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歌 《传媒》2022,(24):72-73
数字营销时代,广告制作与传播需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在实现广告效益的基础上,将广告融入媒介平台和生活场景中,优化受众感知体验,促进受众购买消费和主动分享。特别是短视频原生广告,能否在全面了解用户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用户体验和场景植入两方面入手,加强双方联结,实现短视频平台、广告商、用户多方共赢,就成为短视频原生广告制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旭 《传媒》2021,(2):75-77
微电影广告是以品牌或产品的商业推广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受众认可广告片中的产品,而微电影广告是否与受众心理特征相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接受效果.诞生于2019年春节季的《啥是佩奇》的微电影广告片就凭借着对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成为当时刷爆朋友圈的"爆款"短视频.微电影广告只有基于受众的心理来进行创作,"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提升受众的"使用"效果,才能在"贴满墙纸"的屋子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网络视频为广告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网络视频广告既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回归,又完成了议程设置的再现.而不同介质媒体的有效广告传播都是基于其媒体属性而实现的,因此一些传统的广告传播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这种依托于互联网的视频广告传播模式,需要对传播理念重新演绎,从而对广告传播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拓展.如在网络视频广告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受众逃避问题,且这种问题的产生原因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以新的策略来应对这种受众逃避行为.  相似文献   

4.
"受众本位"思想是一种强调受众在信息传播中本体地位的广告创作理念。电视广告制作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始终坚持以"受众为本"的广告创作方向,巧妙运用创作手段和技巧,为创作出优秀的电视广告作品,推动电视广告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病毒视频作为近期广受关注的广告形式,与传统的广告形式有很多的不同,而这些不同的基础是受众在其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受众地位的改变出发,探析目前网络病毒视频广告表现出的一些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6.
网络视频广告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网络广告形式,现已融入网民生活,网络视频广告中又以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运用"接近权"、"把关人"、"使用与满足"、"马斯洛需求"等传播学及心理学理论对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的受众特点及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受众的角度探讨了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网络视频广告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网络广告形式,现已融入网民生活。网络视频广告中又以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运用“接近权”、“把关人”、“使用与满足”、“马斯洛需求”等传播学及心理学理论对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的受众特点及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受众的角度探讨了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爽 《传媒》2017,(16)
从2010年《一触即发》的首次面世,到《老男孩》的迅猛崛起,微电影广告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成为一个主营项目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微电影广告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广告传播模式,开始强调创意与诉求,在潜移默化中将品牌理念传达给受众,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受众对广告宣传的心理隔阂,提高了品牌价值的传播效果.而要想实现微电影广告的"病毒式"传播,发挥微电影广告的正面效用,就必须制作出丰富、独特,且受众乐于分享的内容.在微电影广告内容制作中,不仅要考虑传统广告画面、声音和时间三大要素,还要考虑故事叙述和影视剧作两大核心要素,以生活化、故事化和情境化为根本抓点,构造微电影广告内容的独特体系,这是全媒体时代微电影广告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彭扬 《东南传播》2014,(6):136-138
视频网站不仅拓宽了受众消费视频的传播渠道,也为广告商提供了投放广告的新平台。视频网站与广告商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实现双赢的目标。但是插播广告的传播方式在影响受众观看情绪的前提下,也影响着广告的实际投放效果。本文期望通过以受众对网络视频中插播广告的满意度为切入点,对插入式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行量化研究,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黄秀莲 《东南传播》2011,(12):107-108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告理念的不断更新,国内外广告创意人对环境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环境媒体的价值已经凸显。环境媒体形式多样,创意多变,但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以受众为核心。当前,广告正从单向传递信息向着双向互动参与转变,“受众参与”在广告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境媒体作为广告信息传播的新手段,亦在提升受众参与度方面进行着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1.
黄慧 《传媒》2021,(14):75-77
近年来,短视频原生广告凭借独特的传播场景与传播模式,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普及,在贴合受众情感诉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场景化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场景洞察、场景连接以及场景服务进行相关的分析整合,从而建立起对短视频原生广告场景化传播和管理机制的认识,优化受众场景体验的同时,切实拓展广告传播的效益空间,同时为其他类型广告的革新提供良好示范.  相似文献   

12.
伍一婷 《视听》2023,(5):142-145
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困境,生存空间进一步缩窄,但深度报道依然有其存在价值,与短视频融合是其突围之路。深度报道短视频化的优势在于:多模态语言建构具象感知,系列视频报道构建关于新闻事实的“整体图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延展报道的“意义空间”。深度报道短视频化的具体出路包括:思维上从文字思维转向视频思维,叙事上“故事叙事”与“场景叙事”并包,内容上以思想性和深刻性打造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通过移植嫁接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理论,提出用“完形思维”概念作为多媒体广告创作的指导理念.从格式塔的两个重要特征“知觉场”和“变调性”出发,阐述“完形思维”在多媒体广告创作中的运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型广告模式——移动视频广告应运而生,并凭借稀缺的价值、超高的点击转化率等优势一跃成为广告业界新宠.面对受众日趋个性化的需求,移动视频广告面临诸多挑战,还需以多元化传播样态抢占市场与流量份额.  相似文献   

15.
象数思维方式是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代表,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华夏子孙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标准以及行为方式.文章以象数思维为着眼点,从受众思维角度探讨传统思维对广告解读的影响,旨在为广告人制作广告提供心理层面的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内的广告创作存在诸多缺憾,其一是常态思维表现方法已满足不了受众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跳出思维定势的窠臼。本文阐述了逆向思维的概念和内涵,结合广告中运用逆向思维的理论依据,分析举证了广告中逆向思维的运用及策略技巧,提出广告中逆向思维的运用应注意适时适度。  相似文献   

17.
选择在卖场安装视频广告,分众传媒的目的是将受众所处的时间、空间与其视频广告统一起来,进而把广告信息切入到人们的购物行为中,最终影响其购物选择,但分众传媒缺乏对卖场购物环境、受众(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忽略了视频广告收视率和到达率.而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因素,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中叶之后,民族化与多元化逐渐成为中日两国文字现象、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区别显著的特征.在这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中日的广告创作活动以及受众的接受心理便随之出现类似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姜圣瑜 《传媒》2021,(23):57-59
从"有图有真相"到"无视频不新闻",全民短视频化的时代,新闻叙事视频化表达成新常态.如何用短视频记录大时代中最鲜活的细节中国,已经成为媒体面对的一道"必答题".本文从短视频的新、短、快、近等特点入手,深入探讨短视频的叙事逻辑.对传统媒体人来说,要实现视频化转型,转变思维尤其重要,应将"图文思维"逐渐让位于"影像化审美",努力通过"网言网语""底层物语"打造符合受众视频阅读习惯的供给.  相似文献   

20.
马文 《新闻界》2007,(3):99-100,128
作为一种广告创作理念,主元素正被广泛运用。本文试就其起源及传播提出一个引论。广告目标受众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主元素意识的兴起,而这种兴起又会导致广告目标受众的更扩大化,主元素理念的建构正是从不同类型的受众各自独立的文化观念复杂的交汇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结果,是创造的成果。主元素理念通常呈现为一个创造性的词语(或语词),统领其广泛的表现形式,而这种形式所指代的愿景往往是乌托邦式的,并以商品或服务作为其愿景实现的预设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