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当了九年班主任,开了九年家长会,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缺乏新意,收获颇少。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开家长会时常常会感到尴尬,颜面无存;对于孩子来说,每次开家长会时总是心有余悸,胆战心惊。我曾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小调查,70%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心情紧张,家长会后18%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2%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被限制活动。有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甚至谎称“父亲出差,母亲加班”来搪塞老师,不让家长开家长会。家长会本是一次绝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交流、协调的机会,但它背负了太多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以至于加重了…  相似文献   

2.
班长的外婆     
开家长会,对于那些调皮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但这次,班长的外婆却让这些调皮孩子的家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相似文献   

3.
<正>你肯定知道,每个学期都要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虽然没有我这个学生的位置,但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家长会,顾名思义,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会议,说的大都是有关我们学生的事情。对老师而言,开家长会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家长们配合学校管理学生,例如家庭作业应该如何完成、应该培养哪些习惯等等。对家长们而言,在家长会上可以了解到自家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可以询问老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我们学生是最不喜欢开家长会了。每逢听说要开家长会了,大家会在这一段时间里特别卖力,以换取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的表扬。  相似文献   

4.
因为爱你     
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朱老师说本周星期六上午开家长会,每位家长都必须到会。每次期中考试之后,朱老师就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朱老师还说,这次会议很重要,能增进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家长会当然要公布每一位同学的成绩。但小琴怕开家长会,并不是她考得不好,而是这次家长会她爸爸不能来。朱老师问:“谁的家长不能来,请  相似文献   

5.
校园扫描     
前不久,宜丰县澄塘故村小学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会上,家长们畅所欲言,肯定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做出的成绩,对学校今后工作还提出了积极建议。他们纷纷称赞这个家长会开得好。家长们说,看到孩子们做的那些泥塑模型,感触很深。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能凭想象做出各种不同形象的泥塑模型着实不容易。这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如此既培养了孩子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又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家长还建议学校与家长建立学习联系卡,希望老师经常家访和开家长会,以便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龚振 《师道》2003,(3):20-21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学生更是以“今夜有暴风雨”来形容开家长会时的感受。究其原因,传统家长会一成不变的形式、报忧不报喜的内容、不被尊重的感受,是造成家长会如此尴尬境地的主要因素。要想使家长会真正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我想,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形式,给家长会变变脸。一、变只有家长参加为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过去,我们的家长会往往只请家长参加,成为老师的告密会、家长的挨批会。家长来时心怀忐忑,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走时常常是满腔怒火,急于回家收拾孩子。学生在家更是不安…  相似文献   

7.
潇翔小学要开家长会,一大早家长们便来到学校。踏着铃声,家长们走进了孩子的教室。他们来干什么呢?是来听老师介绍情况吗?不是。今天家长们走进课堂,是要同孩子们一起上课,亲眼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如何学习、活动。以往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们坐在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教师广泛接触家长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工作中最普通、最经常的事。在一些教师的印象中,开家长会无非是先向家长介绍班级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然后由科任教师谈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最后向家长提出要求,宣布散会。这种程序已经形成模式,家长也早已习惯。可对一些“学困生”的家长来说,由于在家长会上听到的经常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或指责,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一比,觉得自己孩子啥也不行,往往开完家长会后带着怨气、怒气给孩子一顿严厉的指责或打骂,造成孩子怕开家长会和家长不愿去开家长会的局面,家长会所起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因为爱你     
小琴因为妈妈是哑巴而不想让她参加家长会,可是妈妈后来还是来了,因为她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要把爱撒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朱老师说本周星期六上午开家长会,每位家长都必须到会。每次期中考试之后,朱老师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11.
对父母而言,11月意味着在感恩节假日前去学校开家长会。每年的家长会向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重要途径。对于许多父母来说,他们足第一次一对一地面对同他们的孩子每天共度6个小时的老师。两个孩子的母亲,贝利弗落小学家长教师联系会前主席安迪娅·柯多瓦认为:“与老师保持联系的确非常重要。由于许多家长都要上班,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到教室里去亲眼看一看孩子们的学习状况,而且,  相似文献   

