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应有的内容之一,但目前,人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在目前讨论教学内容确定性的热潮中,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确定往往被忽视了。毋庸置疑,研讨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确定的问题是有价值且亟需的。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面颇有建  相似文献   

2.
面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教师开发出的教学内容常常是千姿百态的。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过大,语文界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王荣生、李海林等专家提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要。选择确定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但针对对一个具体的文本,它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确定教学内容的标准依据又是什么?2008年第18期《人民教育》刊发了刘发建老师的《将相和》课例,在人教论坛等网络上围绕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建设,展开了激烈的深层次讨论。本期择要刊发诸向阳、刘发建和胡根林三位老师的思考文章,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选择、确定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刊曾从课程、教材、教学以及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的基本理念进行了阐述(见我刊2008年第5期王荣生教授《从四对关系谈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一文),我刊本期又约请李海林、曹明海、韩雪屏几位老师就选择、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途径进行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目前,"语文要素"逐渐占据了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但语文要素不等于教学内容,语文要素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要想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还应关注课文的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语文要素"逐渐占据了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但语文要素不等于教学内容,语文要素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要想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还应关注课文的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6.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是王荣生教授提出的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两个考察维度,或者说是研究"语文教学内容确定性"问题的两个分析框架,为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观点和富有启发性的参照.实际上,"依据文本体式"和"根据学生学情"只是看待教学内容问题的两个角度而已,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教学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要确定正确的、合宜的课文文本的教学内容,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注重体现语文的学科本色;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情需要。只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可靠选择,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长期困惑着众多语文老师。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与“模糊性”,导致语文课教什么,教学效果如何似乎没人能说得清楚。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专业理据很多,文本特性是合理选择、创生教学内容的重要维度。重视文本特性对语文教学的引领性,立足文本,把握内涵,投入感情,品出个性是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但作为教学内容确定的分支——文言文教学内容,尤其是初中起始阶段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少人问津.本文即立足于当前初中起始阶段文言文教学内容呈现的现状,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确定性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该阶段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给初中文言文教学带来诸许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自王荣生教授重提"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之后,引起了广大一线语文老师的共鸣。但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为何要确定、怎样来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在研究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时,笔者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偏差,由此引发了教学实践中的不当举措,这些似乎还未引起语文教学研究者的重视与警惕。当我们努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由于教材是"文选"型,导致其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语文教学是建立在语文教学内容之上的,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避免"泛语文""什么都可以讲"的情况,而应该依据课程目标、依据学生学情、通过教师细读文本来确定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文本解读,是语文学科立身之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思路的形成,都必须从文本解读起步。语文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感情的丰厚,也都必须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文本解读来完成。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除"读懂"外,还要"读"出语文味,用教师的专业眼光,站在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角度,尽力满足教学需要。一、直指:语言形式的秘妙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情况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由教师自己确定。针对语文教学的状况,语文课程标准应当专业化,选择能够促进语言能力形成的知识,按照课程理论设计具体的课程目标,把核心的语言知识和重要的语言能力的目标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学段持续训练。这种课程标准不仅是课程的目标,而且能够具体地指导教学,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确定性的课程标准大大地解放语文教师,让教师专心思考实现课程目标的方法,那么,语文教学的成效庶几可以大面积提升。  相似文献   

14.
教师平时的备课,每次面对文本,总有不知道该“教些什么”的困惑。因为长期以来以选文为主的教材形式,教师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不一致、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学形态的多样性等因素造成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就有了其他学科教师也许并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那么,如何科学地确定文本教学内容,从而切实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呢?对于语文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回答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金传富老师说:"我个人认为,在开展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之时,从总体上讲还是不要过于讲究文体的划分为好。"如果不"过于讲究文体的划分",我们如何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所有学科的立身之本;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课堂的首要特质。如何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应该以课标为教学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学情分析为依据,以教师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为基点。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71):37-38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教学内容封闭、教学方法陈旧的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展现,导致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和语文能力受限,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从五个方面谈谈课堂讨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聋校语文教学有了很大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聋校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确定性。聋校之间、平行班之间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有一定的趋同性。但是,笔者在对某市7所聋校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随意使用语文教材。在  相似文献   

18.
"以规范的方式写教案,以学术的方式备课,以通俗的方式演讲和讨论。"这是孙桂平老师提出来的对语文教学流程中几个重要节点的基本要求。其中,核心的问题是"以学术的方式备课",因为只有在备课中以严谨的态度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科学、合理地确定"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两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发扬教学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讨论"则是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同时发现一些单调呆板的讨论形式大大削弱"课堂讨论"应用价值和效果。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呢?文章认为,可创造良好的环境,灵活设计课堂讨论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建国 《文教资料》2012,(25):172-173
当前文本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几种问题:肢解文本,浅尝辄止,脱离文本,曲解误读等。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文本教学。究其原因是没有准确地确定文本教学内容。教材中的文本无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文本所呈现的内容,不可能更没有必要全部都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中就存在一个文本内容的取舍问题。文本教学要立足文本,采好文本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和取舍点,离开了文本,"点"就成为无源之水;二是要从实际学情出发,也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好文本教学内容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