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东南亚诸国进行宗教渗透,其目的是恶化我国宗教在东南亚诸国的影响,企图切断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联系。太虚法师率领中国国际佛教访问团及时出访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越南,与各国政治界、宗教界加强联络,消除日本对华谣言之影响,对争取东南亚诸国对我国抗战事业的继续支持产生了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据说,稻子原是印度高原地带的野生植物,经人类栽培并不断改良它的品种,始有今天的稻子。中国早在5000年前,发明了造水田种稻的方法。东南亚以及日本也自古种稻,以稻米为主食。日本在17、18世纪的江户时代,整天光吃精碾的白米,流行起所谓“江户病”来。这就是脚气(软脚)病。1910年,日本的铃木梅太郎博士发现此病是由于维生素  相似文献   

3.
李兆忠 《东方文化》2002,(3):45-46,72
比较中日两国文化,一件令我感兴趣的事情是,中国的东西传人东瀛后,迟早会被赋以严格的仪式,因此而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比如中国的书法传到日本,变成了“书道”,中国的茶艺传到日本,又变成了“茶道”。故此,日本有数不清的“道”,除了书道、茶道,还有什么花道、棋道、剑道、柔道、空手道……真称得上一个“道”的王国。  相似文献   

4.
加藤周一说,日本是“杂种文化”的国家,确实如此。仅从吃的方面来说,就有面包、中国饭菜、美国式的快餐和法国大菜。不论东方还是西方的东西,都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究竟什么是日本固有的东西呢?是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改变成日本式样的呢?偶尔翻阅  相似文献   

5.
正相信来日本游玩的人回国时大都会买些日本的点心带回去,比如有名的北海道的"白色恋人"、吉野堂的"小鸡蛋糕"、东京BANANA的"香蕉风味点心"等等。这些有着漂亮名称的东西,在日本统称为"おかし",写成中文就是"果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糕点""点心"。就像中国的"糕点"一样,日本的"和果子"也包含着很多文化内容。日本"和果子"的演化在日本,人们本来是把树的果实或草的种子总称为"くだもの",即果子。后来由于中国汉字的传入,使这个称呼  相似文献   

6.
一谈到东南亚化,人们便想到吴哥、婆罗浮屠等伟大的古代奇观,这些化象征体现了东南亚明的光辉。然而,上述两大奇观曾被隐蔽的茂密的热带森林中,直到19世纪才见天日。由此显示了东南亚历史存在断层的事实。古代王朝如室利佛逝,印度教/佛教时代、伊斯兰教时代、殖民地时代和现代国家的时代层层叠叠,犹如考古遗址中历历分明的地层。当我们将现代美术史穿插于宏观的东南亚化历史进程中时,这样的背景难免构成了有趣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日本相扑目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日本被称作“国技”,足见日本国民对相扑的喜爱。相扑每年正式比赛有六次,分季节举办。如日本媒介所称的有“夏场所”(夏季比赛)、“秋场所”(秋季比赛)等。东京举行三场,名古屋、大阪和福冈各举行一场。每次比赛的时间为期15天。除正式比赛外,每年还要到地方举行几次巡回比赛。相扑比赛是在一个正方形的“土表场”的土台上进行的,高出地面50厘米左右。土台由坚硬的粘土做成,上面铺上薄沙,当中有直径455米的圆形,周围用草绳围起。比赛时,相扑选手分为东西两大阵营,每天的对手均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一带的人是世界上最喜欢洗澡的,一早一晚有水浴的习惯,其次,日本人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爱洗澡的民族了。这种不厌其“繁”地洗澡的习惯,和日本国土处于温湿的季节风地带不无关系。元禄年间打破日本的锁国状态、初次来到日本的美国提督柏利,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日本人认为洗澡可以使人精神爽快,日本人还认为在澡堂随着出汗就能使身体解除疲劳。”对日本人来说,沐浴不单是保持皮肤洁净,也是消除疲劳、提高精神境界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净化精神的手段。人们都可以看到,在日本即  相似文献   

9.
算盘在日本     
1982年,日本生产了五千八百万只电子计算器,但这决不意味着人们靠它们来计算一切。尽管日本制成这些现代化的花哨东西,日常生活却依然出一种既不闪烁也不中断运算,既不会逐渐变坏,也不至于发生故障(一位六龄儿童曾在水中试验过)的长方形玩意儿——算盘所主宰。简单而实用的算盘不仅得以生存,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兴旺发达。日本在8月初庆祝的“算盘日”,充分显示了这由一些硬木珠子与几根硬木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09,(1):334-336
2008年,全市旅游行业努力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服务奥运、世博为契机,提升旅游业规模和能级,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旅游对口支援工作,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等因素带来的困难,保持了旅游经济的平稳发展。全年上海市旅游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1)入境旅游增幅回落。虽然全市接待过夜入境旅游者仍保持增长,但增幅放缓。从客源国结构看,港澳台市场活跃,全年来沪人数85万人次,同比增长9%;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平稳,全年来沪人数182万人次,增长4.2%;日本、韩国市场下滑,全年来沪人数154万人次,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人对茶情有独钟。据说,今日之日本人对我国陆羽《茶经》的研究,比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工夫茶和中国茶艺已在日本生根发芽,并获得了发展。日本茶艺、茶道秉承中国茶化之精髓,于不断领悟中融入创意。今天日本人喝的主要是绿茶,其中有一种玉绿茶,茶末绿得微蓝,有幽幽的感觉。用古茶碗、立式椭圆形茶盅等茶具来冲泡,茶味涩中有甘,  相似文献   

