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与口语语体特征口语表达以口头语言的运用为主,但也绝不排斥书面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如节目中引经据典的旁证博引,虽然是以口头形式出现,但语言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书面语体的特点(语体的本质)。同时,又由于口语表达受特定的目的、任务的制约,而对口语表达中的不同语体,表现出相当明显的选择性。就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语体表达而言,应选择、运用正式口语体和典雅口语体,摒弃家常口语体中一些不规范成分。因为节目主持人所代表的是宣传机构(电视台)。节目内容本身,也要求节目主持人通过口语表达来传…  相似文献   

2.
口头语体? 人们对广播电视语言的语体定位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意见认为广播电视语言属于口头语体。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广播电视语言是一种借助于电子传播技术创造语境、面对广大的个别听众而又无及时反馈的有备性谈话语体。”这里所说的:“谈话语体”是与“书卷语体”相对立的、与口语“相适应”的一种语体①,论者抓住了广播电视语言区别于其他语体的最根本的特征,这就是使用电子传播工具,面对着广大受众而做的有备的谈话。 的确,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无论是播音员的“播”,还是主持人的“说”,其实质都是对着那些“…  相似文献   

3.
梁庆婷  孙卉 《新闻界》2006,(2):85-86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约翰·甘柏兹在《会话策略》中强调,会话人(主持人)在会话时应具有“语言韵律”,能“在不同的感知层面造成不同的语音感知效果。”①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一种规范化、审美化的口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不仅要在语法上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语义上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还要具备良好的口语韵律,能给受众以审美的愉悦享受。我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口语韵律的把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形态的优美电视和广播语音形态有一个与声相伴的在时间、空间上排列组合的规律,就是音韵。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除了少…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中,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都非常重视“即兴”的表达。“即兴而言”的部分往往会成为整篇作品中的精典: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广播电视中的口语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口语,它是在现场交流中“即兴”完成的规范化、艺术化的创作活动。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疲于应付节目,即兴口语缺乏文采,不讲质量,不求效率,信口开河,导致整个节目单调、浅薄,使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充分认识和恰当运用即兴口语表达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口语表达是主持艺术不同于简单播报的重要特征。广播电台的各类节目中,大多以主持人对谈及与听众互动为播出形式。因此,广播节目中的口语表达研究更接近于即兴口语研究的本质。即兴口语是话筒前有声语言创作的一个方面,不仅具有口语表达的属性,同样重要的,还应该遵循播音创作文  相似文献   

6.
言辞,是表达说话意思的词语,法律节目主持人的言辞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仅就其显著特征谈点粗浅的认识。有法度。所谓有法度,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口语中的言辞不能违背法律;另一层的意思是有法言法语可选用的,则不用普通言辞,而且尽量多用、用好法言法语,因为法言法语本身就是司法口语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善于用法言法语进行口语表达,是法律节目主持人专业水平高低的体现。如:“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是正当的,”而不说“×××向法院提出打官司是正当的”等等。有纯度。法律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的。…  相似文献   

