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有着重大意义。而"航空维修工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必须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该文分析了"航空维修工程"课程思政的现状,探寻授课要点与思政的融入点,利用实例分析,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程教学,从而真正地使思政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实现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雷辉 《科教文汇》2023,(6):145-148
在高校“大思政”育人背景下,文章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提出了“一核心三结合五维度”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层面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专业教学全过程育人,并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上融入育人元素,在专业基础课教育课程领域,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探索。分析了专业老师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讨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中的融入方法,促进教学方式和期末评价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杭远 《科教文汇》2024,(1):100-103
为践行立德树人与专业育人的宗旨,专业基础课水利工程概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的专业定位与工程特色,甄选典型工程案例和人物事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科研素质、人格修养和新时代水利精神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教学,构建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土石坝的工作条件”这一教学单元为例,选取典型土石坝工程案例和溃坝事件,精心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实现了专业基础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须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在各级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各类专业教师结合教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多维度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该文基于“食品工艺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映射点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课相辅相成、同向而行。  相似文献   

6.
王颖 《科教文汇》2021,(11):107-108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提出,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转变到以能力和素养为主体的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中,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并进一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该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举措,为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选的方案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文  罗元  郝宏刚 《科教文汇》2023,(22):142-144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对高校立德树人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首先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射频微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中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包括从物理模型的哲学思想中挖掘、从射频微波电路的发展史中挖掘、从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中挖掘、从工程案例中挖掘,然后从故事性融入、工程案例融入、微课等视频资源融入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策略。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医学“生理学”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生理学”课程为专业背景,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时代背景,在贯彻课程目标的同时,深入发掘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将“生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期取得立德树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在该课程中融入人文思政元素的可行性,从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出发,分析把人文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路和途径,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一种尝试和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素质、文明行为、专业水平,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课程育人,就课程思政积极融入工科专业课进行探索,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以期为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课的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本文以信管专业开设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融入专业课堂的结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才能确保各类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该文结合管理学教学实际,提出从管理职能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融入和案例切入等几方面融入管理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27)
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入是目前国家教育大力倡导的内容,本文介绍了将思政教育融入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探索与应用。主要步骤是:先探索分析该课程的内容特点,研究与专业课相关的思政要素,然后再探索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特点,研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如何无缝引入思政要素,最后将前两个步骤相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的每一次授课中,科学、合理、有趣的融入思政教育。从而在专业课的教授过程中,渗透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专注、精益的工匠精神;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建筑物,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3)
本文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以《PLC与组态应用技术》为例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课件、进教案,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学生不仅掌握技能,还提升了综合素质,实现了育人优先抓思想,教学提升促质量,该课程的试行比较成功,接下来我们要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唐伟杰  王丹丹 《科教文汇》2023,(19):138-140
我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需要大量具备先进控制理论技术的人才来进行支撑。“控制工程基础”作为高校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以及培养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来推动教学设计和改革,落实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耿剑亮 《科教文汇》2023,(17):148-15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中药炮制学作为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蕴含了大量的思政资源。该文从中药炮制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浅析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措施。该文以交通类院校开设的“基础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合超星平台,在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建立课程思政线上资源库、丰富线上互动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线上教学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期为传统工科教学中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课程思政的创新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目标,以提升学生“思政素养”“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为课程的思政目标,对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提炼,通过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扩展教学实践场域等多重手段,实现专业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1)
新时代下将高等教育数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开展教育,不仅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中,其作为数学专业的专业必修及许多院校工科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内容抽象复杂,在计算方法课程中有效的融入思政教育,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方法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从我国数学成就、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数学之美及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计算方法课程思政的策略,并对未来更有效地在计算方法课堂上实施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价值观引导与专业知识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格局,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大学生。该研究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必要性,其次总结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现状,最后探究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实践,希望能够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