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朗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有效的朗读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发音正确、表达清晰,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断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朗读的教学。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做出了相关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小学生完成语文及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小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上,重视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有效措施。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朗读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学生的语感,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品味、内化语言,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朗读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掌握词汇、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内涵.增强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温淑萍 《成才之路》2009,(29):42-43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语文教学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朗读的训练往往最容易被忽略。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谈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习惯,会对日后的语文学习与成长,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朗读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深入文章了解思想感情,有助于增强自我认知。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加强重视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通过朗读教学,促进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全方位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在日常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与学习能力。本文浅要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希冀改善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现状,有效提高语文朗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也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用规范的普通话,要声音响亮、清楚地把文本中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朗读也是阅读学习的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朗读可以品味文本的语言和情感,有效的朗读能够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所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四点教学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语文的传统好方法,所以,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朗读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要重视指导,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要重视范读;对学生朗读指导要具体;要重视对学生想象、联想以及情感的激发。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读,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好朗读训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体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朗读"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也逐步被老师们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朗读。但观察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早自修如果没有背诵要求,朗读往往会无精打采,声音也总是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朗读训练。语文课文文章优美,语言丰富,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好的教科书。朗读作为语言最主要的内容,要想学好语言,必须从朗读开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现在已有很多语文老师开始从朗读对学生进行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尽如人意。课堂中学生虽能积极参与却效果不佳,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抓住文章的中心,只是为阅读而阅读,使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2.
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正确认识读的重要性,了解读的规律,才能逐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在读中成长。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指导中年级学生的朗读需适当体现朗读的层次性,重视角色朗读,并考虑学生能力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有所感知,有所领悟,有所创新,这也是实施语文自主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如果语义教学环节中忽略或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降低语文学习效率,这一方面,笔者在教学及教研活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将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努力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通过朗读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正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重视并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高师普通话朗读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高师普通话教学,是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服务的。目前,语文教学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语文教学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首要地位。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适应这一趋势,重视高师学生普通话水平尤其是朗读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从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朗读方法的指导、朗读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有所感知,有所领悟,有所创新,这也是实施语文自主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如果语义教学环节中忽略或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降低语文学习效率,这一方面,笔者在教学及教研活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效用。小学语文教学应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积累的语言,锻炼学生的审美和思维,使其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要提倡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树立正确的朗读教学观念、掌握科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流畅、有感情的阅读,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相对应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教学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以及重要性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文字进行了交流,与文本进行了对话,与作者的心灵进行了碰撞,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是其他一些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这里谈几点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