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容与要求 1、学习5以内的序数,了解一排物体中的某一物体是第几个,学会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排列顺序。 2、学说“第一间、第二间……第五间”,“第一只、第二只……第五只”等 活动准备 用酒盒做成5间立体小房子;5种立体小动物(兔子、山羊、猫、猴子、熊猫);小猫头饰5个;幼儿每人一套卡片(萝卜、青草、鱼、桃子、竹笋);小动物头饰若干。  相似文献   

2.
好朋友大会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 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活动准备1 排演课本小品《小公鸡与小鸭子》 ;2 指导学生根据喜好制作小动物的头饰 ;3 制作“好朋友”奖章若干 ;4 环境布置 :在四周有树、花的草坪上 ,插一块木牌 ,木牌写上“好朋友大会”五个字 ;5 录音机、歌曲“找朋友”录音带。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揭示活动内容。“找朋友”音乐响起 ,学生们戴着自己喜爱的动物头饰 ,随节奏拍手踏上草坪 ,在“好朋友大会”木牌前围圈而坐。老师头戴大象博士头饰 ,缓步走进同学中间。大象博士 :小动物们 ,大家好!…  相似文献   

3.
刘洪玉 《学前教育》2007,(12):20-21
笔者曾在幼儿园看到教师组织的一次题为“兔奶奶生病了”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意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包括讲故事、小制作(准备礼物)、讨论交流和情境表演,最后幼儿把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兔奶奶(由助教老师戴着小兔头饰扮演)并说一句祝福的话。当活动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  相似文献   

4.
一、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使幼儿想说   语言是活动情景的伴随物。打电话是一种较好的训练说话的方法。首先,老师播放拨打电话时发出的声音,与老师示范打电话过程同步进行,一下子把幼儿带到了想说的情境中,然后,再出示小明打电话的投影片,提出问题。幼儿大都接触过电话,所以纷纷举手要求回答。由于电教手段展示了打电话的全过程,其过程中有响声、有动作、有对话,幼儿回答时都能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把语言、动作表述出来。最后让幼儿来玩打电话的游戏,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加上平时的生活体验,在这样一个愉快的气氛中,就连平时…  相似文献   

5.
教师请六位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并发给每人一件实物,另请一幼儿当小猴子。游戏开始时,老师说:“今天,小猴子过生日,森林里的动物都来向它祝贺,小猴子心里真高兴。”(音乐起)“小松鼠”拿着帽子跳出来对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培养幼儿的听辩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准备:狗、猫、鸡、鸭的头饰若干,手帕一条。玩法: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请一名幼儿站在圆圈中央,用手帕蒙住他的眼睛做盲人,另请几个幼儿戴上头饰做小动物,在圆圈内不停地走动。教师讲“开始”后,盲人立即捕捉小动物。捉住后,问“你是谁?”如被捉住的是小猫,小猫立刻回答:“喵喵喵!”盲人根据声音判断是某个小朋友后,说:  相似文献   

7.
一学期一轮的听评课活动结束了。这项活动为每个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对大面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老师的准备都很充分,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书写黑板、小动物头饰。教师教得也非常卖力,微笑讲课、体态语言、启发诱导。可是我总觉得缺少了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正活动目标:1.在感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乐于参与游戏;2.感受乐曲中的停顿部分,能随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反应;3.结合音乐游戏激发喜欢小动物的情感,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一段游戏音乐、音乐特效(狗叫声)、图片、自制猫尾巴(幼儿每人一条)、小狗头饰活动过程:一、播放游戏音乐,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入场(初步感知音乐)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小动物尾巴选美大赛",你们想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动物过冬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懂得动物采用不同方式过冬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二)愉快认真地参加活动,乐于观察、大胆讲述及表演。二、活动准备一幅冬天自然景象挂图、贴绒板、插图动物教具若干,几种动物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色笔、纸、剪刀等。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知识童话“过冬”。 1.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扮小白兔跳、小燕子飞进入活动室 2.引入课题。教师:“小朋友刚才扮演谁?”幼儿:“小白兔、燕子。”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3.教师讲述知识童话“过冬”。 4.讨论:小兔是怎样过冬?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全身长满密密的毛过冬?小青蛙、蚂蚁又是怎样过冬?  相似文献   

10.
情况分析据观察,我班幼儿都喜欢拼拼贴贴,我就设想将幼儿的动手活动与语言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满足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幼儿通过拼拼、讲讲,发展创造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内容与要求1、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2~3个小动物剪影和两个几何图形,摆设和粘贴出故事情境,  相似文献   

