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台山学校排球运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广东台山学校排球运动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排球运动在1914年传入台山之初最先在台山的中小学校中传播开来,二三十年代得到蓬勃发展.五六十年代台山学校排球进入了新一波高潮.80年代,台山的学校率先冲出国门,为台山排球振兴拉开序幕,也充当了改革开放的使者.近百年来,台山籍的华人华侨、旅港澳乡亲的支持和华侨子弟的踊跃参与开创了台山学校排球运动的辉煌.鉴往知今,希望台山乃至全国的教育机构,在学校体育运动方面多一份关心,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排球之乡”台山市,牛年正月十五在台山体育馆举行第一届男子九人排球锦标赛,经过9天的激烈争夺,曾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称号的端芬镇代表队保持不败,夺得第一名。这次比赛是市委书记方庭旺提议,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主办的,旨在增进全民健身意识,振兴台山排球运动。九人排球是台山传统的体育活动。早在30年代已在城乡得以广泛开展,最鼎盛时期是50年代,全县计有近三千支排球队、三千个排球场。排球运动成为男女老少首选活动项目。“文革”期间遭受扼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恢复。至1987年台山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时,…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综述、社会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小康社会广东侨乡台山休闲排球活动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台山大众休闲排球活动蓬勃发展,无论是在内容、形式和空间选择上均具有年龄、性别和职业特征;台山居民的排球价值观呈现出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在大众休闲排球活动的基础上,台山的排球竞技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台山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文化、价值观、教育、管理、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朱彬 《中国学校体育》2013,(Z1):121-122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是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江门市排球、田径项目传统学校,江门市体育高考成绩优秀学校。近几年,我校高考体育生术科本科率、重点率年年攀升,双线入围率也不断提高。作为传统体育强校,如何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提高本科入围率、增加双线上线人数,体育特长生的选拨、选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发展华侨华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情感意义;具有维系华侨华人的族群特征和身份特征,加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华侨华人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媒介意义;具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意义以及提高华侨华人健康水平和生活素质的自然意义。  相似文献   

6.
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参与排球运动锻炼的人很多。其排球文化具有交融性、教育性、大众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国排球运动职业化进程中的运动文化特征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排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在排球运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从排球文化的三个层面,即里层精神文化层,中间制度文化层,外层物质文化层,论述排球运动在职业化进程中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华侨、华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向海外传播,也把西方体育向国内传播。华侨在中国体育史和世界体育史上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华侨的迁移,在唐代以后,历代均有记载,经数以千年的历史变迁,华侨及其后裔在海外的分布极为广泛。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的华侨及华人约在三千万人以上。据《中国概况》统计,亚洲占90%、美洲占7%、欧洲占2%、大洋洲占0.7%、非洲占0.3%。 本文仅从体育传播的角度,从二个方面对华侨的历史作用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朱彬 《中华武术》2014,(1):41-43
正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是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江门市排球传统项目、江门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江门市体育高考成绩优秀学校,近几年来,体育高考生成绩日趋月上,一年上一个台阶,总上线人数年年翻番。高考体育生术科本科率、重点率年年攀升,双线入围率也不断提高,向全国各地高校输入了一大比优秀学子。作为传统体育强校、高考体育先进学校、高考体育特色学校,如何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提高本科入围率、增加双线上线人数,体育特长生的选拔、选材显得尤为重要。有句话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科学选材是现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排球运动所彰显的体育精神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层中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排球运动自身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丰富校园制度,促进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开展排球运动所需的体育设施可以作为促进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