12.
赖建斌 《学子》2012,(10):57-57
家长会难开,这是班主任们共同的看法。家长会很容易开成告状会:在会上老师数落学生的不是。这种家长会让相关家长感到十分丢脸,回家拿孩子出气,又引发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满。导致学生因怕受责骂,甚至不通知家长来开会。家长会也容易开成责难会:部分家长由于各种原因疏于对孩子的管束,受到班主任的责难。这样会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再遇到家长...  相似文献   

13.
本学期即将结束,一些学校正筹备开家长会。对家长会,老师头疼,不知道该怎样开;孩子头疼,怕家长回来骂自己;家长头疼,怕孩子成绩不好,在熟人面前丢面子; 也有一些家长无所谓。家长会到底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以往的思维中,大多认为家长会就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事情。虽然是老师和家长谈论有关孩子的事情,但依然觉得家长会怎么开似乎与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当本刊记者与一些学生谈论起家长会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竟然很想给家长会“变脸”。笔者记下了这些孩子们的话,他们的想法也许未必全面和科学,但笔者希望对开会的老师和父母有些启发。家长会最好让我们参加老师一说要开家长会,我们就觉得肯定又要讲我们的缺点和错误了。可我不知道老师都说了我们哪些不好,只看到父母回来拉着脸。那时我就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参加家长会,我想听听…  相似文献   

15.
“又要召开家长会了”。听到领导布置任务,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鼓:这家长会每个学期都要开,怎么开得有价值呢,怎么开才能有意义呢?我应该动脑筋才对。放学后,我细细回忆开学来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组织的一些竞赛,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平时与家长交流时遇到的问题。我为什么不征求一下家长的意思,家长会应该怎么开才好?主意有了,我开始联系家长。先找几个平时在与孩子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家长:你认为平时家庭教育中有什么困惑吗?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吗?小伟的家长实话实说:“老师呀,我们都没有什么文化,孩子学习又不自觉,晚上问他作业…  相似文献   

16.
新型家长会     
多年来,家长会总是这样一个不变的模式: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上,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一概被排斥在外。家长永远是听众,教师永远是主角。其内容也不外是讲讲学生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讲孩子的缺点。结果是家长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又害怕家长会,惟恐受训、丢面子,最后倒霉的还是学生。家长会给学生、家长造成不该有的心理负担。从2000年起,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参与的新型家长会。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教师不再评价孩子,而是让家长通过观看学生的展示,自己来评价孩子。请跟随我走进我们六(1)班展示式家长会的现…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家长会,谁都怵。你看:多调皮捣蛋的学生,一听开家长会立刻变蔫了;家长也不例外,桌上放着孩子们的成绩单,前后左右一对照,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成器。抬起头,耳朵里听着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介绍,听到心里就变成了:你的孩子这么差,家长是怎么当的;班主任心里也怵,家长来不齐,怕难堪,学生怕挨骂,不痛快。这家长会可不好开。好好一个家长会,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深思熟虑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召开一次特殊的家长会。同样的教室,同样是那些面孔,不同的是桌面上  相似文献   

18.
潘璇 《班主任》2005,(7):28-29
目的: 每次开家长会都是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如果班里出现了大的纪律问题,还要向家长通报.家长会上,老师苦口婆心说了一大通,但效果往往不显著.我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发现家长会效果不显著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会没有学生的参与.为了提高家长会的效果,我设计了有学生参与的"面对面,心连心"家长会.我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次家长会,给家长和孩子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把平时想说又没有机会说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也让孩子听一听父母的心声,从而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卫东 《中国德育》2004,(12):34-35
不久前,有学校对全校60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最害怕老师说的话”一栏里,“明天开家长会”排在第3位。为什么学生这样怕开家长会?因为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就是老师在家长面前对他们进行的批斗会、揭短会、告状会,往往父母开完家长会后要对他们实行“秋后算帐”,所以他们不敢、甚至不愿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不通知家长、以种种借口说家长没空来、  相似文献   

20.
韩香霞 《生活教育》2009,(11):35-35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开家长会,或是教师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或是家长述说孩子在家情况。一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在教室里开会,不少学生提心吊胆在教室外“站岗”。或是在家等待家长的“暴风骤雨”。这样的家长会以教师为主角、家长为配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