11.
游戏目标:认识远和近,体验远和近的相互关系。 游戏准备:沙包3个,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小动物卡片若干。 游戏过程:请一名幼儿当小猎人,手拿3个沙包站在前面,其他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扮小动物,集中站在“小猎人”的后面。当“小猎人”往前走时,“小动物”也尾随在“小猎人”的身后轻轻往前走。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托班体育活动中,老师请保育员给每一个小朋友都戴上一个头饰。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可不一会就有四五个小朋友摘下了头饰,边看边说,根本不听老师讲。有的小朋友是老师刚给他戴上,他随手就摘下来。我走过去问:“你怎么不戴呀!”她小嘴一撅:“太疼了!”在以往的3~4岁幼儿活动过程中,老师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总是把直观形象的头饰戴在幼儿头上。今天托班的老师也采取这种办法,我感到不适合。其一,2~3岁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不能理解头饰与自己的关系,因此在活动中尤其是在分角色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是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同时,口语能力是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工具。口语训练仅靠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各种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一、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强幼儿说的需要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如在《小动物接力赛》活动中,幼儿要戴上小马、青蛙、小乌龟的头饰模仿动物的行进动作,我请模仿动物的幼儿讲一讲是怎样做的。有的说:“我像小马一样飞快地跑。”有的说:“我像青蛙一样蹦蹦跳跳的。”还有的说:“我像小乌龟一样慢慢地爬。”…  相似文献   

14.
几点说明     
由我市推荐的几篇教育活动设计,尽量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如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努力创设语言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运用语言,改变过去单纯模仿、记忆教师语言以及机械丰富词汇的做法,把有关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说话,幼儿没有压力,这对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尤为重要。第二,充分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充分活动。“保护牙齿”的活动设计,改变了过去常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 2.引导幼儿用观察、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客观记录事实,培养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各种实物:小鸡、小鸭、小兔,小米、小鱼、虾、玉米面、葱和菜叶。 教具:小动物头饰和图片,食物图片。 2.经验准备 通过平时聊天,了解幼儿目前的生活经验,找到教育目标与幼儿  相似文献   

16.
向琴 《幼儿教育》2014,(Z3):40-43,58
对重庆市主城区一位熟手型幼儿园教师W所具有的音乐学科教学知识(PCK)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关于音乐内容知识,W教师考虑到了音乐教育内容的全面性问题,并且重视不同音乐内容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根据幼儿园音乐活动类型特点让幼儿学到相应的音乐内容知识;关于音乐教学策略知识,W教师以欣赏为主要教学手段,辅之以语言与身体节奏等教学手段;关于幼儿知识,W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的认知经验,在有关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融合了季节元素等,所选择的歌曲和音乐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关于音乐情境知识,W教师注意到了要创设故事和游戏情境以帮助幼儿学习歌曲和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怎样才能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积极体验学习的环境呢?现以大班语言活动"桃树下的小白兔"为例,来谈一谈语言活动中积极体验的三个核心要素。核心要素之一:情境情境是指幼儿亲身经历的现实场景或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师往往根据教材的要求、特点以及活动目标等,运用生活展现、图画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来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8.
声音打架     
~~〔提示与建议〕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富于变化,歌词浅显易懂,充满童趣,适合大班幼儿学习。教学时,教师可依次出示鸭子、青蛙、公鸡、乌鸦的头饰,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并根据歌曲中的节奏学学小动物的叫声(或出示相应的节奏谱)。幼儿分别扮演这四种小动物,并让每个“动物”一起发出叫声,启发幼儿思考:小动物们一个一个叫和一起叫时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抢着说话声音混在一起会怎样?使幼儿明白悦耳的声音能给人带来快乐,刺耳的噪音却会令人生厌,进而领悟到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是一个人的必要修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  相似文献   

19.
语言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关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创设环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中、生活中主动学习、大胆交流。一、语言活动情境化一个好的语言活动情境能多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思维,开发幼儿语言智力。  相似文献   

20.
幼儿诗歌欣赏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 ,组织好幼儿诗歌欣赏活动的关键在于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 ,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下面以大班诗歌“摇篮”为例 ,谈谈幼儿诗歌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第一步 ,创设情境 ,引出诗歌 ,在无意识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是集中孩子注意力、引导孩子思维进入正题的关键一步。教师可用简洁的语言或少而精的实物创设出与诗歌表现内容密切关联的教学情境 ,继而引出诗歌 ,使幼儿在无意识中随同老师一起进入教与学的状态。在诗歌活动“摇篮”开始时 ,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