7.
陈勇 《新闻前哨》2008,(8):80-80
“说”新闻以一种平等、轻松、接近口语的表达样式取代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播音方式,语言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对语境依赖性强,是新闻播音表达样式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电视节目的创作流程和节目形态正在迅速发生改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也正在从文本话语向即兴话语转型。本文将要阐述的独白式口语表达是相对于对话式口语表达、群言式口语表达来说的概念,它是一个人通过口语单方传递信息符号和思想感情的言语活动,也是口语表达的基础阶段,掌握它的训练路径有助于提高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能力,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贵武在《中美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特征比较》一文中指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之间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还是巨大的差异。在评价和要求中国的主持人时绝不能”言必称美国”.唯美国是瞻,对待美国电视主持人的经验和作法要有分析性的效仿和借鉴。文章从个性,年龄,学历.所学专业、现栏目主持、工作阅历比较了中美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电视作为传递文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重要媒介,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有利鉴证,而电视节目则是一个电视台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这个重要组成部分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因素,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素养和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台的整体影响力。本文主要分析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通过口语来表达和传递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电视娱乐节目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是单纯以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节目。娱乐节目主持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与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现场感,同时在近几年受到很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语体,即言语变体,是言语交际的产物.王德春先生说:“由于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不同的交际环境,就各自形成了一系列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这就是言语的功能变体——语体.”语言随着功能的分化,出现了不同的体式,正如纸笔的发明,使“书面语体”从此扩大了自己的空间,与“口头语体”对峙而望一样,随着电信(即电讯,主要指电报、电话)的产生并不断发展,语言在电信中的运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即一种靠“电”来传递信息的语体——电信语体形成了,它用“电”这种媒介来传递不同时空的信息,其交际方式也已不同于口语的面面相对,及书面语的不受时空的限制,渐渐与口头语体、书面语体形成了鼎立之势.其中,电话、电报语体、广播语体、电视语体等都属于电信语体的下位分支语体.所以说,除了“交际领域”和“交际目的”是引起言语变体的主要原因外,“传递媒介、交际方式”也将是形成语体风格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曹漪 《视听界》2013,(5):116-117
电视节目形态正在发生裂变和渗透,形式、语体随之发生变化。一些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采取了边走边说的形式,或以脱口秀的方式来评说新闻。在一些社教类和生活服务类的节目中,我们也看到了主持人借用表演元素,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智力快车》、河北卫视的《家政女皇》等。主持人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者,而是展现出了各种主持风格和表现方式,有的主持人甚至在节目中临时化为某一角色,运用表演元素创造生动的传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表演”不等于“表演元素”,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表演是全称概念,指一种艺术创作方式;表演元素是指形成表演的不同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有一定作用,播音主持借鉴、使用的应当是表演元素,而不是表演。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传播过程中,主持人肩负着“窗口”和“门面”的重要作用,其作用直接影响到节目的传播效果。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时,主持人的“言”与“行”是被观众的听觉、视觉一并接收的。无疑有声语言是播音主持中审美表达的主要手段,但无声语言与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因此,作为主持人必须了解和掌握无声语言,并能灵活运用无声语言,做到“言”、“行”一致,以最佳的美学表达来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在主持电视节目时,除了口语传播元素外,还有非口语传播元素。然而长期以来,各级电视台对节目主持人的长相、普通话标准程度好像很在乎,而对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和发型服饰等口语外传播元素却不是十分重视。其实,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面对观众时,不仅需要口语,也离不开口语外传播元素。因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外传播元素运用得好,可以与口语传播相得益彰,能有效地与观众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使电视传播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有的专家认为广播电视语言实质上是书面标准语或文学语言的口说形式,即内容是标准语,其形式是口头传达,广播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确乎如此;还有的专家认为广播电视语言不属于一个独立语体,而是各种书面语体的不同应用;有的专家则认为它是一种混合语体。北京大学教授林焘先生曾经讲过广播电视语言是一种规范化的口语。有的专家则提议,设立一个零度坐标,偏向口语多一些的就是口语语体,偏向书面语多一些的就是书面语语体。广播电视语言,属于通过话筒———发射和收音机或电视机———传送和接收的一种话语,它不同于书面语的朗读,也不同于一般的随…  相似文献   

17.
向杨 《视听界》2010,(4):109-109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 1.目光语 人的目光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交流喜怒哀乐。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运用“眼语”来说话。凡是主持人与嘉宾或观众交谈时,都要善用目光语向对方传递各种信息,让对方感受到主持人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另外,主持人是对着摄像机说话,应把镜头当作观众的眼睛,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真诚地为观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丰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主持人角色化就是一种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所谓“角色”,一般指的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塑造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种表演的过程。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表演,前几年就有专家对此提出看法,于礼厚在《新闻工作手册》中就明确提到:“节目主持人不是表演者”;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电视节目日益丰富,主持人这一队伍也以空前的速度壮大起来,风格各异的主持人形成荧屏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涌现出一批家喻户晓的“明星”。然而,主持人并不只是生活在节目中,他们的许多表现是在“场外”,甚至可以说,他们除了在荧屏中出现的一段时间以  相似文献   

20.
边力 《青年记者》2010,(10):76-77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这一富有哲理的论断意味着媒介天然存在一种表达的偏向,对电视而言就是画面为王。青春靓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更容易获得观众青睐,这也凸显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将会面临的问题:青春不在似乎意味着这一职业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