12.
公元1535年,明朝广东地方政府正式准允暹罗等东南亚国家的商船入泊澳门,进行中外互市。而此前早已侵入印度、东南亚,并把扩张的触角伸向中国的葡萄牙人对澳门亦觊觎已久。由于葡萄牙人经常性的走私、贩卖人口、杀人越货等丑恶行径,故中国政府一直严令禁止其船只停...  相似文献   

13.
近200年来,以儒家传统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挫折。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尾,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院里面才找得到的东西①。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摧残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哪知由70年代开始,亚洲经济起飞,日本与所谓的四...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罪恶的年代.这是一个物欲的年代、混沌的天空、污垢的街道,藏匿着无处不在的罪恶.没有白昼与黑夜的区分.没有正义与邪恶的界限.在这个明濒临流失的现实世界里.只有强生存的暴力法则。而以菊与刀形容日本的民族化精神再合适不过了。对暴力的崇尚和痴迷.似乎是这个民旅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日本电影中赤裸裸的暴力展示.无疑是这个民族对嗜血化的一种近乎执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越南战争是一场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战争。首先,它是东西冷战对立的最前线。美国方面要求韩国军队、澳大利亚的军队等参加,北越则仗仰苏联、中国等的军事支援。包含日本在内的先进国中,一形成保卫南越的“自由之堡”的势力,就和支持北越、南越解放战线(之后称为NLF,为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的省略)的势力清楚地一分为二,作为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展开了更为激烈的论争。  相似文献   

16.
罗开玉 《寻根》2003,(1):68-71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虽较为短暂,但“三国文化”却特别引人瞩目。在我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遍布世界的华侨、华裔中,三国文化、三国故事、三国人物,几乎老幼皆知、家喻户晓。近年来,三国文化又借助电子网络,向欧、美、非洲等地快速普及。毫无疑问,三国文化是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宣传最持久、影响最深远、普及最广泛、最能为各国人民接受的一个分支文化。大家何以对“三国文化”如此痴迷呢?我认为,“三国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的主题思想是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高度结合。将“三国文化”与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南北朝、…  相似文献   

17.
儒家伦理与日本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文化是东方文明中的一颗明珠,从唐朝开始就不断向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传播,并且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近代,代表农业文明的儒家文化在西方工业文明面前显得落后了,处于被压抑、排斥的地位。但到了现代,尤其是二次大战后,深受儒家文明影...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我国从古到今一共用过四千多个姓,可以说是不少。但比起日本来,就不足为奇了。日本仅现在使用的姓就有11万之多,其中常用的有400多个。在全世界,日本是姓最多的国家之一。有趣的是,日本又是使用姓最晚的国家,算起来,日本人真正有姓不过一百多年。古代日本,只有贵族有姓,叫做氏、姓、苗字,严格地说这些算不上真正的姓,只是贵族的家号,表示家族的地位尊卑、血缘远近。到了7世纪中叶,大化改革废除了世袭的贵族称号,武士、商人和村里有权势的人都可以向政府申请取姓。这算是有了真正意义的姓。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19.
东瀛花痴     
阿良 《世界文化》2001,(3):40-41
日本人爱花,在国内早有所闻。来日本后,深感其爱花之心,几近于痴迷。在公共场所,到处可见插花艺术展览。住宅庭院更广植花木,且皆修剪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圆球形、椭圆形、扇形等。即使是高大乔木,亦不让其自由生长,枝叶都要修剪造形。在京都皇宫和银阁寺看见过园丁修剪花树,其认真精细不亚于手艺高超的理发师。住宅围墙多栽灌木,其造型如墙、如层叠堆砌的山石,有修剪成圆球形的杜鹃花,在春来繁花齐放时如色彩艳丽的大绣球,美不胜收。日本国土资源匮乏,城市中更是寸土如金,并非人人都能享有带庭院的住房。即使在京都这样一座…  相似文献   

20.
梁勇 《寻根》2010,(1):7-11
<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迅速崛起,体现在节日文化上,就是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走向国际化,除了传统汉文化圈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华人聚居地东南亚等把春节定为全国法定假日外,美国的纽约州、马里兰州和纽约市、旧金山市,澳大利亚的悉尼市等地也先后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