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利用家园合作,形成家园合力,共同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创设良好的家园环境,营造氛围,帮助幼儿巩固增强已有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从小班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规则加以约束是不行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信号机制,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通过以下三点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循序渐进中,强化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家园合作中,发展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从小班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规则加以约束是不行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信号机制,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通过以下三点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循序渐进中,强化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家园合作中,发展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4.
规则意识的形成和规则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涵,规则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幼儿的规则意识是超越客观知识的主体品质,规则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而非损己利人,规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幼儿主动建构而非教师传授。从规则的生成和规则的执行两个角度出发,开展规则教育要尊崇幼儿的天性,师幼通过对话共同建构规则;发挥教师指导和同伴榜样作用,创设"会说话"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利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帮助幼儿巩固增强已有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6.
因为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尤为关键和重要.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幼儿规则意识欠缺、幼儿家长规则教育意识欠缺、规则教育过程困难及方法不当的问题.因此,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教会幼儿识记规则和遵守规则,家园共助,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7.
因为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尤为关键和重要。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幼儿规则意识欠缺、幼儿家长规则教育意识欠缺、规则教育过程困难及方法不当的问题。因此,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教会幼儿识记规则和遵守规则,家园共助,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针对家庭中幼儿规则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制订有针对性尽可能详细的家庭规则;教会幼儿对规则进行识记;家长之间要相互扶持;家园开展良好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规则,是群体规定出来让大家遵守的做事规矩和行为准则,是建立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社会环境的保证。幼儿规则教育通过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和执行力,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幼教工作者在幼儿规则教育策略上既要注重其规则意识的形成,更要注重其规范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吴美莉 《学苑教育》2019,(13):76-77
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正常认知和发展规律行为的重要时期。在军事体育游戏中,培养孩子从严规则意识尤为重要。首先要把从严规则融入游戏中,让孩子感知和体验;其次是提升游戏规则的灵活性和自律性;三是强调沟通合作,加强孩子的规则与执行力;四是完善游戏评价,让幼儿参与。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94):183-184
36岁是儿童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幼儿规则意识培养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发展、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游戏是儿童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建构规则的主要途径;在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中存在规则讲解不明、成人缺乏引领示范、规则定位片面等问题;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了101名3~5岁幼儿,考察年龄、情绪情境和人际关系背景等对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儿在3岁时开始认识到外部表情和真实情绪的区别;4岁时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在早期,幼儿进行情绪调节的目的以自我保护目标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趋向社会定向目标;幼儿对伤心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相对较好,情绪表达更符合社会期望,而在生气情境中表现得更自我中心;当好朋友在场时,幼儿的情绪调节更有效,尤其是在高兴和伤心情境中,其外部情绪表现更符合社会期望。为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成人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同理心,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抓住4岁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引导幼儿合理宣泄和调节生气情绪;为幼儿创造和谐的情绪环境。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幼儿规则意识与规则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其本质特征具有规则性.任何游戏要想顺利开展,都必须以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为前提.深入了解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有助于帮助教师积极指导幼儿的游戏,帮助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从而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小班是幼儿进入幼儿园习得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在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上,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游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为幼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成功发展为一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中,规则教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规则教育中,教师往往依赖于奖励和惩罚,让幼儿被动地遵守规则,然而让幼儿仅仅依靠他律来遵从规则,其效果往往是不长久的。一旦外在压力消失,幼儿的规则行为可能就不复存在了。要想使规则教育取得切实、长远的效果,培养幼儿的自律就显得尤  相似文献   

16.
叶桂兰 《成才之路》2021,(15):26-27
将班级公约引入幼儿教育中,能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提升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文章分析依托班级公约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意义,指出教师要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模仿心理,在情境教育中鼓励幼儿自主制定规则,重视巩固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94):165-16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感受规则、理解规则。"与此同时随着"课程游戏化"的逐渐推进与深入研究中发现,体育游戏的核心不仅仅是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的发展,更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今幼儿园体育游戏已经成为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游戏规则是幼儿自主探索构建活动的有力保障,是发挥体育游戏核心价值的精髓所在。幼儿期是幼儿规则意识萌发和初步建立的重要阶段,而规则意识的培养也是有关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就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讲,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王思璇 《甘肃教育》2014,(20):70-70
正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对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可让幼儿通过规则体育游戏从中体验到要想和大家协调一致,不被群体所抛弃,应该相互尊重、控制住自己不符合体育游戏规则的行为,这有助于幼儿理解社会范围内的各种规则,下面笔者就在体育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一、给孩子适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句话指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终身受益,学习品质是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规则意识和养成规则行为的重要时期,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20.
规则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和乐于参与的游戏形式,从规则游戏的"目的"要素来看,它有的放矢,实现幼儿的核心发展目标;从"玩法"要素来看,它愉悦身心,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规则"要素来看,它强化规则,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品质;从"结果"要素来看,它平衡输赢,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