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搞高校校报工作的。为了了解新闻界的最新信息,不断提高编辑和记者的业务水平,特地订了一份“新闻记者”(月刊),按时阅读,并认真地作了笔记。由于贵刊观念新鲜、内容丰富,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而且丰富了我的新闻知识,使我受益非浅。但也有些意见。从内容和栏目上来看,贵刊有新闻理论研究,有知名新闻人物轶事,有记者业务交流,有企业报园地,等等,就是没有高校校报栏目。高校校报,除台湾省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22日.重庆工商大学第四届新闻宣传月在校园“四大媒体”原创作品朗诵大赛颁奖仪式后圆满闭幕。 重庆工商大学新闻宣传月活动创立于2003年.每年举办一次。新闻宣传月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由校报编辑部、校园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等“四大媒体”联合承办,是一项规格较高、影响较大的全校性活动。新闻宣传月内容丰富。活动有声有色.先后开展了校园记者(通讯员)培训、专家(学者)讲座、校园十大新闻事件评选、  相似文献   

3.
电视人赵欣     
小荣 《新闻采编》2003,(1):29-30
赵欣 ,太原电视台一位女记者 ,一位集采、编、播一体的复合型电视人 ,如今已升任为新闻频道总监。电视台创办初期入台工作 ,做电视新闻风雨兼程20年 ,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 ,她常常奔波在太原的大街小巷 ,频频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她录制的新闻有近百条被中央台采用 ,许多条新闻获奖 ,被同行称为“获奖专业户”、“跑得最快的记者”。2001年 ,她担任总监的太原电视台新闻频道创办的《新闻快车》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2002年 ,她被评为第五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一年 ,《山西日报》曾对太原电视台做过一版大篇幅报道 ,…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大学生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他们包括各种校园媒体(比如校报)的学生记者、各社会媒体在校园中聘任的通讯员、特约学生记者、新闻专业的学生等。在这里我们统称为大学生记者。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常常以她颇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言。她在描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也描绘了她自身的形象——一位勤于思考敏于表述的女记者。在全国六届三次人大会议的记者下榻处,我访问了她。我想了解她在新闻写作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她稍作沉思,随即粲然一笑:“也许,我唯一的长处,大胆!”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常常以她颇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言。她在描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也描绘了她自身的形象——一位勤于思考敏于表述的女记者。在全国六届三次人大会议的记者下榻处,我访问了她。我想了解她在新闻写作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她稍作沉思,随即粲然一笑:“也许,我唯一的长处,大胆!”  相似文献   

7.
信息社会,校报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切地感受到竞争和挑战带来的压力: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科技先导和集聚地,电子传媒异军突起,校园Internet网、教育电视台和广播站,以其信息传播的快捷和可视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另一方面,受地域限制,加之办报经费和人力投入不足,校报周期较长(多数为半月报),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大为减弱,昔日传媒“霸主”风采不再。然而,在竞争和挑战面前,校报并非无所作为,她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说明其存在自有不可替代的理由,这里关键是要扬长避短,以特色取胜。在过去的1996年,我们尝试了用“新闻聚焦”作为…  相似文献   

8.
在时下的电视和报纸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话,“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或者了解到……”,“某某(采访对象)对记者说……”,这基本已经成为现在新闻稿件的一种写作模式,可以说,这意味着记者成了新闻稿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解航 《新闻知识》2002,(9):17-19
战地记者(wcorrespondent)的别称是“随军记者”,它也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同样也包括义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而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录)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这种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西  相似文献   

10.
或许你没有见到过地本人,但你一定听到过她的声音:从1983年起,她做为随行记者,采访报道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问亚、非、拉、欧17个国家的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晚上的“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常常播出她的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记等。她那略带河南乡音的普通话纯正、清晰、亲切、甜美,激动过无数听众的心。因此,想了解她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也怀有这样的心情,那么就请读读这篇拙文吧。一、羽田机场的“冲刺”随团采访时国内国外记者一大帮,每一次活动,对于这些记者来说都是短兵相接的拼抢,是各  相似文献   

