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了解传统古典家具在国内的现状,以及当代古典家具的特点,分析出新式古典家具开发的切入点.在分析新型竹材特点的基础上,对竹集成材的中国古典家具设计进行了组合式开发探索,为中国古典家具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爱民 《收藏》2008,(5):175-175
南京正大拍卖公司秉承弘扬我国古典家具文化的宗旨,在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全国性大型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拍卖后,于5月25日又推出’08春季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拍卖会。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8,(1):12-12
全国明清古典家具精品拍卖会(暨第五届古典家具专场)定于2008年1月19日在南京夫子庙状元楼酒店盛大举行。汇集黄花梨、紫檀、红木等高档古典家具。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将是一次丰富的迎春艺术交响盛宴。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10,(1):139-139
南京正大2010年迎春中国明清古典家具拍卖会将于1月17日在夫子庙状元楼三楼隆重开槌。 南京正大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拍卖会,屡创佳绩,一致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及收藏爱好者的追捧。本次拍卖会更是精进不休,广集珍品,力推黄花梨、紫檀、酸枝等百余件经典之作,在新春之际,真心回馈古典家具爱好者。  相似文献   

5.
王爱民 《收藏》2008,(3):174-174
2008年迎春第五届明清古典家具拍卖会干2008年1月19日圆满落槌。此届古典家具拍卖会成交率达87%,给2008年初的拍卖市场带来一股暖流,也使古典家具市场进入一个新高潮期。  相似文献   

6.
周京南 《收藏》2001,(2):4-9
近年来,随着家具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古典家具的收藏中。在现今存世的古典家具中,明清家具可以说占了绝对的主流,许多人为了拥有一件心仪的明清家具而一掷千金。  相似文献   

7.
孔宪信 《收藏》2010,(2):157-157
王世襄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古典家具研究专家。多年来拜读先生《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萃珍》《锦灰堆》等数本论著获益匪浅。在先生的影响下,我开始收藏山西古典家具。我很崇拜王世襄先生,但一直无缘得见。  相似文献   

8.
李楠 《收藏》2007,(12):128-129
2006年12月,由著名收藏家、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孔宪信先生历时两年编撰的《山西古典家具》一书终于出版了。这是山西古典家具的研究、收藏者不可不看的图谱类工具书。庄重典雅的古铜色封面正中央有“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先生题写的烫金书名,晋商大院的背景若隐若现,显示着它的沉宁与华丽。另据了解,孔宪信先生与山西太谷县曹家大院合作创建的山西古典博物馆也已开馆迎客。馆址位于三多堂,陈列了1000余件古典家具。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具的发展在唐朝时发生了一个重要转折,即由早期古典家具向晚期古典家具过渡,特别是坐具的发展,椅、凳、墩的出现,中国由席地而坐、盘腿而坐的风俗转为垂足而坐。唐、五代的一些绘画正好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坐具的演变。通过对这些绘画的分析,可以得出唐五代家具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6)
正古典家具在国内拍场的首次破冰之旅始于1995年10月9日。那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嘉德联合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推出"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专场,这是国内第一场古典家具专拍,也是中国第一个私人收藏专场。李翰祥,香港电影史上的杰出人物,参与创作上百部电影。早年加盟邵氏公司,在香港  相似文献   

11.
徽州满顶床     
江志伟  汪苹 《收藏》2008,(2):131-131
安徽徽州的古典家具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它的地域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做工精细美观,所以徽州家具向来深受藏界青睐。徽州古典家具中,尤以“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徽州满顶床”最称考究。许多徽州名流,如《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以及教育家陶行知,大学者胡适等,部是在微州满顶床上出生、长大的。  相似文献   

12.
郑宁星 《收藏界》2012,(2):107-110
近年来,随着古典家具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渐渐的中国传统明清硬木家具已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收藏大军的需求,清末民初质地优良、造型优美的中国造西洋家具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很多家庭乐意选用古典家具装饰家居,西洋家具比中式家具更适合现代的装修风格,  相似文献   

13.
魏庆虹 《收藏界》2012,(9):132-133
中国古代硬木家具在世界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家具更是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其造型和工艺技术精湛,风格独特,民族特点鲜明,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艺术家具的珍品。早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明清两朝更迭,大量黄花梨家具从宫廷王府流入民间,在华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看到典雅精美的中国古典家具后,惊为天工,大量购买后运回欧洲,这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第一次大规模进入欧洲。当时有个英国家具  相似文献   

14.
周文昭 《收藏》2012,(14):72-77
展览名称:凿枘工巧——中国古代卧具艺术展展览时间:2012年4月19日~5月20日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主办单位: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观复博物馆古典家具收藏,名家林立,爱好者不乏其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凿枘工巧——中国古代卧具艺术展",将古典家具的功能类型范围聚焦到"卧",以中国古代卧具为展示主题,汇集了数十件中国古典床榻代表性作品,系统地展现出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非凡成就,从而洞彻古人的生活态度、生活哲学与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5.
蔡延林 《收藏》2010,(4):116-119
中国古典家具在世界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家具更是享誉海外,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10,(5):134-134
春意盎然季节,南京正大拍卖有限公司正如火如荼地准备第十一届明清古典家具及文房雅玩专场拍卖会,5月23日,您将干状元楼亲身体会本届盛宴给您带来的心灵澎湃。  相似文献   

17.
岳岩 《收藏》2009,(9):10-13
红木使用传承至今,木材种类越来越多,从紫檀、海南黄花梨到酸枝,再到鸡翅木、条纹乌木等,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红木用材,我们该如何分辨呢?带着疑问,记者先后拜访了中国林业科学院林工所“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以及中国古典家具传统工艺大师王秀林。  相似文献   

18.
吕春 《收藏》2010,(4):123-125
近年来,中国古典家具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家具,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与瓷器一起,被并称为“能真正立足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上的中国艺术品”。  相似文献   

19.
王昆 《收藏》2007,(1):171-171
11月23日至26日,“2006广州收藏博览会暨古曲家具及仿古装饰展览会”在广州体育馆展览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收藏协会,中国国际古典家具进出口有限公司主办,古今通宝收藏品展览交易中心、景鸿堂艺术品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20.
徐秉方 《收藏》2007,(1):112-113
中国的竹刻艺术,相传已有千年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能工巧匠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利用了竹材的特性,不断探索,创作了多种形式,不同风格,有时代精神面貌的竹刻艺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