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永生 《兰台世界》2016,(6):128-131
民国初年,贵州仍然存在大量土司残余。在经济上,土司剥削土民、种植鸦片,成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和毒瘤;社会影响上,土司对土民拥有绝对的心理优势和威压;在对待革命态度上,有土司支持革命,也有更多的土司继续与普通百姓和土民为敌。民国政府曾试图对土司进行治理,但由于土司的不合作及不予理睬,最终土司残余得以延续,直到贵州解放,土司在贵州境内才成为历史的印痕。  相似文献   

2.
雍正三年(1725年),云贵总督高其倬在镇压贵州定番、广顺土司叛乱后,决定在长寨等地设营驻兵,以加强清政府的统治,此举引发当地土司的强烈反对.雍正四年,管理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以武力相慑,平定贵州长寨土司的叛乱,之后设立长寨厅(今贵州长顺).贵州的改土归流由此开始,有言此战为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的试刀之战.此组史料选编自馆藏宫中、军机处等全宗,现予刊发,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曦 《图书馆杂志》2006,25(9):77-78
《中国丛书综录》(以下简称《丛综》)为治传统学问所必需之工具书,以其实用性、全面性和权威性为学界所重。然因种种原因,仍有一些纰漏,故后来有阳海清《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一书,对《丛综》作了不少补正。近来笔者亦发现舛误若干,为《中国丛书综录补正》所未及,因考校于下,聊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所载两广总督沿革舛误甚多,台湾"国史馆"《清史稿校注》对其有所匡正,然尚有遗漏。本文对这些遗漏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本《宋史》卷三百八十六有《范成大传》,这篇传文共计1500余字,以时间为序简要介绍了传主的生平,是研究范成大的基本材料之一,其主体论述大致符合史实,然其部分细节叙述也有失实舛误.笔者根据相关文献材料具体考订出传文有10处失实,通过辨析对其进行修正或补缺,试图更为准确地勾勒出传主范成大一生的行迹.  相似文献   

6.
陈旭 《历史档案》2017,(4):115-117
贵州播州(今遵义)海龙囤是播州杨氏土司险要的军事城堡,近年有关海龙囤及播州土司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攻海龙囤的明军总兵吴广在囤顶的战斗中受伤而亡。张廷玉在所纂《明史》中说,吴广是因“中毒矢”受伤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遂致次年身亡。而明代的史料多未记载吴广为“中毒矢”者。比较明清时期的众多文献史料,关于吴广死因的记载不一,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7.
贵州自元代起实行土司制度,由土司对当地聚居民族实行管理。清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管理,逐渐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由于采用的是强行推行方式,因而遭到了当地土官及土著民人的激烈反抗。清雍正初年,清军在镇压反抗、开辟三千里苗疆的同时,自身也  相似文献   

8.
天启三四年对安邦彦的用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继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之后,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起兵反明,号罗甸大王,兵陷毕节,围贵阳。安邦彦所部在贵州、四川等地活动达八年之久,直至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贵州巡抚来燮元攻占水西,安邦彦、奢崇明败死。有关对安邦彦用兵的情况,《明史记事本末》、《明史》等史籍中虽有记述,而本馆所藏明代档案,对天启三、四年明中央及地方政府,如何调兵遣将、筹集粮饷等情况的详细记载,却为上述史籍中所缺略,故予公布,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播州(今遵义)海龙囤是播州杨氏土司险要的军事城堡,近年有关海龙囤及播州土司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攻海龙囤的明军总兵吴广在囤顶的战斗中受伤而亡。张廷玉在所纂《明史》中说,吴广是因"中毒矢"受伤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遂致次年身亡。而明代的史料多未记载吴广为"中毒矢"者。比较明清时期的众多文献史料,关于吴广死因的记载不一,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0.
顺治、康熙时期清政府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统治秩序,除了采取持续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之外,鉴于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土司势力强大的特点,还采取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驻防重兵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钱谦益藏书题跋学术性强,凡文之舛误、义之聚讼,昔人不能明断者,皆确有定见。这一学术方向直接影响了钱曾《读书敏求记》。钱谦益古籍整理与校勘之功,在于提升其所藏之书的学术价值,矫正有清一代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的中国土司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民族研究类的刊物和民族地区高校学报是土司文献发表的主要阵地,高校作者是土司研究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土司文献研究内容热点集中、方向多元,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3.
谭秀荣 《编辑学报》2009,21(4):300-302
通过原始文献考证和文本分析,研究《国立贵阳医学院院刊》与地方高等医学文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刊表现出强劲的地方科技文化缔构功能,以鲜明的贵州地方医学文化和地方高等科技教育文化的创造,构成了近代黔文化中学术层次最高和最具创造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直抵国际前沿的高起点奠定了现代贵州地方高等医学文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的基本内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在管理与服务中为了实现“图书馆学五定律”而采取的创新性措施,并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文库建设之路的探索--北京大学文库15年历程的回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北京大学文库15年建设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探讨高校文库建设之路,提出把文库办成收藏本校学子论著和各种学术珍品的宝库,展示本校学术水平的窗口,对本校学生进行校史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场所,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古籍出版业流行“一折书”,以价廉、平装为主要特征,以古旧小说为主要印刷对象,虽然存在舛误多、用纸粗劣等问题,在当时就引起了诸多批评和纷争,但它是近代活字印刷技术革新的必然结果,折射了中国近代社会和学术领域等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对今天的出版传播和学术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则论文投稿实例,介绍国际学术期刊的精细化管理审稿平台各环节的设置方法,阐释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提高稿件审理效率、降低人为差错和防控学术不端行为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Academic libraries have a long tradition of endorsing and creating writte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to communicate, both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their dynamic collection practices. As revealed by a literature search, academic libraries, over time, appear to have abandoned this practice. This article documents how Texas A&M University Libraries embraced the ambitious task of resurrecting writte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as part of this process, assessed the current state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systematically planned for future collection growth, and identified emerging fields of research requiring additional collection support. This process also undertook the integration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to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the libraries. Reflecting on this process,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case for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writte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academic libraries.  相似文献   

20.
李寒光 《图书馆杂志》2012,(9):95-96,112,113
傅增湘《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存在着版本鉴定之误,版式、行款、牌记及藏书印鉴等著录之误,以及书名、著者、堂号等著录之误,笔者通过具体实例加以辩证、考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