11.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学员一队组织爱好写作的学员成立了新闻报道小组。为提高报道人员的写作能力,队干部请来学校新闻干事、校报编辑为学员传授新闻知识,并组织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制定了稿件评审、新闻线索汇报等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已有700余家校报,办报人员达3000余人.校报工作已经走上正规,充分发挥了宣传、育人等作用.但是,必须看到,校报作为一张新闻纸,当前还普遍面临着提高质量再上一个台阶的问题.根据校报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读者群的特点,笔者以为提高校报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处理好软件新闻与硬件新闻的关系。硬件新闻应在短、活、近、宽上下功夫。短,即文字短小精干;活,要在选择报道角度上力求新颖;近,新闻离师生员工的生活要近,特别应抓普通人普通事中的新闻,避免把目光老盯在“大事”上;宽,报道面要宽,新闻总条数要多。这样既避免了校报因周期较长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校报的言论渐渐活跃起来,一些校报开设了固定的言论专栏,如浙江大学校报的“求是论坛”、上海师范大学校报的“双周论坛”、华东政法学院校报的“政法论坛”、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的“月末评论”等等。更为可喜的是,校报言论的写作队伍也在逐渐形成。见诸报端的一些好言论,不仅出自主编、编辑之手,业余记者、学生通讯员也频频敲开校报言论阵地之门,登堂入室。 喜中也有忧,由于校报人手少,难以形成专门撰写言论人才,言论和消息、通讯相比,仍处于滞后状态,是校报新闻中的“弱项”。翻开各省的校报,可以看到,大约百分之五十以上没有言论,有的校报一学期,甚至一年没有几篇言论文章;在刊登的言论中,不少文章在文体的把握上、论题的选择上、说理的深度上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和公开发行的报纸比较,差距仍较明显。笔者最近看到一家校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一篇题目为《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评论员文章,文章从目的意义到全国开展这项活动的声势,上引领导讲话,下联本校活动,洋洋洒洒一千三百余言,看似全面,细细读来,前三段近800字还未进入正题,且内容空乏,缺少学校特色和新意。究其原因,是作者往往不能站到全局的高度,以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选择和论述众所关注的论题。 要发挥校报言论的作用,使校  相似文献   

14.
刘苏雅 《青年记者》2023,(23):32-34
作为“硬新闻”的典型代表,科技新闻“记者难写、受众难懂”的局面常常出现。提升科技新闻质量,需要破解“知识的诅咒”导致的交流障碍,建立“读者意识”,发挥科技记者的“翻译官”作用,在传播全过程做到深入浅出,实现报道准确性和贴近性的平衡。在全媒体时代,科技新闻还应选择恰当的全媒体传播手段,扩大受众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0,(10):7-7
杨初亮在2010年第9期《新闻实践》上撰文说,阅读报纸,读者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张先生”、“李小姐”、“刘女士”……这些人到底是记者真的采访对象,还是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合理想象”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6.
毋庸讳言,大量新闻官司的出现使我国法律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从而纵容了许多人状告记者,也给法官提供了广泛的自由裁量空间,更令被告席上的记者们常常难逃“败北”之厄运。“新闻法”没出台,记者的“护身符”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同志,最近到南通市为新闻函授学员讲课,我抓住空隙在南公园饭店访问了他。“艾老师,在您给函授学员讲课之前先给我们上一课吧。”  相似文献   

18.
1968年我恰好12岁,升入初中。教我们语文的陈老师喜欢写新闻,就在班里成立了个“小记者组”,我是成员之一。我们除了向班里的黑板报和校报投稿外,还经常向上边新闻媒体投稿,可我写的稿件屡投不中,不免心灰意冷,觉得自己不是当“记者”的料。记者陈老师经常给我们上“新闻课”,讲得最多的是一名记者要有激情和敏感。他说,新闻记者一定要保持激情和敏感,没有激情和敏感,就发现不了好新闻。那天周末听了陈老师的新闻课后回到家  相似文献   

19.
毋庸讳言,大量新闻官司的出现使我国法律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从而纵容了许多人状告记者,也给法官提供了广泛的自由裁量空间,更令被告席上的记者们常常难逃“败北”之厄运.“新闻法”没出台,记者的“护身符”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9,(11):24-25
记者在11月28日召开的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中国新闻技联”)五届一次理事会暨2009学术年会上获悉,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简称“王选奖”)颁奖大会今天在武汉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