顶天"又能"立地",是晚报需要认真探索的题目。近年来,《河源晚报》每年都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成就报道。作为一名基层记者,笔者就自己在参与成就报道采访中的体会,浅谈一下如何让成就报道既同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承德晚报》两会报道不仅受到人大政协领导肯定,也深受读者好评。众所周知,两会报道规定动作多,要想出新出彩不容易。《承德晚报》近几年两会报道之所以让人耳目一新,华彩叠出要归功于对新媒体的成功借势,利用新媒体快捷、互动、亲民方便等优势,让两会报道从较为俗套的传统模式中"突围"。与通讯公司合作畅通百姓参政渠道2012年,《承德晚报》与承德联通公司牵手,设立了"联通两会.民声通道",利用短信、电子邮件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读者(受众)问卷调查,了解认识西安晚报及其创办的新媒体的传媒受众喜好,研究西安晚报分众传播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如何办好西安晚报和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资源下的转型和媒体融合,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读者(受众)的反馈,在过去的一年里,西安晚报及其新媒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作为舆论的引导者,新闻媒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中央八项规定对改进新闻报道提出明确要求,各地贯彻意见也都就进一步规范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近两年来,《天中晚报》围绕地方时政新闻的"转型升级",在"减"和"加"上做文章,实现了"降"和"升"的效果。做好两个"减法"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贯彻意见要求,结合晚报自身特点,《天中晚报》在时政新闻转型升级上,首先做好两个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晚报"式微"的迹象: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晚报数量呈下降态势;在国内,不少地区的晚报亦陷入困境,广告和发行经营步入下行轨道.因而,晚报亦被冠上"夕阳报"的名号,整个晚报业充斥着悲观论调.  相似文献   

14.
陈康汉 《传媒》1999,(5):28-29,24
晚报新闻的目标是追求尽可能好的必读性,晚报新闻的特点是短新快活,群众化.但一些晚报往往让人感到"新闻欠新、版面欠活",晚报"味"不浓,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作为都市生活类报纸,晚报在市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仅成为广大城市居民每天的"必修课",而且很多富裕起来、想了解更多社会信息的农村居民,逐渐把阅读晚报当作每天生活的"时尚课"。晚报周刊是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报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全国晚报界纷纷把办好周刊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影响、打造品牌、提升内涵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周刊同样是读者的文化大餐,广大读者对周刊的喜爱和期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读者信息需求差异的不断扩大,受众市场呈现出逐步分化离散的"碎片化"状态,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受众逐渐重新聚集,最终形成分众群体。在这一形势下,分众化传播成为优化信息、规避信息同质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于是各类媒体纷纷实行分众化,特别是晚报、都市报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开设白领专刊、女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张诞生于太行革命老区,有着优良办报传统的地市晚报,从去年"走转改"活动一开始,上党晚报就按照社党组和编委会的安排,结合晚报自身实际,积极引导编辑记者走乡村、进社区、到厂矿,深入基层一线,体察市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先后推出一批来自一线的鲜活报道,使报纸多了"泥  相似文献   

18.
随着1996年海外市场最后一张下午出版的晚报停刊,晨报的大行其道与晚报的消亡在全世界已成定局。近十年来纵观国内市场,无论是党报还是各类都市报、商报、专业报等纸媒,凡是以时事资讯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刊,几乎看不到还有下午出版的"晚报",即便是名称"晚报",也都改为清晨出版上市。万千报纸与朝阳一起与读者见面,成为报刊市场颇为壮观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家纸媒都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实现良性循环。本文通过《颍州晚报》的《成长周刊》栏目,分析小记者俱乐部的品牌效应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媒体和移动终端发达的今天,晚报的传统优势领域——时事新闻报道遭受挑战。本文从晚报时事新闻报道的现状入手,对新媒体时代下,晚报时事新闻报道应如何扬长避短,巩固报纸的传统价值优势,如何借鉴利用新媒体技术特点与时俱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