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外写作好处多马鞍山市霍里第一中心小学胡肄铭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多练笔”。“多练笔”单靠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利用课外一切机会让学生多练笔.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学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陶辉 《文教资料》2010,(30):77-79
作文教学中的课外练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是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作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课外做好“采蜜集”,多写日记、随笔.手编“班级日报”等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创设练笔情境,激活学生的练笔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颇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因此课外练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外练笔一般都采用日记、周记等形式,但日记、周记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无序、失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层次化、序列化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有感而发一、语文课外活动小组决定,开一次“怎样在校园推广普通话”的讨论会。仿照“附录一”中“通知”的格式,以“语文课外活动小组”的名义写一则通知。二、课外练笔:各人准备一本课外练笔本,记录自己平时的见闻、感想、体会。为课外练笔本取一个名字(如“火花”“心语”等),在封面上抄录一则格言(如“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叶圣陶语),设计一些图案。(苏教版)提示:“有感而发”要求我们睁大眼睛去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敞开胸怀去拥抱它们,打开心扉去感受它们,然后从独特的视角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所发之感要想写得精彩,关键还在…  相似文献   

5.
作文训练该如何进行?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并给以回答的问题。笔者从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扩大写作材源、加强课外练笔是全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一、不拘形式,重视内容, 为学生心灵创设一片“开放的特区”课外练笔是联系课内作  相似文献   

6.
《课标》在“必修课程”栏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就表明“课外练笔”必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了,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精心安排,认真组织落实.以求得事半功倍之收效。具体地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鼓励多写,不宜死定数量。关于“多写”,随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以课外练笔为载体,倡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以课外练笔为支点,搭起群文阅读与写作实践的桥梁;以课外练笔为起点,创建师生互动点评练笔的批改模式。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多写。似乎在这一个问题上语文界并没有什么争论。然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了解,在贯彻“多写”这两个字上面,广大语文教师其实有很大的分歧。比如,要“多写”,究竟多到什么程度算“多”?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以每篇文章600字计算,包括作文和课外练笔,每学期大约写13篇文章。而且这样的算法,是寒暑假一个字也用不着写了。许多语文教师都觉得这个要求太低,…  相似文献   

9.
李梦玲 《学苑教育》2023,(19):49-51
“小练笔”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打通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连接师生心灵的通道,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更助力师生的共同成长。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的小练笔训练,是提升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并且提出了课外练笔的形式“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写日记、笔记、办黑板报、墙报。”通过几年来辅导学生办手抄报活动,我认为,这是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它是一种课外练笔的好形式,既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又能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更能促进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为学生的课外练笔提供理想的天地。一、扩大视野,积累素材通过办手抄报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来源,为学生的写作积累大量的不断更新的素材。同学们把自办的小报比作白帆。有位学生说:“它是一面白色的帆,载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语文学科乃是为学童开发心灵的学科。”常练笔,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恩维,让学生获得一支灵巧的“笔”,如活水长流,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 笔者教学初一语文新教材最深的体会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较,新教材的课外练笔,即“片段作文”的分量大大增  相似文献   

12.
“小练笔”是围绕作文训练的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极为灵活的写作练习。它主要包括课内练笔和课外练笔两部分。课内练笔随时进行可能会影响课文的内在气势和神韵,转移课文特定内容所激发的学生情感,破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而课外练笔却能弥补这一缺陷。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  相似文献   

13.
刘国正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其语文著述,蕴藉深沉,纯朴素雅,叙写对语文教育的深层憬悟和对语文生活现实的诠释,总是以丰厚的内涵发人深省。他早就提出并建构的富有思维创新性和语用发展性的写作教学观,实际上是着眼于整体性素质即核心素养的“作文综合性的训练”,倡导训练学生写“规矩文”,也鼓励写“放胆文”和“课外练笔”,指明了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要指导学生课外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据此,我力图改变课外练笔的随意性,加强课外练笔的计划性,体现课外练笔的程序性,使课外练笔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年来我在指导训练学生课外练笔过程中,力图体现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达到训练的目的。一、基本要求与计划安排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学生的课外练笔不少于两万字,我们结合课程标准中有关课外练笔的要求,进行了一些分类指导的探讨和实验,取得一定成效。 一、用“自由练笔”培养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学生的课外练笔不少于两万字,我们结合课程标准中有关课外练笔的要求,进行了一些分类指导的探讨和实验,取得一定成效。 一、用“自由练笔”培养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是长期困扰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既不能操之过急,忽视作文水平提高的渐进性,也不能是放羊式,忘却作文水平提高的可能性。训练是重要的手段。作文训练有两条途径,一是课内作文,一是课外练笔。这就好比是体操比赛中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者互动,从而形成一个合力。教学过程中,有人只重视前者,认为它是硬任务,轻视后者,认为它是软任务。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课外练笔”的意义,把它作为作文教学一个过程,扎扎实实地抓,不再作为附庸和装饰,从而实现作文教学“以学生为本位”的理想。首先,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8.
李翠 《广西教育》2008,(28):43-43
作为语文老师,我总觉得要求学生写作文、写日记,而自己什么也不写,是件很尴尬的事。为了激励学生课外练笔,我和学生进行“同题”作文,即学生写我也写,并将写好的文章或是发表获奖的文章给剪下来贴在教室后面墙上,让他们确信我这个语文老师不仅“动口”,而且还真“动手”。  相似文献   

19.
读写结合效果最好的载体就是教材课后的“小练笔”,是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最能体现出语文智慧的部分就是教材对于“小练笔”的设计,语文教师要将“小练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升学生写作基础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刻认识到:搞好作文教学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还是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可是要真正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单靠间周一次的课堂写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按照大纲所要求的那样,开展经常性的课外读写活动,通过长期的、制度性的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来配合完成作文教学任务。例如我们学校在最近几年就长期坚持开展“六给”的课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