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与文学理论之间虽然存在着研究方法的内在统一性,但是,文学创作在本质上不属于商品生产范畴。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足物质商品那样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实现,而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实现其以审美为中心的艺术功能。那种以文学价值商品化为目的的创作活动,是以牺牲其艺术价值为代价的,不但违背创作规律,同时也是对社会精神文明的亵渎。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批判反思的能力”。首先,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要删繁就简,直击要处。其次,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审美,是能动的内在审美需求、审美倾向的自主活动和价值取向。学生走入了文本,就会有自己的感悟,尤其是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对古诗的欣赏、感悟会更深入。  相似文献   

3.
我们之所以说审美感受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审美具有认知功能,是因为从客体方面来看,审美对象是客观的和社会的,从主体方面来看,审美主体的内在心理结构中具有理解的功能。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形成的这种对应关系,形成了审美活动中认识和反映功能的客观基础。正是这一客观基础,构成了审美成为价值判断的理由和根据。为什么说审美感受的内在心理结构中具有理解的功能呢?我们知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故事表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它是以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来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一种表演活动。一、精心选材,关注作品的内在价值1.适应性关系着表演内容的生命力由于幼儿的智力水平和审美特点,选择的作品应该情节生动有趣,条理分明,脉络清楚,事件的逻辑关系要简单、  相似文献   

5.
美是一种肯定性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是一种肯定性价值。美在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中生成,审美主体与客体具有内在的同构性,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时,客体便具有了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给主体带来精神愉悦的价值属性,美也就生成了,客体成为了美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静静的顿河》中的景物描写有着自己完整的体系,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审美意象,为自己赢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作为独立的有意味的形式与其它类型的审美意象实现着辨证的统一。本文试阐述这一现象并探究造成这种矛盾与统一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的美学命题,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关键在于对“两个尺度”的理解上,从实践的审美观出发,“两个尺度”的统一不一定就是遵循了美的规律,要想使人类的劳动生产成为具有审美价值创造的活动,必须把内在尺度提升到精神生活需要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教育审美价值是一种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其本质需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为基础。教育管理者应该兼具和谐统一、审美以及智慧等良好的教育素养,保证教育管理活动得到有序运行,在这一教育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实现追求人性以及效率的目标。另外,教育管理审美的主体,需要以教育管理活动对人类自身再生产,以及对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满足为基础,其是人的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需求。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开展的合理想性、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能对人自身存在的意义进行体现,同时能表现出教育管理审美实践活动,教育管理审美价值内涵也是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静静的顿河》中的景物描写有着自己完整的体系,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审美意象,为自己赢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作为独立的有意味的形式与其它类型的审美意象实现着辩证的统一。本试阐述这一现象并探究造成这种矛盾与统一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海德格尔认为在文学作品没有进入接受关系之前,只具有物质属性,它的最重要的审美性会被遮盖。所以要理解文学作品审美符号的意义,还应该深入到文学审美活动中进行创作与接受的互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是不能靠自身力量释放出来的,它需要以读者的阅读作为产生条件。换句话说,文学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接受方投入文学品鉴中,才能够被有效激活,文本意义才得以衍生。而接受并不是一味的赞美,文学接受活动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文学欣赏,二是文学批评。这两部分构成文学鉴赏活动的方向和任务,而欣赏一部文学作品实际上又是对这两部分的整合。教师可围绕这三点内容,展开文学审美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1.
销售包装是指作为在市场销售过程中直接与顾客见面的营销性商品包装.这类包装品的设计要求具有保护商品的功能,便于消费者识别商品的功能以及具有在销售竞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审美功能。美的包装设计能够引起人们精神上巨大的愉悦,并且把对包装所产生的好印象转化成对内在商品的好感,从而产生购买的强烈欲望.美的包装设计与人的感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审美价值关系.销售包装的审美价值是以其保护、识别等实用功能为前提,以人的审美和审美需要的满足为主要标志的.人的审美需要不断丰富,销售包装的审美价值就必须不断提高,要使审美价值得…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师劳动审美价值的思考东北师大教科院曲铁华教师劳动饱含着审美价值,这是客观存在的人的劳动美的体现。为提高人们对教师劳动审美价值的认识,就应该对教师劳动美的存在形态在思想情感上取得认同。本文试就教师劳动审美价值作一初步探讨。“价值”是一个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爱美,是人之天性。审美、爱美,人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人们在物我交融中感受愉悦,在情感徜徉中获得启迪。就语文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逐步具有高尚的品质情操。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的主体,并把学习活动转化为审美的活动,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知识,获得提高。这里,教师的审美诱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诱导作用落实在学生审美效应的全部过程中。一、诱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阅读是进入审美情境的重要手段。学生自己阅读比听老师朗读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人类最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它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世界的快乐,并有悠久的价值。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之真理”。艺术具有认识价值、道德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自身价值这四重价值。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功利主义美学和超功利主义美学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但在当前的许多幼儿园中,仍然存在游戏活动缺失的现象。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内在的教育价值。它再现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生活的延续,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园课程应该体现其活动性,具有游戏化、生活化的特征。幼儿园课程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寓教育于游戏中。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必然具有道德要求的缘由 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人的本性在教育活动中的集中反映。从教育的本体功能上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道德指向性。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解放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地位,这是其最终目的。这就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体现了教育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教育就应具有人道、理性和公正等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们研究文艺产品(包括文学艺术创作与文学艺术研究),多只研究它的意识形态属性(或政治性)、文化属性(或学术性)、审美属性和信息属性,很少去揭示它的商品属性,这是很不全面的。 文艺生产也要耗费人类劳动,因而具有价值,产晶也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具有使用价值,一般也要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才能供人消费因而具有交换价值。文艺产品也和物质产品一样,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其使用价值一般是在流通过程中按照商品交换的方式、在满足了他人的社会需要之后实现的。所以,文艺产品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也具有商品属性与商品形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商品、一种  相似文献   

18.
一、加入WTO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首先,从商品贸易的角度讲,我们的产品(包括出自于农村的一切商品)要进入市场贸易,实现商品价值。问题是:我们的农产品是否具有市场需求、在同类商品中是否具有竞争力,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商品能否顺利贸易,并实现与生产投入相对应的货币回报,乃至能否维持再生产。就我国目前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以及生产成本和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应该说还存 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农产品普遍存在品种老化、品质不高,分散而没有形成规模,缺乏竞争力;农业装备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生产手段落后、成本商品率…  相似文献   

19.
周艳芳 《黑河教育》2012,(12):70-70
审美体验是音乐课程价值的主要体现。音乐课程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充分重视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个核心,  相似文献   

20.
戏剧通过演员表演来反映生活的悲欢变幻,传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供演出用的脚本——剧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文学性与可读性,更要考虑戏剧艺术的内在要求——为演出服务。剧本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阅读剧本是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戏剧文本对话,自然有其特殊的视角——场面、冲突、台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