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电脑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已不陌生,我们在电视广告中、游戏机中以及国外的书刊杂志中,司空见惯的图形大都是电脑设计并制作的。在我国,电脑设计在书籍装帧领域虽然还是空白,但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近20年来,电脑涉入美术领域后,掀起了一场了不起的浪潮,它震撼了几千年的传统手工绘画和设计方式,让艺术家用现代电子技术来画画。在电脑那千变万化的影像世界里,不但可以  相似文献   

2.
书籍装帧艺术的“第三价值”──电脑设计与出版业的利润结构新模式林胜利何谓书籍装帧艺术的“第三价值”?它是相对于传统设计艺术的“第一价值”、“第二价值”而言的。传统设计艺术的“第一份厦”,格的是书籍装帧艺术作品自o所易自的2术价值;“第二价值”指的是书...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书籍装帧电脑设计人员,仅仅掌握设计应用软件的操作是不够的,还应对电脑的系统文件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设计应用软件的功能要依赖于系统文件去完成。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系统文件设置不当或出现错误,不仅会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甚...  相似文献   

4.
书籍装帧的电脑时代李国盛电脑设计的有力冲击出版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十几年前美术编辑在制作封面时,完全靠手工劳动,书题字是手工绘写的,图形是一笔一笔画的。现在出版事业进入电脑时代,不但书的正文用电脑排版,装帧设计也由电脑完成。美术编辑将设计...  相似文献   

5.
电脑设计,这个在几年前对我们来说还显得相当陌生的词汇,现在已经变成了热门话题。据估计,在全国的书装行业中,已有70%以上的设计人员已经或正在开始运用电脑进行设计,特别是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电脑设计已经基本达到了普及化,并且正在逐步取代手工设计成为...  相似文献   

6.
“恰如其分”是装帧设计的最高追求李松年我国出版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艺术流派和海外图书广泛传人我国,这些都促使我们的书籍装帧艺术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如今的书籍装帧设计可以说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不乏上乘之作。但是,当你比较深人地观察一下市场上的...  相似文献   

7.
书籍装帧设计的传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编辑之友》2010,(6):100-101
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当今社会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为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特征.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装帧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说,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当我们悄然进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已在中国大地上萌生,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腾飞的现状,书籍装帧设计师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创造知识和文化财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创意设计是书籍装帧中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中文学体裁式视觉表现方式的分类和意义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在书籍装帧的创意设计中意与形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达到意与形和谐统一的书籍装帧创意形式。同时,提出了在书籍装帧的创意设计这一过程中文学体裁式视觉表现这一美学范畴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国门初开。精美的西方书籍装帧设计介入,无疑给我国图书出版工作者以极大的震撼。一时间,书籍装帧中模仿照搬国外设计的例子比比皆是,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所谓的“现代感”,花里胡哨一味模仿的封面叫人目不暇给。在相当一部分书籍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荡然无存。这类设计新潮一时,但是没有文化底蕴的设计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往往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这是我国书籍装帧走过的一段弯路。 随着出版工作者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真反思,近年的书籍装帧中精品迭出,这些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赵磊 《中国编辑》2005,(6):55-55
书籍装帧中,文字是设计的重要元素。有些书籍的封面设计没有任何图像只有文字,设计风格完全是在字体形式与结构趣味中作文章。一个字在视觉上是一个点,一行字在视觉上是一条线,一片字在视觉上是一个面。字的排列、组合或字的结构,都在传达着不同的情绪,而且会比某些具象的图形更具有张力。数码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设计师能够巧妙处理字体构成的点线面关系,体现出设计人员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和对字体应用的把握,设计出风格独特的书籍装帧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出版界,大学出版社起步较晚,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一直显得乏力,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近几年,随着大学出版的迅速崛起,大学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的队伍及活动也逐渐壮大。1997年10月在新闻出版署有关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经大学书籍装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从此,大学出版社的美术编辑有了自己的组织。中国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为中国大学出版社装帧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委员会充分发挥大学出版社的群…  相似文献   

12.
首先谈谈书籍装帧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书籍装帧,从一九七九年全国书展以后,各地出版社都注意了这方面的工作,三年来有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们到书店看看,大家都感到我们的书籍面貌变了,色彩多样,生气勃勃。这点已经得到社会上广大读者的公认。这是我们出版队伍中广大从事书  相似文献   

13.
万蕾 《兰台世界》2015,(3):156-157
钱君匋是近代中国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他的书籍装帧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在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善于将中国美学精神融入封面,总能在其作品中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对中国书籍装帧事业发展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国兰 《大观周刊》2012,(2):112-112
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行为的引导,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本论文主要闸述的是将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到高职院校的《电脑设计》课程设计与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找到更加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电脑设计类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的方法,培养社会急需的电脑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坚 《编辑之友》2018,(3):100-102,112
数字技术的入侵导致书籍装帧艺术创作观念、手段和效率的革命性变化,但技术的过度参与,让书籍装帧艺术的人文精神日渐缺失.数字化时代,技术和书籍装帧艺术的高度融合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有必要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未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美学思考.在融合中提升书籍装帧的审美维度,在融合中实现书籍装帧的美学回归,借此回应数字技术革命给书籍装帧艺术创作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出于职业的本能,经常关心世界各国的装帧艺术,优良的材料,精美的印刷,特别是风格多样,涵意深刻的设计,引人入胜,这是美的享受,同时又能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家在刻意求新方面是颇为努力的,独树一帜、出奇制胜的作品经常能见到,这也许是处于他们那个激烈竞争的商品社会中,对书籍装帧艺术同样赋予以新奇招徕读者的使命,这当然是需要的。在我们的国家中,每年出版各类图书成千上万种,同样需要书籍装帧有崭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继承与吸收中走创新之路———中西书籍装帧文化精神比较●邓中和装帧园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协办话题的由来自1979年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的书籍装帧面对迅猛吹来的外来之风,昔日淡雅和谐的弦音被一种狂飙似的轰鸣所淹没。它确实为封闭已久的中国书籍装帧艺...  相似文献   

18.
《出版视野》2005,(5):42-42
中国书籍装帧的历史是漫长的,不同时代的书籍装帧和名称也不同,按历史顺序,可分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辛贝妮  廖志芬 《出版参考》2023,(9):60-63+74
融媒时代的视觉设计正从平面走向视频,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向走向互动,从二维走向多维,人们的阅读方式与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服务于阅读的书籍装帧设计亦不例外。书籍装帧设计唯有突破传统模式,在信息传播方式和设计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形式和内容上满足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倾向,才能在融媒体时代重获新生。本文从识别性、艺术性、语义性、时代性角度,简要阐述传统书籍装帧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冲击,并对书籍装帧设计视觉化的原则和策略,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开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新风尚、在多元借鉴中突出民族性、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培养新型人才等方面论述了鲁迅的现代书籍装帧艺术实践。当年,在鲁迅的亲自推动下,书籍装帧艺术在创作实践、理论研究以及创作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进展,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事业由此而奠基。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先行者,鲁迅关于书籍装帧设计事业的指导思想及其实践对当下仍具有方向性和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