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传统的领导理论包括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当前领导理论的新发展包括变革型领导、分布式领导、诚信领导、关系型领导等。领导理论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从关注外部情境因素走向关注内部心理因素、从集权式领导走向分权式领导、从效率至上走向道德至上、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等。随着领导理论的发展,性别领导、跨文化领导、领导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将是今后领导理论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2.
朱志勇  崔雪娟 《教育学报》2013,9(1):100-110
校长是决定中小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校长领导特质的研究层出不穷。基于对《中国教育报》中《校长周刊》2010年1月到10个月"榜首"有关优秀校长的30篇报道的文本进行一、二、三级编码分析,梳理出优秀校长的领导特质模型,同时与文献综述中概括出的校长领导特质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比较西方国家校长领导特质,特别是美国新世纪所期待的校长领导特质,《中国教育报》媒体视角中的优秀校长具有"教学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特质,但这些特质能否发展成为"文化型和赋权型"领导特质,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就"教学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特质而言,当下优秀校长还缺乏"科学研究"的特质,由此,提出优秀校长应具有"学者型"特质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目前,变革型领导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领导行为领域研究的新热点,但现有研究对领导行为有效性调节因素的探究还不够深入。文章将特质性调节焦点变量引入领导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质性调节焦点对领导行为有效性调节效应的理论假设,并用424个来自不同单位性质的样本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调节焦点理论和测量量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而且证明了特质性调节焦点对领导行为有效性具有调节效应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产出和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团队负责人由于领导特质性差异致使领导行为出现偏差,对关注团队成员和关心科研任务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效平衡和协调,导致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水平和运作效率较低。在分析"领导-教师"型、"教师-教师"型和"导师-研究生"型三类高校科研团队管理行为偏差原因基础上,运用领导理论的管理方格理论阐述不同类型的科研团队负责人领导行为表现,提出高校科研团队领导行为优化策略,以提升科研团队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不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干部的角度,高校辅导员都是高校教育领导者中重要的一员.高校辅导员教育领导特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文章认为,高校辅导员教育领导特质应由自然特质、情感特质、认知特质、道德特质、技能特质、动机特质等六个方面构成.其中自然特质是基础,是其他特质产生的前提;情感特质是与个人的性格特征相联系的,与认知特质和道德特质一起构成一个金字塔,共同影响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情感特质位于金字塔的塔顶;从认知特质又派生出技能特质,从道德特质又派生出动机特质.  相似文献   

6.
正在领导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最早受关注的领导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领导特质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他人不具有的独特技能,这些技能是先天形成和后天学习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领导行为理论开始盛行,认为领导者个人素质特征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培训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领导权变理论兴起,认为领导与领导的有效性主要受到情境的影响,领导在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  相似文献   

7.
小学校长领导效能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小学校长领导效能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研究主要以三大领导效能理论——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为依据,结合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对小学校长领导效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领导体制、领导者素质以及领导能力是领导学中重要的概念,校长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其领导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人才建设的水平。目前三种关于学校领导力的研究流派特质理论、权变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理论都将校长的领导能力放到了决定学校未来发展和品味的高度。大学校长职业化和领导能力建设的途径主要有改进区域教育;加快职能转换;完善培训体系;实行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9.
小学校长领导效能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小学校长领导效能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研究主要以三大领导效能理论——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传统领导特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领导特质理论。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并阐述了律己、创新、务实、求精、制衡、秉情六个层面,而领导特质的这六个层面在涵盖了传统领导的三种职能,即处理与人、与事、与时间的关系的同时,提出了处理与“己”的关系,使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刘晓静 《文教资料》2011,(3):121-122
本文通过对西方领导学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若干理论的概括分析,即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指出它们的实用性和局限性,深入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国教育文化土壤下的适应性,以及对中国教育领导管理的启示,即在中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者,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才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使员工“心甘情愿”为企业的愿景效力?众多学者和管理者都在寻找答案,先后提出了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及领导权变理论等。变革型领导作为最新的领导理论之一,与传统的交易型领导理论相比,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能把员工从“要我干”提升到“我要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企领导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内容主要涉及研究历程、主要理论模型和测度方法等。家长型领导中的德行维度与组织绩效的正向关联在大多数研究中得到一致认同,而仁慈领导和威权领导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中有不同的作用。关于未来的研究,一种思路是要从更大范围内调研,设计涵盖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问卷;另一种思路是加强不同区域间家长型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对比研究,从中找出不同区域文化差异对家长型领导效能的影响机制和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教学》2012,(1):72-72
分布式学校领导是领导理论发展的阶段性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雄式或魅力型领导受到推崇,因此这个时期的领导理论主要关注个人领导并认为所有的英雄领导者都拥有领导特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以“授权”视角分析、解决个人及组织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倍受国内外学者青睐,授权型领导行为的探索也在不断加深。本文对授权型领导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了“授权型领导”的内涵和测量方法,接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线索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校长合作领导”是西方中小学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教育实践模式.“校长合作领导”强调校长领导角色不再由一位领导者担任,而是由两位领导者共同或轮流担任;它是分布式领导理论关照下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在实践过程中,“校长合作领导”主要衍生出职责分工型、支持互助型、交替分工型与共同管理型四种模式.这些模式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分享学校领导者领导职能、开展学校领导者战略合作、创新学校组织結构和管理方式以及提升学校领导者领导能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的领导和教师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和作用。统计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承诺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对组织承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相对于领导和教师的个人特征变量而言,变革型领导行为对教师组织承诺的解释力要大的多。本研究为提高高校管理者的领导效能和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关于领导力和教育领导力关于"领导力(Leadership)"的研究首先是从领导研究开始的。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着重研究领导者人格特质的领导特质理论,到40年代探寻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不同的领导行为对部属影响的领导行为理论,60年代的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的领导权变理论(情境理论),以及之后的领导归因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现代中小学科层制管理模式日益显露出官僚气氛浓重、创造力缺乏、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病,使其难以适应丕变的教育改革环境。变革型领导理论视域下的中小学管理凸显共同愿景、开拓创新、个体关怀、德性修养、人际和谐等内容,其积极特质能够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校园气氛,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将领导—成员交换作为中介变量,建立辱虐型领导对员工建言关系的概念模型。辱虐型领导对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和抑制性建言行为均有显著负面影响,且领导—成员交换部分中介辱虐型领导与员工促进性建言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完全中介辱虐型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的关系。这一结论对组织中领导的培训与选拔、领导效能和员工组织参与度的提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